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艳
- 作品数:2 被引量:25H指数:1
-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地球科学学院油气资源与探测国家重点实验室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天文地球更多>>
- 全球古生界海相碳酸盐岩大油气田特征及油气分布被引量:24
- 2016年
- 古生界海相碳酸盐岩油气对中国能源安全具有重要意义。以全球古生界海相碳酸盐岩大油气田的最新资料为基础,系统统计分析了古生界海相碳酸盐岩大油气田的地质特征及其分布规律。截至2013年底,全球15个含油气盆地中共发现了89个古生界海相碳酸盐岩大油气田,油气可采储量达495.9×10^8t油当量,占全球海相碳酸盐岩层系油气总储量的20.9%。研究表明,大油气田分布在中东、前苏联、北美和亚太地区,其中,大油田主要分布于前苏联和北美,大气田则主要位于中东和亚太,20世纪70年代是大气田发现的高峰期。大油气田的油气主要来自古生界烃源岩,以志留系、石炭系、二叠系和泥盆系(按重要性排序)为主;烃源岩岩性主要为泥页岩、沥青质泥页岩和沥青质碳酸盐岩。盖层以蒸发岩和碎屑岩为主。层系上,油气主要富集于二叠系、石炭系和奥陶系,白云岩和生物礁储集层占重要地位。埋深上,储量分布相对集中的埋深为2500-3000m、3500-4000m和4000-4500m,分别占总储量的52.6%、15.9%和9.5%。油气藏类型上,以构造圈闭为主,不过近年来发现的大油气田的非构造圈闭比例有所增大。建议中国古生界海相油气勘探应重视白云岩储集层,更重要的是,应加强深层海相碳酸盐岩层系油气成藏机理和分布主控因素的研究。
- 王大鹏白国平徐艳陈小亮陶崇智张明亮
- 关键词:古生界海相碳酸盐岩大油气田白云岩生物礁油气分布
- 21世纪新发现大油气田油气地质特征与分布规律——新世纪发现的大油气田主要分布在7个区域,中东、巴西海上、中亚,非洲东部海上、非洲西部海上、澳大利亚西北陆架和墨西哥湾被引量:1
- 2015年
- 2000~2012年,全球共发现常规大油气田(最终油气可采储量超过5亿bbl油当量)120个,其中大油田52个,大气田68个,主要分布在中东、巴西海上、中亚、非洲东部海上、非洲西部海上、澳大利亚西北陆架和、圣西哥湾;储层类型分为海相碳酸盐岩、湖相碳酸盐岩、碎屑岩和浊积岩,盖层岩性包括蒸发岩、泥页岩和碳酸盐老,圈闭类型主要是构造圈闭、地层圈闭和复合圈闭。大油气田发现呈现五大趋势:新探区持续有大油气田发现;天然气重要性日益增强;海域是发现大油气田的主要地区;地层圈闭内发现的大油气田数和油气储量均体现出增长趋势;越来越多的大油气田和油气储量发现于深层和超深层储集层。
- 白国平王文庸徐艳
- 关键词:大油气田油气地质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