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静

作品数:5 被引量:10H指数:1
供职机构: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更多>>
相关领域:水利工程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电子电信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期刊文章
  • 2篇科技成果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篇水利工程
  • 2篇天文地球
  • 1篇电子电信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2篇泥沙
  • 2篇粒度
  • 2篇流域
  • 2篇黄河
  • 2篇河流域
  • 1篇指标体系
  • 1篇生态环境
  • 1篇生态环境监测
  • 1篇水文
  • 1篇粒度分析
  • 1篇粒度分析仪
  • 1篇目标函数
  • 1篇矿物
  • 1篇矿物成份
  • 1篇环境监测
  • 1篇黄河流域
  • 1篇黄河泥沙
  • 1篇激光粒度分析...
  • 1篇黑河流域
  • 1篇额济纳

机构

  • 5篇水利部黄河水...
  • 1篇黄河勘测规划...
  • 1篇黄河水利职业...

作者

  • 5篇李静
  • 1篇李聚方
  • 1篇赵新生
  • 1篇张建中
  • 1篇杨国宪
  • 1篇扈仕娥
  • 1篇袁东良
  • 1篇王伟
  • 1篇王延红
  • 1篇牛玉国
  • 1篇刘俊峰
  • 1篇孙发亮
  • 1篇张芳珠
  • 1篇张家军
  • 1篇赵娜
  • 1篇王爱霞
  • 1篇李良年

传媒

  • 1篇人民黄河
  • 1篇中国水土保持
  • 1篇经济发展方式...

年份

  • 2篇2010
  • 1篇2006
  • 1篇2003
  • 1篇1999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黄河水文现代泥沙粒度粒形分析技术及应用
本文介绍了黄河泥沙颗分工作的基本情况和应用过的几种主要颗分方法,重点对激光粒度分析技术、在线湿法粒度分析技术、动态泥沙颗粒粒度粒形分析技术等现代泥沙颗粒分析技术的原理和应用情况进行了分析说明,表明在长期的治河实践中,黄河...
赵淑饶赵新生李静
关键词:泥沙水文黄河
文献传递
黑河流域额济纳绿洲生态环境监测构想
2010年
额济纳绿洲是我国北方地区重要的生态屏障,在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中具有重要地位,迫切需要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生态环境监测体系。根据生态环境监测的基本要求和额济纳绿洲的生态环境状况,采用遥感监测和地面监测相结合的方法,构建了完整的生态环境监测指标体系,以期从宏观和微观角度全面掌握其生态环境的演变趋势以及各类生态治理工程的生态响应,为额济纳绿洲生态环境保护、建设和管理服务。
王延红李聚方李静杨国宪
关键词:生态环境监测指标体系额济纳绿洲黑河流域
黄河泥沙粒度分析目标函数回归模型研究
和瑞莉吉俊蜂牛占李静谷源泽王爱霞郭宝群扈仕娥张家军罗思武赵淑饶刘俊峰孙发亮牛海静刘和远吕曼荆振河赵文凤刘宝珍杨常凤拓自亮刘彦娥李新郑冬峡曹华东王伟范文华王秀芳张芳珠姚宝萍刘淑英宋瑞英张正萍金鸣雒秀莲马志玲赵娜
该项目首次较大规模地在黄河上、中、下游干支流的主要控制站及三门峡和小浪底两座水库和下游河道采集泥沙样品;泥沙类别包括悬沙、床沙及淤积物;泥沙类型覆盖粗、中、细沙型;取样时间分布在包括汛期和非汛期的不同时段。分别用全部沙样...
关键词:
关键词:黄河目标函数
激光粒度分析仪引进及应用研究
和瑞莉李静牛占袁东良牛玉国李良年张成马永来张建中尚军
该项目引进英国马尔文仪器有限公司的激光粒度分析仪应用于黄河泥沙粒度分析,收集全黄河流域代表性泥沙样品150余个,分粗、中、细沙型,分地区,分悬沙、床沙等进行应用基础参数试验,经对大量实验数据分析,采用误差控制粒谱收敛准则...
关键词:
关键词:激光粒度分析仪
黄河流域泥沙密度试验研究被引量:10
1999年
泥沙密度是河流泥沙的主要物理特性之一。本项试验研究采集了黄河干支流23个水文站526个泥沙样品,基本覆盖了黄河上、中、下游各河段及主要支流泥沙来源区,泥沙样品具有广泛的代表性。分析结果表明:泥沙密度与垂线上不同位置处的泥沙颗粒级配无关,与含沙量之间也没有明显的关系;自上游至下游,泥沙密度沿程略有变化,年际间比较稳定。最后建议泥沙密度值上游区选用274g/cm3,中游区选用273g/cm3,下游区选用271g/cm3。
和瑞莉李静张石娃
关键词:垂线矿物成份黄河流域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