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华丹
- 作品数:2 被引量:7H指数:2
- 供职机构:浙江大学城市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杭州市科技发展计划项目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雷帕霉素对匹罗卡品诱导的癫痫小鼠学习记忆的改善作用被引量:2
- 2013年
- 目的:探讨mTOR抑制剂雷帕霉素对匹罗卡品致痫ICR小鼠学习记忆的改善作用。方法:成年雄性ICR小鼠160只,随机分为溶剂对照组、雷帕霉素对照组、模型组、雷帕霉素前给药组和后给药组。其中模型组、前给药组和后给药组均经腹腔注射匹罗卡品(pilocarpine,PILO)诱导小鼠急性癫痫发作,雷帕霉素治疗组分别在致痫前后腹腔给药3d。学习记忆水平的检测采用水迷宫、Y迷宫及旷场等行为学方法。FJB染色用于神经元细胞凋亡的检测。Timm染色用于检测苔藓纤维发芽。结果:PILO致痫后ICR小鼠虽然并未出现明显神经元细胞死亡,但在PILO诱导癫痫后的7~10d出现明显的学习记忆损伤,与对照组相比表现为平台逃避潜伏期延长(P〈0.05)、正确反映次数减少(P〈0.01)和穿格次数下降(P〈0.05);致痫前给予雷帕霉素治疗能显著逆转PILO所致的平台逃避潜伏期延长(P〈0.001)、正确反映次数减少(P〈0.01)和穿格次数下降(P〈0.01),后给药组亦能逆转PILO所致的平台逃避潜伏期延长(P〈0.05)和穿格次数下降(P〈0.01)。同时,雷帕霉素能明显抑制PILO致痫后苔藓纤维发芽(P〈0.001)。结论:雷帕霉素能改善PILO致痫后小鼠学习记忆障碍,其作用机理有待进一步探讨。
- 张华丹谢雅聪翁灵张宇辰史琼瑶陈涛曾玲晖
- 关键词:癫痫西罗莫司雷帕霉素学习记忆匹罗卡品
- 不同药物诱导的小鼠癫痫模型的差异性研究被引量:5
- 2013年
- 目的:比较ICR小鼠对常用致痫药物匹罗卡品、红藻氨酸以及戊四氮的差异性反应,为ICR品系小鼠用作常规癫痫研究奠定基础。方法:成年雄性ICR小鼠给予不同的药物(匹罗卡品、红藻氨酸、戊四氮)诱发急性痫性发作,在癫痫持续状态发作(SE)2h后终止,分别于造模后7 d采用Fluro-Jade B染色观察兴奋性神经元死亡和28 d后采用Timm染色检测苔藓纤维发芽状况,并于造模之日起录像监测自发性癫痫的发生。结果:ICR小鼠经匹罗卡品和红藻氨酸给药后均能诱发出典型的SE,癫痫发作与大鼠和C57/BL6小鼠非常类似,给药后逐渐出现凝视、点头、面部及头部抽搐、全身肌阵挛、跌倒,大、小便失禁及流涎,最终发生全身强直-阵挛性发作、癫痫持续状态。两者Timm染色均能观察到明显的苔藓纤维发芽(P<0.001),且均观测到自发性癫痫的发生,发生几率分别为57.1%和35.7%;戊四氮则表现为间断式的SE,且未见苔藓纤维发芽和自发性癫痫的发生。3种模型均未见明显神经元细胞死亡。结论:ICR品系小鼠能诱发出与大鼠C57/BL6小鼠类似的癫痫,其中匹罗卡品和红藻氨酸模型是理想的慢性颞叶癫痫模型。ICR品系小鼠作为既经济又有效的模型动物,可常规用于药物筛选和癫痫机制研究。
- 胡琳张华丹陈亚天华男曾玲晖
- 关键词:匹罗卡品苔藓纤维发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