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邵亚群

作品数:6 被引量:35H指数:3
供职机构:四川农业大学动物营养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国家肉牛牦牛产业技术体系项目甘肃省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6篇农业科学

主题

  • 4篇犊牛
  • 3篇断奶
  • 2篇早期断奶
  • 2篇牦牛
  • 2篇免疫
  • 2篇酵母
  • 2篇酵母细胞壁
  • 1篇代谢
  • 1篇代谢途径
  • 1篇代谢组学
  • 1篇代谢组学研究
  • 1篇犊牦牛
  • 1篇断奶犊牛
  • 1篇宣汉黄牛
  • 1篇血液生理
  • 1篇血液生理指标
  • 1篇应激
  • 1篇营养
  • 1篇营养物质
  • 1篇营养物质表观...

机构

  • 6篇四川农业大学
  • 2篇兰州大学
  • 2篇青海省畜牧兽...
  • 2篇安琪酵母股份...
  • 1篇生物技术有限...

作者

  • 6篇邵亚群
  • 4篇胡瑞
  • 3篇王之盛
  • 2篇丁路明
  • 2篇邹华围
  • 2篇彭全辉
  • 2篇董全民
  • 2篇景小平
  • 2篇刘培培
  • 2篇张娇娇
  • 1篇康坤
  • 1篇胡骏鹏
  • 1篇薛白
  • 1篇王立志
  • 1篇姜雅慧
  • 1篇张翔飞
  • 1篇邓超
  • 1篇曾磊

