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剑华

作品数:10 被引量:12H指数:2
供职机构:爱尔眼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州市医药卫生科技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电子电信机械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会议论文
  • 4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 1篇机械工程
  • 1篇电子电信

主题

  • 7篇角膜
  • 6篇角膜塑形
  • 6篇角膜塑形镜
  • 3篇单眼
  • 3篇佩戴
  • 3篇屈光
  • 2篇眼轴
  • 2篇屈光参差
  • 2篇儿童
  • 2篇安全性
  • 1篇单焦点
  • 1篇单眼弱视
  • 1篇地形图
  • 1篇对眼
  • 1篇学龄
  • 1篇学龄儿童
  • 1篇压抑疗法
  • 1篇有效性
  • 1篇遮盖法
  • 1篇弱视

机构

  • 10篇爱尔眼科医院
  • 2篇中南大学
  • 1篇北京大学第三...
  • 1篇复旦大学
  • 1篇广西壮族自治...
  • 1篇四川省人民医...
  • 1篇西安交通大学...
  • 1篇四川大学华西...
  • 1篇河南省人民医...
  • 1篇中山大学
  • 1篇山东省眼科研...
  • 1篇武汉爱尔眼科...
  • 1篇武警广东总队...
  • 1篇沈阳爱尔眼科...
  • 1篇湖北科技学院
  • 1篇温州医科大学

作者

  • 10篇李剑华
  • 1篇高汝龙
  • 1篇常征
  • 1篇杨晓
  • 1篇赵玉琴
  • 1篇陈英
  • 1篇吴峥峥
  • 1篇杨智宽
  • 1篇易魁先
  • 1篇杜显丽
  • 1篇向晖
  • 1篇林子丹
  • 1篇张钰
  • 1篇杨吟
  • 1篇陈跃国
  • 1篇吴捷
  • 1篇刘陇黔
  • 1篇蓝方方
  • 1篇裴澄
  • 1篇王柏敏

