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志 作品数:19 被引量:96 H指数:4 供职机构: 广州医科大学 更多>> 发文基金: 清远市科技计划项目 广东省清远市科技计划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术中回收式自体输血在高危出血风险孕产妇中的应用 2022年 目的:探讨在有高危出血风险的孕产妇剖宫产术中实施回收式自体输血(IOCS)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18年6月-2021年3月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六医院收治的75例有高危出血风险的孕妇行剖宫产分娩,根据输血方式不同分为试验组(33例)和对照组(42例)。试验组在剖宫产分娩过程中实施IOCS或伴有异体血输血,对照组在剖宫产过程中仅采用异体输血。比较使用不同输血模式的孕产妇的一般资料,以及手术24 h出血量、输注异体血液成分、术前术后血常规、凝血功能和输血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试验组的胎盘植入比例、既往剖宫产次数要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33例中手术24 h出血量>2000 ml有16例,对照组42例中手术24 h出血量>2000 ml有12例,试验组的手术24 h出血量>2000 ml的比例要高于对照组。当两组手术24 h出血量≤2000 ml时,试验组输入异体红细胞、血浆要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输入冷沉淀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当两组手术24 h出血量>2000 ml,输入异体红细胞、血浆、冷沉淀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的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水平、血细胞比容术前-术后差值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前-术后的血小板计数差值、凝血功能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有高危出血风险的孕产妇在分娩过程中实施IOCS可降低具有高危出血风险孕产妇异体血输入量,不会增加相关不良反应的发生,是一种安全性和有效性都有保障的自体血输血模式,值得临床推广。 黄旭君 成志 彭翠 郭晓燕关键词:回收式自体输血 剖宫产 围产期子宫切除术51例临床资料分析 2020年 目的:探讨难治性产后出血子宫切除术的病因、手术方式及时机,为预防和处理产后大出血提供依据,以期改善产后出血患者的预后。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对2010年~2015年围产期行子宫切除术的5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010年~2015年6年间共住院分娩27306例,有1743例发生了产后出血,产后出血发生率为6.4%。其中51例患者经保守治疗出血仍不能控制,或胎盘植入等致子宫保留困难,实施了紧急子宫切除术;包括外院转入33例,其中分娩后转入的16例。产后出血主要原因为:前置胎盘并植入(52.9%,27/51),宫缩乏力(27.5%,14/51),晚期产后出血、子宫复旧不良(9.8%,5/51),羊水栓塞(5.9%,3/51),瘢痕子宫合并子宫破裂(2%,1/51),重型胎盘早剥合并子宫卒中(2%,1/51)。总出血量1000~8000 ml,平均(3610.6±1642.6)ml。51例患者均行子宫切除术,3例死亡,48例痊愈出院。结论:前置胎盘并植入是围产期子宫切除的主要原因,围产期子宫切除术是难治性产后出血经保守治疗无效时抢救孕产妇生命的有效措施,时机的精准把握可明显改善患者预后。 成志 罗小华 李亚柳 陈玉铃 付宏望关键词:子宫切除 产后出血 手术指征 COOK球囊联合缩宫素促进宫颈成熟与引产的效果及对母婴结局的影响 被引量:8 2018年 目的观察COOK球囊联合缩宫素促进宫颈成熟与引产的效果及对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研究收集2016年6月—2017年12月我院待产孕妇10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50例与对照组50例,对照组单用缩宫素引产,研究组采用COOK球囊联合缩宫素进行引产,比较引产后两组宫颈成熟情况、产程时间、引产成功率及母婴结局。结果治疗后,研究组与对照组Bishop评分均显著高于治疗前,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研究组促进宫颈成熟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研究组各产程时长均低于对照组同产程时长,研究组总产程时长低于对照组;研究组引产成功率高于对照组;研究组总不良母婴结局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采用COOK球囊联合缩宫素能更好促进产妇宫颈成熟,提高引产成功率,降低不良母婴结局发生率。 