传媒

  • 2篇动物营养学报
  • 1篇草业学报
  • 1篇中国畜牧杂志
  • 1篇中国奶牛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7
  • 2篇2016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酵母细胞壁对断奶犊牛生长性能和血清免疫指标的影响
本试验旨在研究酵母细胞壁(YCW)对断奶犊牛生长性能和血清免疫指标的影响.按体重、日龄相近原则随机选取30头健康荷斯坦奶公犊牛,分为5个处理组,均在60日龄实施统一断奶,每组YCW添加量分别占精料补充料的0(对照组)、0...
邵亚群王之盛彭全辉薛白王立志胡瑞邹华围王鸿泽康坤
关键词:酵母细胞壁断奶犊牛免疫功能
酵母细胞壁对犊牛生长性能、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和血清免疫指标的影响被引量:20
2019年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添加酵母细胞壁(YCW)对犊牛生长性能、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和血清免疫指标的影响。选取体重[(112.57±8.29) kg]和日龄(60±5)相近、健康的30头荷斯坦断奶公犊牛,随机分为5个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牛。各组酵母细胞壁添加量分别占精料补充料的0(对照组)、0.20%、0.40%、0.80%和1.60%,饲粮精粗比为40∶60。试验期为60 d。结果表明:1)饲粮添加酵母细胞壁可提高犊牛平均日增重(ADG),0.20%和0.40%组ADG分别较对照组提高了10.64%和11.70%(P> 0.05); 0.40%组料重比较对照组降低了11.30%(P>0.05)。试验第60天,0.40%和0.80%组胸围指数和体躯指数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0.40%组犊牛粪便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2) 0.40%组中性洗涤纤维(NDF)、酸性洗涤纤维(ADF)和钙表观消化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0.40%和0.80%组粗脂肪(EE)表观消化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3)试验第30天,0.40%组血清免疫球蛋白G(IgG)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第60天,0.40%组血清免疫球蛋白A(IgA)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1.60%组血清IgG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0.80%组血清白细胞介素-4(IL-4)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综上所述,饲粮添加酵母细胞壁可增强犊牛机体免疫力,降低犊牛腹泻,提高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提高生长性能,其中添加0.40%酵母细胞壁的效果最好。
邵亚群王之盛王鸿泽彭全辉薛白王立志胡瑞邹华围康坤胡骏鹏
关键词:酵母细胞壁犊牛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免疫
犊牛早期断奶对青海湖地区母牦牛牧食行为的影响被引量:4
2016年
为研究犊牛早期断奶对青海湖地区自由放牧条件下牦牛牧食行为的影响。试验于2015年8月22日至11月15日开展,选取26头带犊牦牛作为试验对象,对其中13头牦牛的犊牛实施早期断奶处理作为断奶组,另外13头带犊牦牛作为对照组。断奶组和对照组各随机选取3头牦牛佩戴畜用GPS3300装置,每10min记录一次家畜所在位置和环境温度。试验分为断奶早期(断奶后15d)、断奶中期(断奶后第16天到第38天)、断奶后期(断奶后第59天到第82天)。断奶早期又分为阶段Ⅰ(断奶后第1天到第6天)、阶段Ⅱ(断奶后第7天到第15天)。结果表明:1)断奶早期阶段Ⅰ断奶组的平均日游走距离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断奶早期阶段Ⅱ、断奶中期和断奶后期两组的平均日游走距离差异不显著。断奶组在不同时期的平均日游走距离表现为,断奶早期阶段Ⅰ显著高于断奶早期阶段Ⅱ和断奶中期(P<0.05),断奶早期阶段Ⅱ和断奶中期显著高于断奶后期(P<0.05)。对照组则表现为断奶早期阶段Ⅰ、断奶早期阶段Ⅱ和断奶中期显著高于断奶后期(P<0.05)。断奶当天断奶组牦牛的游走距离显著高于对照组。在不同断奶时期断奶组和对照组的昼夜采食规律有所不同。2)断奶早期阶段Ⅰ、断奶早期阶段Ⅱ及断奶中期断奶组和对照组的采食空间分布格局相似,但是断奶中期的采食空间分布格局明显广于断奶早期。断奶后期断奶组和对照组的采食分布格局出现了分化,对照组的采食活动范围明显广于断奶组。研究结果表明,早期断奶会短时间内让母牦牛的牧食行为产生一定的应激反应,但其又可以很快适应失犊的情况。在环境比较恶劣、牧草质量较差的情况下,带犊牦牛和不带犊牦牛种内竞争比较激烈,适合分群放牧。