传媒

  • 1篇眼科
  • 1篇医学信息(医...
  • 1篇武警医学
  • 1篇中国医药科学

年份

  • 1篇2023
  • 2篇2018
  • 3篇2017
  • 1篇2014
  • 1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09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广州市3~6岁儿童眼轴/平均角膜曲率半径比(轴率比)及眼轴变化情况调查
2014年
目的:分析3~6岁不同年龄组儿童眼轴与平均角膜曲率半径比(轴率比)及眼轴变化情况。方法利用 IOL-Master光学生物测量仪测量广州市越秀区3~6岁儿童133人(共266只眼)的眼轴长度和角膜曲率,并随访两年眼轴长度。结果3岁儿童的轴率比和两年的眼轴长度分别为2.814±0.047、22.06±0.68mm、22.34±0.69mm;4岁儿童的轴率比和2年的眼轴长度分别为2.844±0.062、22.04±0.73mm、22.30±0.73mm;5岁儿童的轴率比和2年的眼轴长度分别为2.865±0.073、22.11±0.69mm、22.36±0.68mm;6岁儿童的轴率比和2年的眼轴长度分别为2.859±0.053、22.44±0.59mm、22.72±0.58mm;方差分析显示3岁与4岁、3岁与5岁、4岁与5岁轴率比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6岁儿童平均角膜曲率半径之间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2年的眼轴数据都显示6岁与3岁、4岁、5岁眼轴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3~5岁轴率比增长明显,5~7岁时眼轴增长明显,儿童眼轴、轴率比的测量可以提供重要的眼球生长发育信息。
陈英陈英李剑华易魁先谢亚林晏艳霜赖理乐胡小龙
关键词:眼轴屈光不正儿童
单眼佩戴角膜塑形镜对屈光参差的治疗与控制
黄立李剑华
LASEK与去瓣LASEK手术的对比及临床观察
李剑华祁勇军高汝龙
角膜塑形镜佩戴后角膜地形图光学区偏位情况对眼轴变化的影响
目的:探讨佩戴角膜塑形镜后角膜地形图出现偏位情况对眼轴变化的影响。方法:回顾我院已经佩戴角膜塑形镜的超过一年的9-11岁近视患者,通过角膜地形图检查筛选出30名在佩戴一个月以后角膜地形图光学区偏位超出瞳孔范围的患者,30...
李剑华潘远红
关键词:角膜塑形镜眼轴角膜地形图
单眼佩戴角膜塑形镜对屈光参差的治疗与控制
目的:观察单眼近视的屈光参差性未成年人屈光不正患者佩戴角膜塑形镜后双眼屈光参差的变化。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17年6月期间在广州爱尔眼科医院就诊的屈光不正并佩戴角膜塑形镜的患者。所有患者在进行视力、裂隙灯、直...
黄立李剑华
关键词:屈光参差
文献传递
角膜塑形镜临床应用安全性及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观察夜戴型角膜塑形戴镜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分析影响不良反应发生的可能相关因素,评估角膜塑形镜临床应用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2015年多中心角膜塑形镜戴镜患者资料,建立项目结构化电子病历数据库。统计各类...
王琳琳李晓柠杨积文周超陈灿陈兆林江宋冰清何勇川李剑华林子丹杨智宽
关键词:角膜塑形镜
NOR型非球面角膜塑形镜临床有效性和安全性的多中心研究被引量:2
2023年
目的评估NOR型非球面角膜塑形镜矫正近视的临床有效性和安全性。设计前瞻性多中心队列研究。研究对象2019年5月至2020年12月11家医院配戴NOR型非球面角膜塑形镜的近视患者456例(912眼)。方法所有患者均配戴NOR型非球面角膜塑形镜,并完成戴镜前及戴镜后1天、1周、1个月、3个月的检查与随访。主要指标裸眼远视力、球镜度、柱镜度、等效球镜度、眼压、角膜内皮细胞密度、角膜内皮细胞多形性级别、并发症、镜片配适及镜片状态。结果456例(912眼)中女性300例,平均年龄15.59±8.24岁。戴镜后各随访时间点,双眼裸眼远视力与基线期比较均有显著提升(P均<0.05)。戴镜3个月,裸眼远视力达到0.0 LogMAR的比例为67.76%(右眼)和65.88%(左眼);右眼球镜度由基线(-2.47±0.87)D下降至(-0.30±0.62)D(P<0.001),左眼球镜度由基线(-2.37±0.87)D下降至(-0.26±0.57)D(P<0.001);右眼柱镜度由基线(-0.41±0.44)D下降至(-0.12±0.30)D(P<0.001),左眼柱镜度由基线(-0.50±0.45)D下降至(-0.16±0.38)D(P<0.001);与基线比较,等效球镜度降低(2.31±1.04)D(右眼)和(2.26±1.01)D(左眼);双眼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和角膜内皮细胞多形性分级与基线期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双眼非接触式眼压与基线期比较均显著降低(P均<0.05);双眼未出现严重并发症,仅个别病例出现1级或2级球结膜充血、角膜上皮点染及角膜浸润,经停戴或药物控制后均可实现继续戴镜;镜片配适情况及镜片状态总体良好。结论配戴NOR型非球面角膜塑形镜可有效提升青少年近视患者裸眼远视力,降低等效球镜度,且对角膜内皮细胞参数和眼压影响较小,镜片配适和镜片状态良好。
陈跃国张钰瞿小妹王惕蓝方方谢亚林李剑华赵东卿吕天斌刘陇黔吴峥峥杨吟杜显丽姜珺裴澄吴捷杨晓
关键词:有效性安全性
青少年佩戴角膜塑形镜和框架眼镜后调节反应的差异性分析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分析青少年佩戴角膜塑形镜和框架眼镜后调节反应差异性。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6年12月于我院就诊的98例青少年近视患者,根据其矫治方式分为两组,其中有40例佩戴角膜塑形镜(观察组),58例佩戴框架眼镜(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初次戴镜时以及戴镜1年后双眼调节反应、调节滞后的差异。结果对照组戴镜1年后与初次戴镜时相比,有效调节刺激、调节反应和调节滞后均有明显差异(P<0.05)。戴镜1年后,观察组有效调节刺激、调节反应大于对照组,调节滞后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青少年近视患者佩戴角膜塑形镜1年后,其调节反应较佩戴框架眼镜明显更加灵敏,可降低调节滞后。
潘远红李剑华
关键词:青少年近视眼角膜塑形镜
压抑疗法与遮盖法治疗学龄儿童单眼弱视的比较被引量:8
2011年
目的研究压抑疗法与遮盖法治疗学龄儿童单眼弱视的临床疗效,并对两种方法的立体视重建、依从性、并发症进行比较。方法选取86例7~10岁单眼弱视学龄儿童,配对随机分成2组,两组弱视眼均配戴适矫眼镜,压抑组优势眼施行完全压抑法,涂用10g/L阿托品眼膏,开始7d每晚1次,之后每周涂1次,并戴欠矫眼镜(+3.00D~+5.00D),使优势眼戴镜视力低于弱视眼;遮盖组优势眼每天遮盖6h。从疗效、Titmus立体视重建、依从性及并发症四方面对两组进行比较。结果压抑组与遮盖组中、重度及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Titmus立体视重建、依从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本研究显示在学龄儿童单眼弱视的治疗中压抑疗法的疗效优于遮盖法;在立体视重建、依从性方面压抑疗法优于遮盖法。
王柏敏李剑华向晖赵玉琴
关键词:压抑疗法遮盖法弱视学龄儿童
飞秒激光不同瓣膜深度参数的角膜瓣厚度可预测性研究
目的:探讨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中使用飞秒激光制作不同厚度参数的角膜瓣,并用眼前节相干断层扫描仪分析角膜瓣厚度的可预测性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对照病例研究.选择150例(300只眼)接受飞秒激光制瓣的LAS...
常征李剑华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