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邓聪

作品数:14 被引量:18H指数:3
供职机构:福建省地震局更多>>
发文基金:福建省地震局科研项目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4篇天文地球

主题

  • 4篇水温
  • 3篇地震
  • 3篇水位
  • 2篇地下流体
  • 2篇地震台
  • 2篇映震
  • 2篇数字化
  • 2篇水氡
  • 2篇水氡观测
  • 2篇气氡
  • 2篇氡浓度
  • 2篇流体
  • 2篇井水位
  • 1篇地壳
  • 1篇地壳活动
  • 1篇地球化
  • 1篇地球化学
  • 1篇地下含水层
  • 1篇地下水
  • 1篇地下水动态

机构

  • 14篇福建省地震局

作者

  • 14篇邓聪
  • 7篇杨鼎鸿
  • 6篇朱继承
  • 5篇程庆斌
  • 3篇林昊
  • 2篇林国元
  • 2篇邓宁
  • 2篇蔡作馨
  • 1篇杨佩琴
  • 1篇廖丽霞
  • 1篇许振栋
  • 1篇刘水莲
  • 1篇林慧卿
  • 1篇黄艳丹
  • 1篇周跃勇
  • 1篇林苗禄
  • 1篇王晓韡

传媒

  • 5篇科学技术创新
  • 2篇地震
  • 2篇华北地震科学
  • 1篇内陆地震
  • 1篇四川地震
  • 1篇地震地磁观测...