刘培培张娇娇刘书杰董全民郑文命赵索南周玉青景小平胡瑞邵亚群裴朝羲丁路明
关键词:早期断奶牦牛采食行为
基于代谢组学研究宣汉黄牛、西杂牛和犏牛的代谢差异
2024年
本试验旨在研究宣汉黄牛、西杂牛和犏牛的代谢差异。选用年龄一致(22月龄)、体况相近、健康无病的宣汉黄牛、西杂牛(西门塔尔牛×宣汉黄牛)、犏牛(娟姗牛×麦洼牦牛)去势公牛各8头作为试验对象,在相同饲粮条件下进行为期120 d的饲养试验,采集3种肉牛的血清,并收集24 h尿液,采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方法测定血清、尿液中的代谢物,通过主成分分析(PCA)和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PLS-DA)模式识别并寻找血清、尿液中差异代谢物,最后通过KEGG数据库进行代谢通路分析。结果显示:1)西杂牛的干物质采食量和平均日增重显著高于宣汉黄牛和犏牛(P<0.05);犏牛的单位体重采食量显著高于西杂牛和宣汉黄牛(P<0.05),料重比显著高于西杂牛(P<0.05)。宣汉黄牛血清中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和总抗氧化能力显著高于西杂牛和犏牛(P<0.05)。2)犏牛血清中苏氨酸、蛋氨酸和尿素等的浓度显著高于西杂牛[变量重要性投影值(VIP)>1.0和P<0.05],血清中谷氨酰胺、2-氨基丁酸和尿素等的浓度显著高于宣汉黄牛(VIP>1.0和P<0.05),血清中花生酸、花生四烯酸和十九烷酸等的浓度显著高于西杂牛(VIP>1.0和P<0.05);此外,犏牛尿液中油酸、亚油酸和硬脂酸等的浓度显著高于宣汉黄牛(VIP>1.0和P<0.05)。宣汉黄牛血清中α-生育酚、γ-生育酚、富马酸和尿液中琥珀酸的浓度显著高于西杂牛和犏牛(VIP>1.0和P<0.05),尿液中尿酸的浓度显著高于犏牛(VIP>1.0和P<0.05);犏牛血清中柠檬酸和α-酮戊二酸的浓度显著高于西杂牛(VIP>1.0和P<0.05)。综上可知,犏牛氨基酸和脂质分解代谢强于宣汉黄牛和西杂牛,宣汉黄牛抗氧化能力以及嘌呤和维生素E代谢强于西杂牛和犏牛,三羧酸循环强弱顺序为宣汉黄牛>犏牛>西杂牛。
廖宇鹏胡瑞蒲启建彭全辉邹华围张翔飞邵亚群曾少玉王泳杰裴朝曦唐毅平王之盛
关键词:代谢组学宣汉黄牛西杂牛犏牛代谢途径
日粮中添加离子型饲料添加剂缓解奶牛热应激的效果研究被引量:3
2017年
本研究旨在通过向日粮中添加一种离子型饲料添加剂(别名为巴尔吡尔)研究在热应激条件下对奶牛生产性能的影响。试验选择健康泌乳中期荷斯坦牛200头,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分为对照组(饲喂常规TMR)和试验组(TMR中添加50m L/头·d巴尔吡尔),每组各100头,试验期为60d。试验结果表明:试验期牛舍THI值大于72,处于热应激环境下;日粮中添加巴尔吡尔可降低奶牛直肠温度,奶牛平均采食量提高6.46%;群体每日产奶量和单头平均产奶量分别升高9.18%和8.19%;饲喂巴尔吡尔还可降低奶牛乳房炎发病率,但乳蛋白、乳脂、乳糖和非脂乳固体含量分别较对照组低1.75%、7.18%、1.94%和1.82%。综上所述,日粮中添加巴尔吡尔可提高在奶牛热应激环境下的采食量和产奶量,有助于缓解热应激对奶牛生产性能的影响。
邵亚群曾少玉姜雅慧王之盛曾磊邓超李庆林刘建华周革
关键词:热应激奶牛
早期断奶对青海湖地区放牧牦牛和犊牛血液生理指标的影响被引量:8
2016年
为了探究早期断奶对放牧牦牛及其犊牛血液生理指标的影响。选择7岁左右、体况相近、产犊日期相近的健康带犊母牦牛及其犊牛各26头,母牦牛随机分为断奶组和对照组(13头/组),每头母牛相对应的犊牛归为断奶组或对照组。试验期间对犊牛及母牛进行血常规检验,犊牛采血时间为第-5、2、6、12、19天(断奶当天为第0天);母牛采血时间为第-5、5、14、21、28、42、56、70、84天。结果表明:断奶后的第2、6天断奶组犊牛白细胞数量显著高于对照组犊牛(P<0.05);第2、12、19天断奶组犊牛红细胞数量、血红蛋白和红细胞压积都显著高于对照组犊牛(P<0.05)。断奶后第5天断奶组母牛红细胞分布宽度显著高于对照组母牛(P<0.05);第56天对照组母牛血小板数量显著高于断奶组母牛(P<0.05);第56、70、84天断奶组母牛平均血红蛋白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母牛(P<0.05);第70天断奶组母牛平均血红蛋白浓度、平均血小板体积和血小板分布宽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母牛(P<0.05)。本试验结果表明,实施早期断奶会让犊牛和母牦牛在短期内都产生一定的血液生理应激反应,但又可以很快适应新的社会关系或者环境,断奶犊牛的生长性能不会受到影响,且有助于母牦牛体况的维持,顺利度过冷季枯草期。
刘培培张娇娇刘书杰董全民郑文命赵索南周玉青景小平胡瑞邵亚群裴朝曦丁路明
关键词:早期断奶放牧牦牛犊牦牛血液生理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