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娜

作品数:6 被引量:15H指数:2
供职机构:中国刑事警察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辽宁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政治法律

主题

  • 2篇院校
  • 2篇教育
  • 2篇课程
  • 2篇公安院校
  • 2篇犯罪
  • 2篇防控措施
  • 1篇盗窃
  • 1篇盗窃犯
  • 1篇盗窃犯罪
  • 1篇虚拟财产
  • 1篇虚拟社会
  • 1篇训练课
  • 1篇训练课程
  • 1篇一体化教学
  • 1篇一体化教学模...
  • 1篇上网
  • 1篇齐抓共管
  • 1篇两手
  • 1篇两手抓
  • 1篇教育体系

机构

  • 5篇中国刑事警察...

作者

  • 5篇李娜
  • 1篇孙道宁
  • 1篇许静文
  • 1篇孙晓冬
  • 1篇孙晓冬

传媒

  • 3篇河北公安警察...
  • 2篇公安教育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19
  • 2篇2018
  • 1篇2013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公安院校训练课程“教、学、练、战”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实施路径被引量:12
2018年
公安院校训练课程是学生走向工作岗位之前最后的训练与检验,公安院校训练课程的“教、学、练、战”一体化教学模式直接影响到公安教育是否能够达到与实战无缝对接的目的。对公安院校训练课程按照公安业务与工作流程进行整合,形成相互促进、相互融合的递进式教学模块,并通过教学方法、课堂组织、考核评价方法、教学设施与环境实施路径来最终形成融教于学、融教于练、融教于战、以战促练、以战促学的“教、学、练、战”一体化的教学模式。
李娜孙晓冬
关键词:一体化教学模式训练课程公安院校工作岗位公安教育
基于SN的犯罪分析与防控措施探析
2019年
SN在深刻地、颠覆性地改变着人们的社交观念、消费观念及生活方式。SN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也成为滋生犯罪的温床,随着互联网金融、移动支付技术等行业的高速发展,SN与新兴行业结合的犯罪形态不断升级和变异,给社会秩序带来巨大挑战。对基于SN的犯罪进行深入分析并对基于SN的犯罪防控措施进行探析势在必行。根据SN的基本特点、性质,分析当前SN的基本情况,探究基于SN的犯罪发生的原因,并以微信、Facebook两个国内外常用知名SN软件为例,研究基于SN的犯罪防控措施,对基于SN的犯罪防控技术手段与管理机制进行深入分析与论证,从而达到从基于SN的犯罪防控措施层面为实战部门对基于SN的犯罪防控提供可行性参考依据的目的。
李娜马茹彤张鑫
关键词:防控措施
构建和谐虚拟社会“两手抓”——网上网下齐抓共管
2013年
虚拟社会问题频出,网络谣言、网络诈骗、网络侮辱与诽谤等,构建和谐虚拟社会势在必行。构建和谐虚拟社会不仅要"抓"网上,即规范虚拟人与虚拟行为与注重虚拟制度与监管的建立与完善,还要"抓"网下,即现实监督与落地,网上网下齐抓共管才是硬道理。不仅有网上构建和谐虚拟社会的防控体系,而且有网下的辅助构建和谐虚拟社会的防控体系,使二者有机结合,共同有效地构建和谐虚拟社会。
李娜孙晓冬
关键词:虚拟社会防控措施
基于布鲁姆教育理论的公安院校一流课程的教学实践——以“网络安全监管”课程为例
2024年
“十四五”时期是实现2035教育现代化目标的关键期,“加快构建更加多元、更高质量的高等教育体系”(1)对公安高等教育提出更新更高的要求,新时期公安高等教育正在走向纵深内涵发展。课程与教学作为公安院校培养未来警务人才的核心要素,以一流课程教学实践为抓手,着力推动公安教育教学持续高质量发展。
许静文孙道宁李娜
关键词:公安院校公安高等教育警务人才高等教育体系布鲁姆
虚拟财产盗窃犯罪认定难点分析
2018年
目前,网络犯罪已占犯罪总数的近三分之一,而且每年还在大量增加。其中,特别突出的就是虚拟财产盗窃犯罪,因为人们的经济生活与网络联系的愈来愈密切,依托于网络的财产种类越来越多,数额亦愈来愈大;网络的无边界性使得虚拟财产盗窃犯罪危害范围极其广泛。由于虚拟财产的虚拟特性,导致公安机关在认定虚拟财产性质与价值上屡屡出现困境。基于上述原因,对虚拟财产性质、分类、认定难点作出深入分析对公安机关打击虚拟财产盗窃犯罪尤为重要。
李娜
关键词:虚拟财产盗窃犯罪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