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苗
- 作品数:6 被引量:37H指数:4
- 供职机构:华东师范大学金融与统计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文化科学更多>>
- 经济开放对国内劳动力流动影响的新经济地理学解析被引量:12
- 2011年
- 本研究在劳动力流动理论的基础上,从新经济地理学角度,阐明了改革开放以后,在中西部经济向东部集聚过程中,经济开放因素对国内劳动力流动的作用,并归纳出三条作用机制:经济开放通过促进区域经济集聚、提高实际工资和增加就业对国内劳动力流动产生作用。运用工具变量2SLS方法并使用中国1990~2005年面板数据对上述三条机制进行了经验检验,结论表明:经济开放对劳动力流动有直接的促进作用,但不太显著,对外贸易的作用大于FDI的作用效果;经济开放通过影响集聚程度、实际工资差距和就业差距来促进劳动力流动的间接影响效果明显,且开放通过影响就业差距而对劳动流动产生的促进作用最大,通过影响实际工资差距的机制次之,通过影响集聚程度的渠道再次。
- 易苗周申
- 关键词:新经济地理学经济开放劳动力流动
- 中国与欧盟主要国家贸易成本测度及影响因素分析——重点关注外交因素被引量:2
- 2015年
- 外交关系对于两国对外贸易的开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对贸易成本有重要影响。基于Novy(2006)改进的引力模型,文章首先测度了中国与欧盟15个主要贸易伙伴1998—2012年的贸易成本,测算结果表明,中国与欧盟15国的总体贸易成本存在显著的长期下降趋势,低贸易成本国家在中国加入WTO之后贸易成本下降加快,在2008年经济危机之后出现短期上扬。接着,文章利用混合效应模型,从实证研究的角度探讨了中欧贸易成本的各种影响因素,重点关注外交因素。实证结果表明,两国的距离越近,经济规模越大,建交历史越长,人民币越贬值,双边的贸易成本越低。其中,建交历史能反映两国的外交关系,说明两国良好的外交关系对双边贸易成本下降具有促进作用。
- 易苗周申夏效禹
- 关键词:中欧贸易贸易成本引力模型外交关系
- 世界经济概论课程中案例教学的应用被引量:3
- 2010年
- 世界经济概论课程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们了解和掌握世界经济发展中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在该课程运用案例教学对丰富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教学效果具有重要意义。从案例教学的概念和作用出发,根据世界经济概论的教学经验和体会,结合实例深入探究了在该课程中创新性实施案例教学的问题。
- 周申易苗
- 关键词:案例教学世界经济概论
- 外商直接投资、外包对中国制造业劳动需求弹性的影响被引量:6
- 2010年
- 中国制造业行业的FDI与外包具有提高中国制造业劳动需求弹性的作用,这一影响是通过替代效应与产出效应两条渠道实现的。FDI流入与外包可能通过提高劳动需求弹性对中国制造业部门劳动者产生较大压力。
- 周申易苗王雨
- 关键词:FDI外包
- 开放与我国跨区域劳动力流动——一个新的理论解释被引量:5
- 2014年
- 本文试图通过研究中国东部地区产业集聚过程中经济开放对劳动力流动的作用机制,解释我国在全球化过程中的大规模劳动力跨区域流动现象。建立了一个综合性的一般均衡新经济地理学模型,通过加入一个非盈利的公共交通部门引入了劳动力流动的交通成本,并在模型机理分析的基础上对中国的情况进行数值模拟,得到如下结论:经济开放触发了我国产业向东部集聚和劳动力的跨区域流动,并且是保持产业和劳动力向东部集聚的必要条件;经济开放通过影响迁移成本、就业、实际工资等因素影响迁移决定;经济开放对我国产业集聚、劳动力跨区域的流动具有促进作用,且经济开放程度越大这种促进作用越明显。只要我国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不变,在离心力超越向心力之前,产业仍将向东部地区集聚,这种中西部地区向东部地区的劳动力流动还将持续。
- 易苗周申
- 关键词:经济开放劳动力流动产业集聚
- 中国劳动力市场一体化与经济开放被引量:9
- 2010年
- 本文从理论和经验上分析了中国劳动力市场一体化及经济开放对该进程的影响,表明:两个劳动力市场的均衡工资差距在受到外生冲击后回到均衡水平的能力是衡量我国区域劳动力市场一体化的一个较好标准;经济开放对我国区域劳动力市场一体化的程度具有显著促进作用,其主要机制是减少或消除劳动力迁移过程中的各种障碍性因素、推进我国地区劳动力市场的开放等;我国各区域劳动力市场一体化进程不同,华北、华东、华南区域劳动力市场一体化的程度更高。
- 周申易苗
- 关键词:劳动力市场一体化经济开放劳动力迁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