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冰

作品数:4 被引量:26H指数:3
供职机构:吉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吉林省科技发展计划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农业科学

主题

  • 3篇生物质炭
  • 3篇黑土
  • 2篇松木
  • 2篇吸附-解吸
  • 2篇硝态氮
  • 2篇解吸
  • 1篇氮淋失
  • 1篇稻壳
  • 1篇硝态氮淋失
  • 1篇小白菜
  • 1篇磷元素
  • 1篇淋失
  • 1篇化肥
  • 1篇活性
  • 1篇白菜
  • 1篇
  • 1篇
  • 1篇

机构

  • 4篇吉林农业大学

作者

  • 4篇刘淑霞
  • 4篇王冰
  • 3篇高强
  • 3篇娄玉杰
  • 3篇赵闪闪
  • 2篇高云航
  • 1篇慕姝

传媒

  • 1篇水土保持学报
  • 1篇北方园艺
  • 1篇吉林大学学报...
  • 1篇农业环境科学...

年份

  • 1篇2017
  • 2篇2016
  • 1篇2014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生物质炭对黑土磷吸附-解吸特性的影响被引量:4
2017年
利用平衡法研究添加不同质量分数的3种生物质炭(玉米秸秆、稻壳和松木)对黑土中磷吸附和解吸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生物质炭添加质量分数的增加,生物质炭对黑土中磷的吸附量先增加后减少,当添加质量分数为1.2%时,黑土对磷的吸附量最大;添加不同生物质炭对黑土中磷的吸附能力影响顺序为:松木>玉米秸秆>稻壳;添加松木生物质炭的黑土对磷的实际最大吸附量为0.697mg/g;添加生物质炭的黑土对磷的吸附量和解吸量均随加入磷溶液质量浓度的增加而增加,但增加幅度逐渐变小;添加生物质炭的黑土对磷的等温吸附曲线符合Langmuir吸附方程.
赵闪闪王冰高云航高强刘淑霞
关键词:生物质炭黑土磷元素吸附-解吸
化肥对薄层黑土中镉、铅活性及小白菜生长的影响被引量:2
2014年
在食品安全领域,重金属污染已经对人类的健康造成了严重的威胁。以小白菜和薄层黑土为研究对象,通过盆栽试验,分别模拟被镉和铅污染的土壤,通过施入不同类型的化肥,研究被镉、铅污染的薄层黑土中,化肥对镉、铅活性及日常生活中食用的小白菜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镉、铅污染的土壤中,不同施肥处理对土壤中镉、铅存在形态所占比例的影响不同;不同施肥处理对小白菜地上部鲜重、干重及叶长的影响不同,其中硝酸钙、骨粉和硝酸钾处理的小白菜上述3项指标值相对较高,而在氯化铵、普钙和氯化钾处理中,上述3项指标值则相对较低;不同施肥处理对小白菜对镉、铅的吸收量影响不同。
王冰慕姝秦治家高云航娄玉杰刘淑霞
关键词:化肥小白菜
生物质炭对黑土硝态氮淋失的影响被引量:4
2016年
为探究不同类型和不同用量生物质炭对黑土硝态氮(NO_3^-—N)淋失的影响,采用室内土柱模拟法进行淋溶试验,探究了3种来源(玉米秸秆、稻壳、松木)和4个添加比例(0.6%,1.2%,3.6%,6%)的生物质炭对黑土淋溶液的pH、电导率(EC)、体积、淋溶液中NO_3^-—N浓度及土壤NO_3^-—N淋失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淋溶液的pH和EC与生物质炭的施用量呈正比,且3种生物质炭对淋溶液pH的影响表现为玉米秸秆>稻壳>松木;对淋溶液EC的影响表现为稻壳>松木>玉米秸秆。淋溶液体积与生物质炭的施用量呈反比,CK处理中累积淋溶液体积为2 530ml,玉米秸秆、稻壳和松木生物质炭的各处理中均为6%处理的累积淋溶液体积最低,分别比CK降低了16.91%,10.77%和10.70%。施用生物质炭可降低淋溶液中NO_3^-—N浓度,CK处理中淋溶液NO_3^-—N浓度范围为38.09~5.02 mg/L,玉米秸秆生物质炭中1.2%处理的淋溶液NO_3^-—N浓度最低,范围为21.31~0.74mg/L;稻壳、松木生物质炭中3.6%处理的淋溶液NO_3^-—N浓度最低,范围分别为21.86~1.06mg/L和22.76~1.11mg/L。施用生物质炭降低了土壤NO_3^-—N淋失量,不同生物质炭对其影响表现为玉米秸秆>稻壳>松木,当玉米秸秆生物质炭的添加比例为1.2%,稻壳及松木制备的生物质炭添加比例为3.6%时,土壤NO_3^-—N淋失量最低。因此,向黑土中施用生物质炭可以增加淋溶液的pH和EC,降低淋溶液体积和其中所含NO_3^-—N的浓度,从而减少了土壤中NO_3^-—N的淋失量。
王冰赵闪闪秦治家高强娄玉杰刘淑霞
关键词:硝态氮淋失
生物质炭对黑土吸附-解吸硝态氮性能的影响被引量:17
2016年
为了探讨生物质炭对黑土吸附-解吸硝态氮性能的影响,减少黑土中硝态氮的淋失、提高氮肥利用率以及为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提供理论依据,采用培养试验,应用Langmuir方程和Freundlich方程,研究了添加不同来源(玉米秸秆、稻壳、松木)和不同添加比例(0.6%、1.2%、3.6%、6%)生物质炭对黑土中硝态氮(NO_3^--N)的吸附和解吸特征。结果表明,施用生物质炭可增加黑土对NO_3^--N的吸附量,且三种生物质炭的添加比例为3.6%时,土壤对NO_3^--N的吸附量最大;施用玉米秸秆生物质炭的黑土对NO_3^--N的吸附量最大(实际最大吸附量为0.929 mg·g^(-1)),施用松木生物质炭的黑土对NO_3^--N的吸附量最小(实际最大吸附量为0.578 mg·g^(-1))。施用生物质炭可降低黑土对NO_3^--N的解吸率,且三种生物质炭的添加比例为3.6%时,土壤对NO_3^--N的解吸率最低;添加玉米秸秆生物质炭的黑土对NO_3^--N的解吸率最低,添加松木生物质炭的黑土对NO_3^--N的解吸率最高。不同生物质炭对NO_3^--N的吸附能力表现为玉米秸秆>稻壳>松木;对其解吸能力表现为玉米秸秆<稻壳<松木。生物质炭及添加生物质炭的黑土对NO_3^--N的吸附过程符合Langmuir方程。
王冰赵闪闪秦治家高强娄玉杰刘淑霞
关键词:硝态氮解吸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