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璞

作品数:8 被引量:7H指数:1
供职机构: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深圳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电子电信文化科学机械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电子电信
  • 3篇医药卫生
  • 3篇文化科学
  • 1篇机械工程

主题

  • 5篇电子耳蜗
  • 5篇耳蜗
  • 3篇教学
  • 2篇信号
  • 2篇信号采集
  • 2篇语音
  • 2篇失配
  • 1篇学法
  • 1篇语音特征
  • 1篇语音增强
  • 1篇语音增强技术
  • 1篇阵列
  • 1篇实践教学
  • 1篇实践教学研究
  • 1篇团队
  • 1篇前端
  • 1篇最小均方
  • 1篇最小均方误差
  • 1篇项目教学
  • 1篇项目教学法

机构

  • 8篇深圳信息职业...
  • 1篇中国移动通信...

作者

  • 8篇张璞
  • 7篇陈又圣
  • 7篇陈培培
  • 3篇薛国伟
  • 2篇陈伟芳
  • 1篇张运生
  • 1篇王健
  • 1篇王健
  • 1篇郑石
  • 1篇陈煜

传媒

  • 2篇中国医学物理...
  • 1篇生物医学工程...
  • 1篇深圳信息职业...
  • 1篇国际生物医学...
  • 1篇教育教学论坛
  • 1篇科教导刊
  • 1篇中国科技期刊...

年份

  • 1篇2023
  • 3篇2019
  • 4篇2017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高职呼叫中心课程的实践教学研究
2019年
高等职业教育肩负着为社会培养生产、管理、服务第一线人才的重要使命。目前我国呼叫中心产业发展迅速,然而急需高素质的相关产业人才。呼叫中心建设与管理这门课程针对相关人才短缺的问题,旨在培养学生呼叫中心建设与管理的基本理论与知识,使学生掌握呼叫中心建设与管理的基本概念与管理方法。
陈培培张璞陈煜
关键词:高职实践教学
电子耳蜗近场信号采集震荡及失配研究被引量:1
2017年
电子耳蜗是一种通过电极刺激耳聋患者的听觉神经来产生听觉信号和听觉感知能力的小型电子装置,包括体内植入电路和体外机两部分。体外机嵌入了微型麦克风用于采集声音信号,传统的电子耳蜗单麦克风及双麦克风信号采集往往假定信号源为远场信号,并以几何中平行波的方式来分析信号采集。实际电子耳蜗更常用的场景是面对面沟通及电话交流,在此应用场景下信号源距离较短。本文研究在电子耳蜗实际应用场景中信号采集的近场震荡特性及不同频率和距离的近场信号采集失配特征,为电子耳蜗处理算法的近场应用提供技术参数及理论分析方法。
陈又圣王健薛国伟陈培培张璞
关键词:电子耳蜗失配信号采集近场
浅论混编式教学改革
2023年
我国高职院校每年都会为社会输送大量的职业型人才,其对社会的发展产生着重大的影响,因此高职院校具体教学模式也因此受到了社会教育界人士的广泛关注。现今,混编式教学模式被我国不少高职院校得到了使用,该项教学模式主要通过将不同的人或事进行混合编组,从而来为学生带来更具创新意义的专业教学。在该项教学模式下,学生专业学习兴趣能够得到本质上的提高,学生综合学习素质也能得到更为显著的强化,但从我国大多数高职院校混编式教学现状来看,其混编式教学环节还存在着较多的问题,此类问题对我国高职院校教学发展进程造成了非常严重的阻碍,因此,高职院校必须要对自身教学模式进行更进一步的改革及探索,这样一来,其教学质量才能得到本质上的提高。
张璞张运生陈又圣陈培培
关键词:教学改革
电子耳蜗前端麦克风阵列语音增强技术的研究与进展被引量:1
2019年
麦克风阵列的方法在近年来被逐渐应用在电子耳蜗前端语音增强和提高言语识别率的研究里。该方法通过在空间不同的位置上放置若干麦克风,可以采集包含大量空间位置和方位信息的多通道信号,并形成增强目标信号和抑制干扰信号的特定波束指向模式。该方法更加适合用于电子耳蜗增强面对面交流的应用场景,其应用价值受到越来越多研究人员的关注。本文对麦克风阵列波束形成的原理进行阐述,并对目前文献中基于麦克风阵列的语音增强技术进行分析,归纳和总结了其中的技术难点和发展趋势。
陈又圣陈伟芳张璞陈培培
关键词:电子耳蜗麦克风阵列语音增强波束形成
电子耳蜗CIS言语处理策略参数特征研究被引量:5
2017年
目前电子耳蜗主流的言语处理策略是基于滤波器组的语音处理算法,而其中大部分算法是基于连续交替采样策略(即CIS算法)的算法结构延伸而成的。连续交替采样策略是一种通过电极阵列连续交替刺激听神经的算法,在特定的时刻只有一个电极在刺激,因而可以避免电极之间的电流扩散而降低算法的性能。本文研究了连续交替采样策略的算法结构,通过编程实现该言语处理算法并进一步提取语音的特征和参数,研究了连续交替采样策略的信号变化特征。
陈又圣王健薛国伟张璞陈培培
关键词:电子耳蜗语音特征
电子耳蜗分数延迟的最小均方插值及失配研究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 麦克风阵列方法应用于电子耳蜗会产生延迟参数的分数实现,针对此问题着重研究了分数延迟滤波器的设计及失配特征,以适应电子耳蜗分数延迟实现的需求.方法 结合电子耳蜗小间距的特征以及延时需求,采用最小均方插值方法设计分数延迟滤波器.结果 基于最小均方插值的分数延迟方法可实现分数延迟,且可最小化全频带的平均误差和均方误差.结论 基于最小均方插值的分数延迟滤波器的失配特征及高阶情形的误差平坦特征具有理论和工程价值,可为分数延迟滤波器的设计提供参数选取方法.
陈又圣薛国伟张璞陈培陪
关键词:最小均方误差电子耳蜗插值
基于项目教学法的集群通信技术课程开发
2019年
"集群通信技术"是一门理论与实际紧密结合的应用型课程,从通信理论的学习到系统应用和调试,再到终端的原理及实现都大有文章可作.基于此,作者在本课程地教学中采用了项目式教学法,并在3年的教学中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本文总结了作者在本课程教学中设计的课程内容和制作的相关资源,分享了项目教学法在高职专业类课程的应用中的一些经验.
张璞郑石王可陈培培陈又圣
关键词:项目教学法
基于最大平坦分数延迟的电子耳蜗信号采集被引量:1
2017年
麦克风阵列的方法逐渐应用于电子耳蜗前端语音增强中,其中,延迟波束形成技术由于其计算量低,适用于电子耳蜗双麦克风信号采集。延迟是波束形成方法里的一种重要参数,而在电子耳蜗小间距的应用场景中会存在分数延时的问题。结合电子耳蜗滤波器组中实际的频率分布特性,本文探讨了基于最大平坦准则设计的分数延时滤波器的特征,并分析了其参数变化特性,有助于构建具有实用价值的电子耳蜗前端延时波束形成算法。
陈又圣陈伟芳张璞陈培培
关键词:电子耳蜗信号采集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