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震
- 作品数:5 被引量:9H指数:2
- 供职机构: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急性肠系膜上动脉缺血早期诊断的研究进展被引量:3
- 2015年
- 急性缺血性肠疾病是一种严重的普外科急腹症,具有高发病率和死亡率[1]的特点。肠缺血原因大致可分为两种:1非血管源性急性肠缺血,如绞窄性肠梗阻、肠扭转等;2血管源性急性肠缺血,如肠系膜动脉或肠系膜静脉栓塞等,该病虽然临床上较前者少见,但死亡率可达30%-90%[2],其中以急性肠系膜上动脉缺血栓塞多见[3]。
- 张震陈林孙立波
- 关键词:急性肠缺血肠系膜静脉栓塞绞窄性肠梗阻肠系膜动脉肠系膜血管肠壁组织
- 急性血管源性肠缺血早期诊断的研究进展
- 目的 总结急性血管源性肠缺血的早期诊断方法.方法 分析总结近十年国内外在急性血管源性缺血性肠疾病的早期诊断方面的文献报道.结果 血清学中D-乳酸水平、肠型脂肪酸结合蛋白及D-二聚体的测定对急性血管源性肠缺血性疾病的早期诊...
- 孙立波张震陈林
- 胃肠吻合术联合术后化疗治疗不能根治切除伴幽门梗阻的进展期胃癌被引量:2
- 2019年
- 目的探讨不能根治性切除伴幽门梗阻进展期胃癌行胃肠吻合结合术后化疗的效果。方法选择37例符合纳入及排除标准的病例,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手术相关数据,化疗效果和生存情况。结果手术后4周复查胃出口梗阻评分系统(GOOSS)的评分、体质量指数(BMI)、血红蛋白及白蛋白指标,除BMI外,其他3项指标均明显好转,与术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P=0.027,P=0.08)。化疗后肿瘤病灶缩小23例(62.2%),无明显变化11例(29.7%),肿瘤较前增大3例(8.1%)。化疗后转移淋巴结缩小或消失17例(68.0%),6例(24.0%)无明显变化,2例(8.0%)淋巴结较前增大。化疗前有腹水20例(54.1%),化疗后腹水减少甚至消失17例(85.0%),腹水无明显变化3例(15.0%),无腹水增多者。本组37例患者中获随访35例,随访率为94.6%;随访时间6~30个月,平均17.8个月;本组患者的生存时间6~30个月,中位生存时间11.6个月。结论对于不能根治性切除的合并幽门梗阻的进展期胃癌,胃肠吻合术后联合化疗可获得较满意的治疗效果。
- 张震苏妍卓苏妍卓李畅
- 关键词:进展期胃癌姑息治疗胃肠吻合
- 多种补片联合修补巨大切口疝1例报道
- 目的 结合国情的补片修补手术治疗,病例分享.方法 患者男,17岁,因"发现腹壁切口部膨出4月余"入院,7个月前患者因外伤于外院行剖腹探查术,术后切口感染,予以换药后留一处窦道.4月前于原切口处出现可复性包块,大小如双拳大...
- 苏妍卓张震舒振波
- 不同分化程度局部进展期胃癌新辅助化疗效果对比分析被引量:4
- 2015年
- 目的对比分析不同分化程度的局部进展期胃癌术前新辅助化疗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32例局部进展期胃癌患者应用奥沙利铂联合卡培他滨新辅助化疗的效果。按肿瘤分化程度将患者分成2组,即分化好(高分化和中分化)组(n=16)和分化差(低分化和未分化)组(n=16)。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反应率、手术方式及R0切除率的差异。结果分化好组的临床反应率明显优于分化差组(100%比6.4%,P=0.000)。分化好组的胃保存手术比例明显高于分化差组(87.5%比25.0%,P=0.000)。病理组织学检查见化疗后肿瘤组织坏死并被周围炎性细胞包绕。结论分化好的局部进展期胃癌更适合奥沙利铂联合卡培他滨的术前新辅助化疗,进而可保留更多的胃组织,避免做全胃切除术。
- 赵国杰张赟鑫王博张震孙立波
- 关键词:局部进展期胃癌术前化疗外科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