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云云
- 作品数:6 被引量:16H指数:3
- 供职机构:缙云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狂犬病疫苗接种不良反应的调查被引量:3
- 2017年
- 目的了解狂犬病暴露者接种疫苗后的不良反应,为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以及狂犬病疫情的防控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取当面观察、询问与电话追踪相结合的办法,对接种狂犬病疫苗的暴露病例进行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AEFI)监测调查。结果在3 365例狂犬病暴露病例中监测到AEFI 49例次,所有AEFI均为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64.75/10万剂。AEFI病例在时间(χ~2=12.222)、空间(χ~2=1.266)及性别(χ~2=0.624)中的分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年龄组(χ~2=10.800)与暴露级别(χ~2=6.352)中的分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接种狂犬病疫苗后的不良反应总体上数量少、症状轻,以一般反应为主。无佐剂人用狂犬病疫苗(Vero细胞)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 章国宝丁时福江肖蔚丁金亮罗云云赵远芳林丽媛
- 关键词:狂犬病疫苗
- 缙云县2010—2014年Ⅲ级狂犬病暴露人群的流行病学分析被引量:1
- 2016年
- 狂犬病是由狂犬病病毒侵入中枢神经系统而引起的一种急性人兽共患、高致死性传染病。感染狂犬病病毒的动物伤人是造成人间狂犬病发生的主要原因。为了解缙云县狂犬病暴露人群的流行病学特点与规律,给狂犬病疫情防控提供参考依据,我们对2010—2014年缙云县Ⅲ级狂犬病暴露人群的资料进行了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 章国宝应丽红丁金亮罗云云
- 关键词:狂犬病病毒暴露者暴露率解缙犬伤
- 对抓捕鼬獾引起狂犬病死亡病例的调查与思考被引量:2
- 2015年
- 目的:通过对一起因抓捕鼬獾引起狂犬病死亡病例的调查与思考,为制定狂犬病防控策略提出参考依据。方法:应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病例的暴露史及发病的原因进行调查分析。结果:死者生前因抓捕闯入家中的鼬獾,手指被咬伤出血;事后没有对伤口进行规范处理,也没有注射狂犬病疫苗与狂犬免疫球蛋白;暴露后35天发病,病后4天死亡。临床诊断为狂犬病。结论:提示在该地的野生动物中携带有狂犬病毒,直接威胁人类和家畜的安全,防控形势严峻。被野生动物暴露后,如不进行规范处置,有极高的发病死亡风险。
- 应丽红章国宝柯森华罗云云
- 关键词:狂犬病
- 缙云县社区老年群体艾滋病防治知识认知状况调查被引量:4
- 2015年
- 目前全国老年人在艾滋病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感染者中所占比例在逐年上升。为掌握缙云县城乡社区老年群体对艾滋病防治知识的了解情况,对全县城乡社区老年群体开展了一次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率调查,现将结果 报告如下。
- 朱从法杨颖柯森华罗云云
- 关键词:老年群体艾滋病
- 缙云县2017年一犬伤多人事件17起调查分析被引量:2
- 2019年
- 目的分析该县2017年一犬伤多人事件,探索规律性,为制定防控狂犬病对策提供依据。方法使用浙江省疾控中心统一制定的调查表,对每起事件发生经过、暴露人员处置、肇事犬的处理等进行个案调查,采用Excel2007建立数据表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7年共报告一犬伤多人事件17起,暴露者55人;分布于7个乡镇,发生在农村16起;7—8月、9—10月报告各6起,共咬伤35人(63.6%);暴露者年龄4~86岁,其中50~59岁最高(占21.8%),其次是10岁以下儿童(占18.2%),60岁以上人群也较多;暴露者以农民为主(65.5%),其次是学生(30.9%);暴露等级以Ⅲ级为主(70.9%),其次是Ⅱ级(20.0%);肇事犬均为公犬,仅1只有免疫接种史;98.2%的暴露者能及时到犬伤门诊处理伤口和接种狂犬疫苗,80.0%的Ⅱ级和Ⅲ级暴露者接种狂犬免疫球蛋白,部分暴露者拒绝接种狂犬疫苗和狂犬免疫球蛋白。结论我县2017年一犬伤多人事件报告频发,存在狂犬病的流行风险。应制订农村犬类管理办法,加强农村犬类管理和规范暴露后处置,并开展针对高发人群的狂犬病预防知识的健康教育工作。
- 江肖蔚柯森华罗云云
- 关键词:狂犬病
- 狂犬病防治知识的认知干预调查被引量:4
- 2017年
- 狂犬病是一种死亡率极高的传染病,从狂犬病疫苗的使用量来估算,全国每年狂犬病暴露人数超过4 000万人次[1]。缙云县狂犬病暴露病例也逐年增加,年均暴露率为100/万人左右。有研究资料显示,狂犬病防治知识知晓率的高低与狂犬病疫情的发生呈现负相关[2]。
- 章国宝丁时福江肖蔚丁金亮罗云云赵远芳林丽媛
- 关键词:狂犬病防治暴露率动物咬伤解缙健康教育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