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孙雁

作品数:6 被引量:2H指数:1
供职机构:南昌市第一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康复
  • 2篇护理
  • 1篇胆囊
  • 1篇胆囊切除
  • 1篇胆囊切除术
  • 1篇胆囊切除术病...
  • 1篇血性
  • 1篇压疮
  • 1篇氧疗
  • 1篇影响因素
  • 1篇预警
  • 1篇预警模型
  • 1篇直肠
  • 1篇直肠癌
  • 1篇直肠癌患者
  • 1篇治疗压疮
  • 1篇术后
  • 1篇术后胃
  • 1篇术后胃肠功能
  • 1篇速康

机构

  • 5篇南昌市第一医...

作者

  • 5篇孙雁
  • 2篇万洪梅
  • 1篇黄芳

传媒

  • 2篇医学信息(医...
  • 1篇护理实践与研...
  • 1篇中文科技期刊...

年份

  • 1篇2025
  • 1篇2024
  • 1篇2015
  • 2篇2014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红外线灯、壳聚糖长效抗菌材料联合局部氧疗对治疗压疮的应用
2014年
目的:探讨红外线灯、壳聚糖长效抗菌材料联合局部氧疗对治疗压疮的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9月~2014年6月Ⅱ期压疮患者48例,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20例,采用常规的局部消毒换药方法。实验组28例,采用局部氧疗、壳聚糖长效抗菌材料外喷、红外线灯照射联合治疗。结果实验组27例治愈,1例好转,治愈率96.4%,有效率100%。对照组12例治愈,2例好转,治愈率60%,有效率70%。结论两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采用红外线、壳聚糖长效抗菌材料喷雾、局部氧疗联合治疗对Ⅱ期压疮患者疗效显著。
孙雁
关键词:局部氧疗压疮
品管圈在降低静脉留置针非计划拔管的应用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探讨降低静脉留置针非计划拔管的护理方法。方法通过开展品管圈活动,研究静脉留置针非计划拔管的原因,全体圈员按品管圈程序开展活动,制定相应的整改措施并组织实施。结果静脉留置针非计划拔管率由品管圈活动前的56.76%降至26.83%。结论通过开展品管圈活动,采取有效的措施,能够显著降低静脉留置针非计划拔管率。
孙雁
关键词:品管圈非计划拔管
缺血性脑卒中伴前庭症状患者康复效果不佳的风险预测模型构建与验证
2024年
目的 探讨缺血性脑卒中伴前庭症状患者康复效果不佳的影响因素,基于独立危险因素构建并验证风险预警模型。方法 回顾性选取2020年8月—2022年10月医院就诊的缺血性脑卒中伴前庭症状患者108例,按7:3比例分为建模集(n=76)和验证集(n=32),根据建模集中患者康复效果不同分为康复良好组(n=40)和康复不佳组(n=36),通过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得出独立危险因素,并基于回归分析法构建风险预警模型,使用R语言软件绘制相应的列线图,采用患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校准曲线检验预测效能。采用验证集的数据绘制两种曲线对模型的预警效能进行外部验证。结果 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前庭症状指数量表(VSI)评分、血管再通程度、合并高血压、合并抑郁症、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均是缺血性脑卒中伴前庭症状患者康复效果不佳的独立危险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基于以上7个独立危险因素构建的风险预测模型其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为0.899,最佳截断值0.654对应的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0.722、0.900,校准曲线结果显示,平均绝对误差(MAE)为0.047,模型预测概率与实际发生的概率之间差异不大,具备较好的预测准确性。验证集的AUC为0.857,最佳截断值0.286对应的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0.929、0.722,校准曲线MAE为0.070外部校准性能一般。结论 缺血性脑卒中伴前庭症状患者康复效果不佳受年龄、NIHSS评分、VIS评分、血管再通程度等因素影响,基于7种独立危险因素构建的风险预测模型预测效能良好,可为缺血性脑卒中伴前庭症状患者的康复治疗资源分配提供参考。
刘齐芳王慧雯孙雁万洪梅黄芳
关键词:缺血性脑卒中康复影响因素预警模型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病人应用快速康复理念的护理体会
目的 探讨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围手术期中应用快速康复理念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2月至2015年6月收治的需进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仅采用常规全麻围手术期护理方案.观察组采用常规全麻...
孙雁万洪梅邓可非
关键词: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快速康复护理
中药热奄包联合热敏灸对结直肠癌患者术后胃肠功能康复的护理研究
2025年
探讨中药热奄包联合热敏灸治疗结直肠癌的效果,评估其对患者术后胃肠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 选取 2023 年 6 月至 2024 年 6 月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 40 例结直肠癌患者,以随机化分组方式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 20 例。对照组采取常规康复护理措施,实验组实施中药热奄包联合热敏灸治疗。其中,中药热奄包选取活血化瘀、理气止痛的中药方剂加热后敷于特定穴位;热敏灸依据热敏穴位理论定位穴位并施温和灸法。结果 联合治疗后,实验组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显著缩短,胃肠不适症状缓解迅速,在满意度及生活质量评分上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中药热奄包联合热敏灸对结直肠癌患者术后胃肠功能康复效果显著,凭借其调节经络气血、脏腑功能的特性,有效促进胃肠蠕动和消化吸收,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孙雁陈丽婷邓可非罗玲华
关键词:热敏灸结直肠癌胃肠功能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