年份

  • 1篇2025
  • 1篇2024
  • 2篇2022
  • 3篇2021
  • 3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3
  • 1篇2010
  • 1篇2006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闽侯旗山井数字化水温资料映震效能评估
2022年
通过对2014-2018年的福建省闽侯旗山井数字化水温的观测资料进行分析,在日常资料观测处理及分析过程中有多种异常干扰等典型特征总结,以便以后数字化水温资料再出现相似资料异常时,可以为今后的地震研究科研人员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对地震震例分析和应用能够提高工作效率,捕抓和识别有效的地震前兆观测信息。
朱继承邓聪林苗禄郑辰禾林稚颖
关键词:映震效能
福建地区地震温泉地球化学观测网点勘选方法及指标探索
2024年
温泉与构造和地震密切相关,温泉地球化学可用于构造研究和地震预测,但关于如何选择温泉连续观测点的研究则较少报道。本文通过对2020年9月—2023年9月福建全区温泉与中国台湾地震的相关性分析,总结了温泉观测网点选择及映震灵敏组分判定的方法。据此构建了流体地球化学观测网并应用于预测实践,还在2022年9月18日中国台湾ML6.8地震中得到验证。方法的核心是应用温泉逸出气的氦、氖、碳同位素,探寻具有深部循环、携带丰富深部信息的温泉观测点。这些温泉点的突出特点是温泉气中幔源同位素示踪流体的贡献大,具体表现为幔源氦占比和δ^(13)C_(CO_(2))均超区域均值、δ^(13)C_(CO_(2))测值明显偏离其与CO_(2)体积百分比的拟合线,且这些温泉点大多位于断裂带交会处,断裂多深切到莫霍面。研究团队在这些温泉点采集水样进行水化学主量离子连续观测,并在具丰富逸出气的南埕自冒泉开展气体流速连续观测。通过阈值分析法将观测结果与中国台湾区域6级以上地震进行相关性分析,统计各观测点及各测项的映震能力,并应用R值评估法进行预报效能评估。评估结果排名靠前且映震效能高者可最终选定为潜在的有效流体地球化学地震监测点。研究结果可为地震行业勘选温泉地球化学监测站场址和有效的地震前兆观测项目提供参考指标、实操方法及实例借鉴。
廖丽霞周跃勇邓聪黄艳丹
关键词:短临预测
闽侯旗山井数字化水温异常干扰分析被引量:1
2021年
通过对2014~2018年福建省闽侯旗山井数字化水温的观测资料进行分析,总结观测数据的日、月、年、长期等不同时间尺度的动态变化特征,以及在日常观测过程中遇到的多种干扰因素,提炼出自然、外界环境、人为和仪器自身干扰等因素的典型表现特征,在今后数字化水温观测资料再出现类似的异常时,为地震科研提供参考和应用,以便及时地排除干扰,识别有效的地震前兆观测信息。
朱继承郑辰禾邓聪杨佩琴
福建及邻区地震活动异常探讨
2025年
福建已经超过十年没有发生大于5级以上地震,处于异常平静状态。这个平静期是否继续保持下去?如果能对中强以上地震作出较为准确的预测,将对当地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本文通过对福建地区历史地震、地震地质构造背景和1971年有测震仪器记录以来该区域地震活动进行分析,同时利用测震软件对该区域地震观测资料通过测震时序曲线综合分析,认为:1971年以来福建地区ML4.0级地震出现了8次平静期,平静期最长时间为5.4 a,最短时间为2.8 a。ML5.0级平静期最长时间为6.3 a,最短时间为0.8 a,现在已达13 a,长乐-诏安地震带能量释放水平处于低值,而且该区域2019年以来ML2.0级以上地震年频次处于均值线以下水平,目前处于应力积累状态。应注意福建地区尤其是长乐-诏安一带未来1~3年内有发生大于5级及以上地震的可能。
许振栋邓聪
关键词:地震活动
漳州龙师井水氡观测恒温脱气方法实验被引量:1
2020年
利用恒温水浴仪可以控制水氡样品的温度保持恒定,在恒温条件下进行脱气观测,可以保证水氡测值的稳定性。为验证该方法是否适用于漳州龙师井(水温年均值97℃)水氡观测,将同一水样,利用恒温水浴仪,将水温分别控制在20.0℃、22.5℃、25.0℃、27.5℃、30.0℃,进行一系列比测实验,结果表明:在25.0℃—27.5℃的恒温条件下,氡浓度测值更为稳定,变化更小,可进一步提高水氡观测的质量和稳定性,说明在龙师井采用恒温脱气方法是可行的。
朱继承林国元郑辰禾王晓韡邓聪
关键词:水氡观测水温氡浓度
宁德地震台2号井基础信息调查
2019年
地下水温观测井自身特征及观测环境的变化影响着水温的正常动态变化,井观测基础信息对后期的观测数据分析研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本文通过对宁德地震2号井进行水质检测、井下设想和水温分布测量等工作,丰富和完善了观测井的基础信息资料。
黎己余刘水莲林慧卿杨鼎鸿程庆斌邓聪
关键词:井下探测水质分析
福州闽侯旗山井水位异常分析被引量:3
2020年
在处理前兆数据跟踪分析工作中,发现2017年12月份福州闽侯地震台水位观测数据多次出现斜线下降和急速上升异常现象。台站观测人员为落实跟踪分析中的水位数据异常,进行对观测仪器系统、供电系统、气象、周边环境等因素进行了排查、异常分析和总结。结论为水位资料异常并非地震前兆异常,而是旁边鱼塘长时间大量抽取地下水,水位多次斜线下降与鱼塘抽水的时间基本上相一致。
朱继承邓聪王晓郑辰禾
关键词:水位异常
地下含水层氡浓度和水位实时动态的潮汐现象与数字化单井综合观测被引量:3
2006年
在宁德地震台进行的地下水数字化单井综合观测实验中,采用“恒流式”单井综合观测方法,配套相应的技术系统,实现了对地下含水层氡浓度和水位实时动态的连续综合观测,而且记录到两者具有与固体潮相对应的同步性半日波微动态。分析认为,这一方面为地下水有关测项预报地震力学基础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观测事实;另一方面,为试图通过综合观测以期有利于识别干扰与地震前兆信息研究思路的实践提供了一种新途径。
蔡作馨杨鼎鸿程庆斌邓宁林昊邓聪
关键词:地下含水层潮汐现象
宁德一号井水位突跳现象分析
2022年
地下流体广泛存在于地壳中,具有流动性,对地壳活动的响应十分灵敏,因此地下水动态活动对于地震活动和构造活动的响应也非常灵敏[1]。近年来,大力发展地下流体监测工作,在中国进行流体监测较为常见的组合为同井(泉)进行静水位、水温,动水位、水温、溶解气或水质等方式。宁德地震台根据台站实际情况,2004年开展宁德一号井“单井综合观测”模式探索工作,自主研发井口装置系统实现了单井综合观测[2-3]。
黎己余郑辰禾林稚颖杨鼎鸿程庆斌邓聪
关键词:地壳活动地下水动态地下流体井水位地震台动水位
宁德一号井气氡干扰异常特征分析
2020年
通过对宁德一号井SD-3A自动测氡仪气氡观测资料的整理和分析,发现部分资料异常变化是受到各类干扰因素影响,而非地震前兆异常。为了进一步研究,对各类干扰异常的成因归纳和总结,以便今后观测资料再出现类似的异常时,给研究人员和观测人提供参考和应用。
邓聪朱继承杨鼎鸿
关键词:气氡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