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费捷

作品数:4 被引量:5H指数:2
供职机构:南京医科大学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蛋白
  • 1篇药物
  • 1篇药物合理使用
  • 1篇药物使用
  • 1篇用药
  • 1篇真菌
  • 1篇嗜酸
  • 1篇嗜酸粒细胞
  • 1篇皮下
  • 1篇皮下免疫治疗
  • 1篇谱分析
  • 1篇黏蛋白
  • 1篇围术期
  • 1篇吸入
  • 1篇吸入性变应原
  • 1篇息肉
  • 1篇细胞
  • 1篇粒细胞
  • 1篇免疫
  • 1篇免疫治疗

机构

  • 4篇南京医科大学

作者

  • 4篇周卫东
  • 4篇费捷
  • 3篇李继红
  • 2篇袁媛
  • 2篇张亚娟
  • 1篇亓志刚
  • 1篇宋惠珠
  • 1篇黄元

传媒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中国耳鼻咽喉...
  • 1篇抗感染药学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嗜酸粒细胞黏蛋白性鼻-鼻窦炎的临床特征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研究嗜酸粒细胞黏蛋白性鼻一鼻窦炎(EMRS)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EMRS患者的临床特征,包括性别、年龄、症状、实验室检查、影像学表现、病理结果、治疗及预后。结果12例EMRS,~,者男性7例、女性5例;年龄9~54岁;单N7例、双侧5例;均具有慢性鼻鼻窦炎伴息肉的表现。8N变应原皮肤点刺试验阳性,6N血清总IgE升高,8N外周血嗜酸粒细胞升高。鼻窦CT多表现为受累鼻窦腔内中间呈斑片状或云雾状高密度影。鼻窦分泌物病理切片可见大量嗜酸细胞,真菌染色及真菌培养均为阴性。所有患者均行鼻内镜手术,术后口服及鼻用糖皮质激素治疗。随访1年后有3例复发。结论EMRS是一种特殊类型的慢性鼻-鼻窦炎,诊断需依靠术后的病理检查,鼻内镜手术及激素治疗是主要治疗手段。
费捷李继红袁媛周卫东
关键词:鼻窦炎鼻息肉嗜酸粒细胞黏蛋白真菌
变应性鼻炎皮下免疫治疗的不良反应分析被引量:2
2014年
变应原特异性免疫治疗是目前唯一针对变应性鼻炎(AR)病因的治疗方法。变应原皮下免疫治疗(subcutaneous immunotherapy,SCIT)对AR的疗效已有广泛报道。虽然SCIT引发的严重不良反应少见,但不良反应的存在影响了患者治疗的依从性,甚至可威胁患者生命。为此,我们对2009年1月~2013年12月在我科接受SCIT的AR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SCIT的不良反应及其处理。
费捷袁媛张亚娟李继红周卫东
路径化管控对医院耳鼻喉科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的成效分析
2024年
目的:分析路径化管控对医院耳鼻喉科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的成效,为临床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提供参考。方法:针对医院耳鼻喉科抗菌药物使用强度(antibiotics use density,AUD)严重超标的情况,在业务院长牵头、多科室协同下分析AUD超标的主要原因,并建立路径化管控工作模式,比较实施路径化管控前后耳鼻喉科的AUD、抗菌药物使用金额和抗菌药物的合理用药改善情况。结果:实施路径化管控后,耳鼻喉科的AUD快速从99.80降至62.68,最低至37.68;实施路径化管控后,耳鼻喉科的抗菌药物使用金额快速从10万元以上降至5万元左右,最低至4.68万元;点评结果显示,在实施路径化管控后科室手术患者围术期抗菌药物的给药时机合理率、药物选用合理率和预防用药疗程合理率较前均有明显提高(P<0.01)。结论:开展路径化管控可以显著改善耳鼻喉科手术患者围术期抗菌药物的合理用药状况,从而减少非必要的抗菌药物使用,进而提高临床的抗菌药物合理用药水平。
任林宋惠珠亓志刚黄元费捷周卫东
关键词:耳鼻喉科抗菌药物使用强度围术期合理用药
无锡地区变应性鼻炎患者吸入性变应原谱分析
费捷张亚娟李继红周卫东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