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朱麟

作品数:12 被引量:26H指数:3
供职机构:西北大学化工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一般工业技术金属学及工艺冶金工程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0篇金属学及工艺
  • 10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冶金工程

主题

  • 9篇蠕变
  • 7篇P91钢
  • 2篇蠕变行为
  • 2篇微观组织演化
  • 2篇位错
  • 2篇高温
  • 1篇电磁
  • 1篇电化学
  • 1篇电化学技术
  • 1篇电子背散射衍...
  • 1篇断口形貌
  • 1篇真应力
  • 1篇蠕变机制
  • 1篇蠕变寿命
  • 1篇蠕变损伤
  • 1篇剩磁
  • 1篇瞬态
  • 1篇瞬态蠕变
  • 1篇内应力
  • 1篇位错密度

机构

  • 12篇西北大学
  • 1篇中国石油
  • 1篇中国石油集团...

作者

  • 12篇刘新宝
  • 12篇朱麟
  • 5篇刘剑秋
  • 4篇辛甜
  • 1篇宋成立
  • 1篇毕瑶
  • 1篇张凯
  • 1篇赵彩丽

传媒

  • 4篇西北大学学报...
  • 3篇金属热处理
  • 2篇材料导报
  • 1篇全面腐蚀控制
  • 1篇机械强度
  • 1篇材料保护

年份

  • 1篇2022
  • 3篇2021
  • 1篇2019
  • 2篇2018
  • 3篇2017
  • 2篇2016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变形机制的P91钢蠕变行为分析被引量:3
2022年
利用一种基于变形机制的本构模型对P91钢蠕变行为进行了研究。结合试验数据发现,最小蠕变速率与蠕变过程中的施加应力呈现出明显的指数关系,且与不同的变形机制间存在紧密联系。通过将位错滑移、位错攀移以及晶界滑移三种变形机制引入传统Norton幂律方程,对P91钢在580℃~620℃温度、135 MPa~200 MPa应力条件下的蠕变行为进行模拟分析。结果表明,利用该模型可以较好地描述P91钢的蠕变曲线,包括蠕变的初始阶段、稳态阶段以及加速阶段。此外,模型计算结果及扫描电镜观察分析进一步表明,在当前温度应力范围内P91钢蠕变断裂形式为穿晶断裂。
李博刘新宝朱麟权晨王妮
关键词:真应力蠕变行为断口形貌
高温蠕变过程中高铬耐热钢的电化学极化行为被引量:2
2019年
通过蠕变持久和间断试验制备了具有不同蠕变损伤状态的高铬耐热钢(P91钢)试样,借助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X射线衍射(XRD)等分析手段,系统考察了P91钢在蠕变过程中的微观组织演化行为。在此基础上,利用3.5%NaCl电解液研究了高铬耐热钢P91高温蠕变损伤过程中的电化学极化行为。结果表明,自腐蚀电流密度在蠕变第一阶段单调上升,主要是由可动位错密度快速下降和第二相粒子大量析出造成;在稳态蠕变阶段,可动位错密度基本保持不变,析出相开始粗化,导致自腐蚀电流密度下降;到蠕变加速阶段,自腐蚀电流密度再次上升,主要与析出相的快速粗化和在其附近产生的空洞及微裂纹有关。
毕瑶刘新宝朱麟张亚岗
关键词:P91钢蠕变电化学技术
9Cr-1Mo耐热钢蠕变过程中可动位错演化行为表征被引量:5
2018年
采用X射线衍射技术表征了9Cr-1Mo耐热钢在600℃,165MPa条件下蠕变过程中的可动位错演化行为。通过持久和间断试验制备不同蠕变状态的试样,利用XRD试验数据,结合Williamson-Hall方程量化表征了不同蠕变状态下的可动位错密度。结果表明:随着蠕变过程的进行,9Cr-1Mo耐热钢内部可动位错密度呈现出先下降、后保持稳定的变化趋势,从而为深入探索耐热钢在蠕变过程中的组织演化行为提供了有效的借鉴。
刘剑秋刘新宝朱麟郭苗苗张琦
关键词:蠕变XRD
基于EBSD技术的P91钢蠕变过程中小角度晶界演化行为表征被引量:4
2018年
在620℃、145 MPa条件下对给定的P91钢进行高温蠕变持久与间断试验,采用电子背散射衍射(EBSD)技术研究其在蠕变过程中小角度晶界的演化行为。通过引入EBSD图像中的取向差分布来表征小角度晶界处(0.5~5°)的边界位错密度,分析了边界位错密度在蠕变过程中与小角度边界的数量、塑性应变以及内部微观组织演化之间的关系。此外,通过改变EBSD像素点与像素点之间的计算步长,探讨了步长选择对边界位错密度计算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小角度晶界处的位错密度在蠕变过程中先迅速上升,在最小蠕变率处达到极值后缓慢下降,直到最后基本保持不变;同时,EBSD的计算步长越小,得到的位错密度值越准确。
