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源性疾病
  • 1篇食品
  • 1篇食品安全
  • 1篇食源
  • 1篇食源性
  • 1篇食源性疾病
  • 1篇食源性致病菌
  • 1篇污染
  • 1篇污染现状
  • 1篇流感
  • 1篇流感病毒
  • 1篇MDCK细胞
  • 1篇病毒

机构

  • 2篇安康市疾病预...

作者

  • 2篇周惠萍
  • 2篇刘斌
  • 2篇吴建平
  • 2篇李湘平
  • 2篇杜冬冬
  • 1篇原凌云
  • 1篇王朵

传媒

  • 2篇中国卫生工程...

年份

  • 1篇2015
  • 1篇2014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2012-2014年安康市流感病毒分离结果及分析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对安康市2012-2014年流行期流感病毒进行分离鉴定及分析,了解安康市流感流行动态,探索流行规律。方法采集流感样病例(ILI)的咽拭子标本先用real-time PCR检测,阳性标本用狗肾传代细胞(MDCK)进行病毒分离,采用血凝抑制方法(HI)进行流感病毒型别鉴定。结果 2012年10月至2014年3月共监测1所哨点医院ILI咽拭子标本905份,其中PCR阳性171份;分离出流感病毒97株,其中新甲型H1N1 62株,季节性A(H3N2)11株,B型(yamagata)24株。结论 2012-2014年流感流行季节中安康市流行的优势毒株为新甲型H1N1,12月至次年1月为流行高峰,有其他型别的交替流行。
杜冬冬刘斌吴建平周惠萍李湘平刘万静原凌云
关键词:流感病毒MDCK细胞
安康市2011-2012年食源性致病菌污染现状被引量:4
2014年
目的了解安康市食品中微生物污染状况及分布,为有效预防食源性疾病提供科学依据,以保障本市居民饮食安全。方法在全国食品污染物监测网与食源性疾病监测网控制体系下,2011-2012年共采集6大类444个样品,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以下简称单增李斯特菌)、沙门菌、阪崎肠杆菌、O157∶H7出血性大肠埃希菌等进行监测与分析。结果 444份食品样品中,分离出致病菌46株,总检出率10.36%。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27株(6.08%);阪崎肠杆菌3株(5.77%);单增李斯特菌15株(4.36%);沙门菌1株(0.24%);O157∶H7未检出。6大类食品中致病性阳性率最高的是凉皮(30.00%),其次为凉拌菜(11.11%)和糕点及饼干(7.95%),熟肉制品、婴幼儿食品均有不同程度的污染。结论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单增李斯特菌在本市市售食品中广泛存在,应有针对性的防范和控制各类食品致病菌的污染。
杜冬冬刘斌王朵吴建平李湘平周惠萍刘万静
关键词:食品食源性致病菌食源性疾病食品安全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