付宏望 成志 罗小华 蔡莉花关键词:缩宫素 宫颈成熟 引产效果 孕早期补充不同剂量维生素D对妊娠及新生儿结局的影响 2024年 目的 探讨孕早期每日补充不同剂量维生素D与妊娠期及新生儿结局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收集2020年1月1日至2023年3月6日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六医院妇产科在妊娠早期检验了25羟基维生素D [25(OH) D]并且可追踪到在该院有分娩结局的2 099名孕妇的临床资料,并按孕早期每日补充维生素D剂量分为以下四组:0 IU组(N1=710)为孕早期未口服维生素D制剂的孕妇,400~800 IU组(N2=751)为孕早期维生素D补充剂量为400~800 IU的孕妇,1200~1600 IU组(N3=564)为孕早期维生素D补充剂量为1200~1600 IU的患者,2000~2400 IU组(N4=74)为孕早期维生素D补充剂量为2000~2400 IU的患者。比较四组间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发生率、妊娠期糖尿病发病率、胎膜早破率、产后出血率、早产率、新生儿住院率、新生儿窒息、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巨大儿及低出生体重儿的发生率。结果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发生率补充组均低于未补充组,其中400~800 IU组发生率最低,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及新生儿窒息发生率补充组均低于未补充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且随着补充剂量升高呈下降趋势。妊娠期糖尿病发生率、胎膜早破率、早产率、产后出血率、新生儿住院率、低出生体重儿发生率及巨大儿发生率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孕早期不同剂量维生素D的补充均有一定程度获益,孕早期补充维生素D制剂可有效降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新生儿窒息及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生率。 张捷菁 温穗文 罗小华 成志 曾木兰 陈蕾关键词:孕早期 子痫前期的母婴不良妊娠结局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27 2022年 目的探讨与子痫前期(PE)母婴不良结局相关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2018年7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237例PE患者及其新生儿的临床资料,以发生孕产妇不良结局为A组,未发生不良结局为B组;以发生新生儿不良结局为C组,未发生不良结局为D组。比较各组年龄、孕前体重指数(BMI)、产次、血压、发病时间、是否胎儿生长受限(FGR)、双胎、不良孕产史、妊娠期糖尿病(GDM)及慢性高血压等;比较血常规、凝血功能及24 h尿蛋白、乳酸脱氢酶(LDH)等生化参数。采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并计算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结果A、B组相关资料多因素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D2聚体(OR=1.270,P=0.049)、LDH(OR=1.005,P=0.039)及24 h尿蛋白(OR=1.160,P=0.018)是PE患者发生不良结局危险因素;C、D组多因素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24 h尿蛋白(OR=1.184,P=0.008)、FGR(OR=5.319,P<0.001)及产前血糖(OR=1.409,P=0.010)是新生儿不良结局的危险因素。多因素联合诊断其ROC曲线下面积均大于单一诊断。结论监测D2聚体、LDH及24 h尿蛋白有助于预测PE患者不良结局的发生,产前血糖、24 h尿蛋白和胎儿生长监测等有助于预测新生儿不良结局的发生。 彭翠 佘芹 成志 贺惠琴 曾木兰 李小琴 温穗文关键词:子痫前期 影响因素 LOGISTIC回归分析 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 早期胰岛素治疗对妊娠糖尿病患者产前血糖控制及妊娠结局的影响 被引量:3 2018年 目的探讨妊娠糖尿病(GDM)患者早期应用胰岛素治疗对产前血糖与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7年10月收治的70例GDM患者临床资料,依据胰岛素治疗时间不同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于孕32周前接受胰岛素治疗为试验组,于孕32周及以后接受胰岛素治疗为对照组。两组均皮下注射胰岛素,比较两组产前血糖、妊娠结局。结果两组治疗前、分娩前血糖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分娩前血糖水平均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妊娠高血压、产后出血、胎儿窘迫、巨大儿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GDM患者采取早期胰岛素治疗可控制产前血糖,优化妊娠结局。 