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靖 作品数:28 被引量:1 H指数:1 供职机构: 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 中国科学院重点部署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电子电信 理学 文化科学 机械工程 更多>>
一种介质金属膜堆的低偏振灵敏度分色膜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介质金属膜堆的低偏振灵敏度分色膜的制作方法,首先基于介质-金属-介质结构的膜堆组合,通过光学导纳技术来确定初步的光学薄膜设计;通过光学薄膜设计软件进行膜系微调和优化,使膜系结构方便监控制作;对基片进行清洗... 蔡清元 刘定权 郑玉祥 周靖 罗海瀚 丛蕊 秦杨 王曙光 刘保剑文献传递 集成式可配置超高圆偏振消光比光电探测器及制备方法 本发明公开一种集成式可配置超高圆偏振消光比光电探测器及制备方法。该器件包括金属反射层、电介质层、电极层以及二维材料层;电极层包括对称设置的分别与源极和漏极集成的互为相反手性的Z型金属光学天线阵列;该器件工作在零偏压状态,... 周靖 布勇浩 任显松 邓杰 胡伟达 陈效双 陆卫平面漏斗形微腔集成的高性能长波红外探测器 2022年 为实现量子阱红外光探测器件对垂直于阱结构的入射光吸收,减小模式体积,降低暗电流,提高比探测率D^(*),提高红外光探测器件性能,以10.55μm长波红外光为例,利用等离激元微腔与量子阱材料结合,形成F-P共振,增加GaAs/AlGaAs量子阱层的吸收率和器件的响应率。设计了平面漏斗形等离激元微腔集成的量子阱红外探测器(quantum well infrared photodetector,QWIP),使用基于有限元数值仿真方法对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平面漏斗形等离激元微腔集成的QWIP具有较小的光子模式体积和较高的局域场强,光吸收率维持在81%~89%的情况下,可以使探测材料体积减小38%~50%,获得的D^(*)比一般等离激元微腔集成的QWIP增大10%~15%。 兰梦珂 周靖 陈爱英关键词:量子阱红外探测器 一种从可见到中红外可调谐的超窄带吸收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从可见到中红外可调谐的超窄带吸收器,其结构包括衬底、底部布拉格反射层、谐振腔层、下电极、介电间隔层、上电极、可互相静电栅控的石墨烯双层结构及顶部布拉格反射层。该吸收器基于法布里‑珀罗腔共振,在底部和顶部布... 周靖 余宇 代旭 储泽世 李方哲 布勇浩 祝天运 甄玉冉 邓杰 陈效双一种集成式动态调控高选择比红外偏振探测器及制备方法 本发明公开一种集成式动态调控高选择比红外偏振探测器及制备方法,涉及光电技术领域,探测器包括:自下至上的衬底层、金属反射层、电介质层以及电极层,还包括二维材料层;电极层包括源极、漏极、集成在源极的金属二维超材料以及集成在漏... 周靖 代旭 陈效双 余宇 叶韬 邓杰 布勇浩 石梦蝶 王若文 崔天元 孙聊新 沈学础一种偏振方向可控光强不变的线偏振光产生装置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偏振方向可控光强不变的线偏振光产生装置。该装置包括转台、光筒、光源、准直透镜组、滤光片组合和起偏器。各部件按光路顺序装入光筒,光筒安装在转台上;光源为白光光源;准直透镜组为消色差透镜组;滤光片组合为多种带... 蔡清元 冯旗 刘定权 刘宝丽 罗海瀚 冯鑫 周靖 马小凤 孔园园 王凯旋文献传递 等离激元微腔耦合长波红外量子阱高消光比偏振探测器(特邀) 被引量:1 2021年 长波红外偏振探测器能够大幅提升对热成像目标的识别能力。受制于衍射极限的物理限制,目前的微线栅偏振片型长波红外偏振探测器的偏振消光比基本上只能做到最高10∶1左右。文中采用金属/介质/金属的等离激元微腔结构,将量子阱红外探测激活层相嵌在微腔之中。由于上、下金属之间的近场耦合形成了在双层金属区域的横向法布里-珀罗共振模式,构成等离激元微腔。文中利用微腔的模式选择特性及其与量子阱子带间跃迁的共振耦合,将量子阱子带跃迁不能直接吸收的垂直入射光耦合进入等离激元微腔并转变为横向传播,从而能够被量子阱子带吸收,实现了在长波红外13.5μm探测波长附近偏振消光比大于100∶1的结果。相关工作为发展我国高消光比长波红外偏振成像焦平面提供了全新的物理基础和技术路径。 李志锋 李倩 景友亮 周玉伟 周靖 陈平平 周孝好 李宁 陈效双 陆卫关键词:等离激元 微腔 长波红外 量子阱红外探测器 偏振 消光比 基于等离激元纳米结构非对称集成的二维材料自驱动光响应增强的研究进展(特邀) 2021年 金属-二维材料-金属是最常见的二维材料光探测器件的结构。由于结构简单、易于集成,该类器件受到最广泛的关注和研究。其自驱动光探测的模式具有很低的暗电流,有望成为高性能红外探测的新途径。然而金属-二维材料-金属的自驱动光探测存在两个瓶颈问题:(1)反对称的金属-二维材料结区引起的泛光照射下光响应的抵消;(2)二维材料有限光吸收导致的低响应率。文中介绍了利用等离激元纳米结构的非对称集成引入非对称的光耦合,从而打破泛光照射下二维材料与两端电极接触区域产生的光电流的对称性,实现净的自驱动光响应;同时利用等离激元纳米结构产生的局域强光场提高二维材料光吸收率和光响应率的一系列研究进展。在石墨烯等离激元纳米谐振腔复合结构中,实现两个电极附近的光响应对比度超过100倍,突破了对称光耦合导致的光响应抵消的难题。由于具有将入射光耦合成局域模式的优越能力,等离激元纳米谐振腔比亚波长金属光栅更有效地提高石墨烯响应率一个数量级以上。 郭尚坤 邓杰 周靖 张东海 余宇 邓嘉男 蔡清元 蔡清元 陆卫 李志峰关键词:红外探测 一种基于光学微带天线非对称集成的二维材料探测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光学微带天线非对称集成的二维材料探测器,其结构包括金属反射面、介质间隔层、二维活性材料层,以及顶层源电极和金属栅条集成的漏电极。金属‑二维活性光敏材料‑金属光探测结构的自驱动响应来自二维材料与金属接触... 周靖 郭尚坤 余宇 嵇兆煜 代旭 邓杰 陈效双 蔡清元 储泽世 李方哲 兰梦珂一种集成式高消光比红外圆偏振探测器及设计方法 本发明公开一种集成式高消光比红外圆偏振探测器及设计方法,其结构包括金属反射层,下电极层,量子阱层,上电极层,二维手性超材料层。在某一旋光入射下,超材料层与量子阱层界面形成表面等离激元,主要的电场方向与量子阱的吸收方向相重... 周靖 储泽世 代旭 余宇 兰梦珂 郭尚坤 邓杰 陈效双 蔡清元 李方哲 嵇兆煜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