郭苗苗刘新宝朱麟张琦刘剑秋
关键词:P91钢蠕变电子背散射衍射小角度晶界位错密度
基于P91钢的蠕变损伤模型比较
2017年
利用P91钢在853K、893K温度条件下的单轴蠕变拉伸试验数据,结合KachanovRabotnov蠕变损伤模型、Liu and Murakami蠕变损伤模型和双曲正弦损伤蠕变模型对其进行蠕变损伤行为和蠕变寿命分析。结果表明,在853,893K温度下对P91钢的蠕变损伤行为及蠕变寿命进行评估和预测时,双曲正弦蠕变模型与试验结果吻合程度最好,Liu and Murakami蠕变模型次之,Kachanov-Rabotnov模型精度一般。
张琦刘新宝朱麟郭苗苗刘剑秋
关键词:蠕变P91钢
磁性测量的高温蠕变状态参数化表征被引量:2
2016年
为了对服役构件的蠕变损伤进行快速准确评估,利用磁滞回线检测技术,对9Cr-1Mo钢在620℃、145MPa条件下的不同蠕变损伤状态进行参数化表征,探讨了磁性参数矫顽力(HC)和剩磁(Mr)随蠕变时间的变化规律。在此基础上,对蠕变损伤试样进行金相观察,研究了不同蠕变状态下9Cr-1Mo钢的微观组织演化过程。结果表明:矫顽力和剩磁与9Cr-1Mo钢蠕变损伤过程中的位错,碳氮化物与析出相的演化有密切的关系,从而进一步说明磁滞回线检测技术在9Cr-1Mo钢蠕变状态及寿命预测研究中具有重要意义。
辛甜刘新宝朱麟潘成飞
关键词:9CR-1MO钢磁滞回线矫顽力剩磁蠕变寿命
高温服役构件蠕变状态参数化表征技术研究进展被引量:2
2016年
概述了已有高温服役构件蠕变状态参数化表征技术的特点及其表征参数。主要介绍了传统检测技术中的超声波速法、X射线衍射技术和磁巴克豪森发射技术,以及近年来出现的电磁超声谐振(EMAR)和非线性超声(NLU)技术。通过对上述方法的系统分析与比较,最后指出将EMAR和NLL技术的有机结合将成为高温服役构件蠕变状态参数化袁征的有力工具。
郝巧娥朱麟赵彩丽潘成飞辛甜刘新宝
基于微观组织演化的P91钢长时蠕变寿命预测被引量:2
2017年
通过对P91耐热钢在高温长时蠕变过程中微观组织演化行为的综合考察,探讨了影响其长时蠕变寿命的主要因素,其中包括强化相(M_(23)C_6、MX)与析出相(Laves、Z相)的粗化现象以及和位错间的交互作用等。在此基础上,通过对蠕变幂率本构方程中耦合相应内应力参量,并结合Monkman-Grant方程,从微观组织演化的角度建立了P91耐热钢长时蠕变寿命预测模型。最后利用该模型对873K(600℃)时的P91耐热钢的相关蠕变寿命进行了预测,结果显示其计算数值与实验数据吻合较好,从而进一步表明基于微观组织演化的预测模型在P91耐热钢长时蠕变寿命的研究中具有重要意义。
朱麟刘新宝辛甜潘成飞刘剑秋
关键词:微观组织演化内应力
CO_(2)复合汽驱工艺管道的选材研究被引量:1
2021年
针对CO_(2)复合汽驱工艺的特点,研究地面集输工艺管道材料的适用性。采用理化检验、高温高压釜浸泡、腐蚀产物分析等方法,对碳钢(20和L245NS)和不锈钢(304L和316L)开展相关试验研究。结果显示:在温度100℃、总压0.6 MPa、CO_(2)气体含量0.48 MPa、H 2 S气体含量0.0012 MPa条件下,2种碳钢均腐蚀明显,表面附着了一层聚集性颗粒状的腐蚀产物,腐蚀产物的主要元素组成为C、O、S、Cl和Fe,物相主要组成为FeS和FeCO_(3),腐蚀程度为严重程度;而2种不锈钢腐蚀轻微,表面腐蚀产物较少,腐蚀程度为轻度。建议CO_(2)复合汽驱工艺管道优先选用304L或316L不锈钢,若要选择20钢或L245NS等碳钢时需配套加注缓蚀剂,且缓蚀率达到70%以上。
宋成立刘新宝刘新宝朱麟朱麟
关键词:缓蚀剂
高铬耐热钢蠕变过程中的组织演化行为被引量:5
2021年
结合国内外对高铬耐热钢的最新研究成果,从强化机制出发,总结分析了高铬耐热钢在蠕变过程中微观组织的演化行为。长时蠕变过程中由于M_(23)C_(6)碳化物和Laves相的粗化,高铬耐热钢性能下降,通过调整元素含量及改进热处理工艺可提高高温组织的稳定性。Z相的形成与MX相的消耗密切相关,目前对于Z相的成核机理尚不能达成一致,因此生成足够量的MX碳氮化物并保持高温长时作用下组织的稳定性是提高高铬耐热钢高温性能的有效途径。
权晨刘新宝朱麟李博王妮
关键词:高温蠕变微观组织演化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