邱琤然 成志 温穗文关键词:妊娠糖尿病 早期胰岛素治疗 血糖控制 Cook宫颈扩张球囊在足月妊娠促宫颈成熟中的应用 2018年 目的观察Cook宫颈扩张球囊在足月妊娠促宫颈成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3月至2017年3月待产的96名足月妊娠产妇,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产妇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各48名。对照组使用缩宫素,试验组使用Cook宫颈扩张球囊。对比两组产后出血量、宫颈成熟度、分娩结局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试验组治疗后12 h Bishop评分高于对照组,剖宫产率低于对照组,阴道分娩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产后出血量、新生儿娩出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ook宫颈扩张球囊可较好的促进足月妊娠产妇宫颈成熟,提高阴道分娩率,安全性较好。 何晓婷 成志关键词:足月妊娠 促宫颈成熟 子痫前期并发胎儿生长受限的妊娠结局和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22 2022年 目的探讨子痫前期(preeclampsia, PE)并发胎儿生长受限(fetal growth restriction, FGR)的相关危险因素和妊娠结局。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7月至2020年12月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六医院237例PE孕妇临床资料,根据是否发生FGR分为PE并发FGR组(观察组)以及未并发FGR组(对照组),比较两组一般情况、临床数据、母体并发症及新生儿资料。结果 (1)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 LDH)(P=0.004,OR=1.005)及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中淋比)偏高(P=0.041,OR=1.180)是PE并发FGR的独立危险因素,孕期增重≥15 kg为其保护因素(P=0.006,OR=0.320),联合诊断其ROC曲线下面积大于单一诊断;(2)母婴结局方面,在低蛋白血症、肝肾功能损害、胸腹水、HELLP综合征、重度窒息、胎儿或新生儿死亡、代谢性酸中毒、呼吸窘迫综合征及新生儿住院天数超过20天等方面比较,观察组发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分娩孕周及新生儿体质量方面,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LDH及中淋比偏高是PE并发FGR的独立危险因素,孕期增重≥15 kg为其保护因素,PE并发FGR孕妇普遍分娩孕周小、新生儿体质量低以及易发生母婴不良妊娠结局。 彭翠 贺惠琴 佘芹 成志 曾木兰 温穗文关键词:子痫前期 胎儿生长受限 乳酸脱氢酶 1例凶险型前置胎盘穿透子宫全层并腹腔出血患者报道 被引量:3 2016年 患者丘某,26岁,因"停经26+6周,腹阵痛19小时余。"于2016年2月25日入院。末次月经为2015年8月20日,孕期在某市级中医院孕7周余行B超未提示异常,孕18周余行B超提示:胎盘附着于前壁,胎盘覆盖宫颈内口,完全性低置胎盘,宫内肌性光带,宫腔粘连。之后转至某市妇幼保健院产检,孕22周行B超提示:胎盘位于右侧壁,见数个液性暗区,较大范围约32 mm×20 mm. 付宏望 成志 温穗文 郭晓燕关键词:四维彩超 末次月经 子宫手术 宫颈内口 孕期管理对瘢痕子宫阴道试产的影响 2019年 目的探讨瘢痕子宫(SU)产妇开展孕期管理对其阴道试产及新生儿情况的影响。方法择取2017年6月~2018年12月在我院就诊的100例SU产妇,通过完全随机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行常规门诊孕检,观察组则行孕期管理干预,比较两组的产检次数,孕期合并羊水过少、巨大胎儿,妊娠期糖尿病等并发症发生率、阴道试产率,试产成功率,产后出血量,住院天数及住院费用、新生儿体重和新生儿Apgar评分等指标。结果观察组产检次数、阴道试产率、阴道试产成功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发症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产时出血量、产后24h出血量均少于对照组,住院天数短于对照组,住院费用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新生儿体重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新生儿Apgar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U行孕期管理可有效提升其阴道试产率和阴道分娩率,减少产妇并发症发生率、产后出血量和住院费用,缩短产妇住院时间,这对提升新生儿质量有积极意义,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曾木兰 温穗文 黄旭君 成志关键词:孕期管理 瘢痕子宫 阴道试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