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芳芳

作品数:5 被引量:24H指数:3
供职机构:云南省昆明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昆明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水质
  • 2篇地下水
  • 1篇饮水安全
  • 1篇饮水安全工程
  • 1篇饮用
  • 1篇饮用水
  • 1篇游泳池水
  • 1篇游泳池水质
  • 1篇水质分析
  • 1篇水质检测
  • 1篇水质卫生
  • 1篇农村
  • 1篇农村饮水
  • 1篇农村饮水安全
  • 1篇农村饮水安全...
  • 1篇卫生监测
  • 1篇卫生监测结果
  • 1篇污染
  • 1篇工程水质
  • 1篇公共场所

机构

  • 5篇云南省昆明市...

作者

  • 5篇张芳芳
  • 5篇韩瑞萍
  • 4篇周卫民
  • 3篇苏晓梅
  • 2篇邱裕仁
  • 2篇刘兴海
  • 2篇刘晓松
  • 1篇张凌云

传媒

  • 3篇实用预防医学
  • 2篇职业与健康

年份

  • 1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1
  • 2篇2009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2009—2011年昆明市游泳池水质检测结果被引量:4
2013年
目的为了解昆明市游泳池水质卫生现状。方法按照国家卫生标准GB/T 17220-1998、GB/T 18204-2000进行采样和检测,按GB 9667-1996进行结果评价。结果昆明市2009—2011年游泳池水检测合格率分别为74.5%、64.3%和68.8%,总合格率为69.4%,各年度合格率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33,P<0.05);检测指标中浑浊度合格率最高(100%),主要超标项目为游离余氯(总合格率为81.4%)、细菌总数(总合格率为89.9%)和尿素(总合格率为93.4%)。结论昆明市游泳场所水质卫生状况不容乐观,对游泳场馆应加强卫生监督监测和池水消毒工作,做好对游泳者的引导和宣传。
周卫民韩瑞萍邱裕仁刘兴海张芳芳
关键词:游泳池水水质检测
2010—2012年昆明市公共场所卫生监测结果被引量:8
2014年
目的了解昆明市公共场所的卫生现状。方法对2010—2012年昆明市176家市级发证的公共场所卫生监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3年共监测公共场所样品10 105件,合格9 961件,总合格率为98.57%。不同类别公共场所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51.99,P<0.01)。旅店业合格率为99.10%,理发美容店为99.78%,商场为99.61%,公共浴室和医院候诊室分别是96.24%和93.77%。公共场所空气中不同项目监测合格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19.96,P<0.01),风速、照度、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合格率均为100%,合格率较低的监测项目为噪声和温度、分别是96.08%、95.00%。结论昆明市公共场所总体卫生状况良好,医院候诊室应加强对患者的引导和提示,避免噪声超标,公共用品消毒工作仍需加强监管。
周卫民韩瑞萍邱裕仁刘兴海张芳芳
关键词:公共场所卫生监测
2002-2008年昆明市地下水水质分析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了解2002-2008年昆明市地下水水质的动态变化以及主要的超标指标。方法对2002-2008年送检到昆明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昆明市地下水样品共1 091件进行检验和评价。结果1 091件水样合格378件,合格率为34.65%,丰水期水样合格率为31.81%(174/547),低于枯水期的37.50%(204/5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00,0.01
苏晓梅韩瑞萍周卫民刘晓松张芳芳
关键词:地下水污染水质分析
昆明市地下水质量分析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了解昆明市地下水重金属指标的污染情况及地下水的质量情况。方法收集1982-2008年昆明市地下水的检测结果。对每年150件左右的地下水的九项重金属指标的合格率进行计算。结果1982-2008年昆明市地下水重金属指标中以铁锰超标为主。80年代和90年代初水样中铁的合格率相对90年代末和2002年以后低是因为以前地下水作为大量的饮用水源,而在后期集中式供水增多,封停了一些地下水井。昆明市地下水的质量有下降的趋势,尤其以西边较为明显。结论昆明市地下水的重金属指标有污染加重的趋势,地下水的质量也有下降的趋势。有关部门要加大监督力度,增加检测的频率和范围。政府应制定相应的政策,确保市民能喝上健康干净的地下水。
刘晓松韩瑞萍周卫民苏晓梅张芳芳
关键词:地下水
昆明市“十一五”期间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水质卫生分析被引量:9
2011年
目的为掌握昆明市"十一五"期间建成农村饮水安全工程饮用水的卫生状况,预防控制水性疾病和应对饮用水公共卫生事件提供可靠依据。方法按《云南省"十一五"期间农村已建集中式供水单位水质卫生监测技术方案》要求,在2008年、2009年对11个县(市)区建成的245个集中式供水单位的水质,分别在丰水期和枯水期开展20项指标卫生监测。结果两年共检水样1 926件,除消毒指标外,全部指标的合格件数为611件,合格率为31.72%,主要的超标项目是感观指标、细菌学指标。未处理水样占62.15%,已消毒水样占45.22%,消毒合格水样仅为19.0%。结论农村饮水工程已改变供水的方式,为保证饮用水卫生安全,必须加强农村饮用水源的卫生管理及防护,落实饮用水的净化、消毒措施。
韩瑞萍张凌云张芳芳苏晓梅
关键词:农村饮水安全工程饮用水水质卫生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