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学博
- 作品数:3 被引量:13H指数:2
-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更多>>
-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更多>>
- 从“测谎”称谓的变化看我国心理测试技术的发展
- 2008年
- "测谎"技术在经历早期的引进和模仿之后,我国的心理测试专家对其功能和方法提出了质疑和探索。经过不懈的努力,终于初步形成了符合中国国情的心理测试技术的理论体系和应用规程。从基本概念界定到功能定位,从对原理的认识到编题、评图、结论等独到方法和应用操作规程的形成基本自成体系。用"心理测试技术"取代称谓"测谎"技术,综合了国内外的实践和研究成果,符合技术的功能解释及应用,凸显了技术实施的系统化要求,规范了学科的称谓及其体系,确立了心理学理论的主导地位,拓展了心理测试技术的发展空间,适应心理测试技术本土化发展的要求,为心理测试技术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边缘学科起到促进作用,是为心理测试技术在我国的应用和研究步入专业化、规范化的发展道路的开端。从"测谎"称谓的变化,也展示了我国心理测试技术的发展之途。
- 范海鹰王学博
- 关键词:测谎心理测试技术称谓
- 老年人犯罪问题研究被引量:9
- 2009年
- 随着我国老龄社会的日趋高度化,老年人口数量激增,社会结构发生改变,同时带来了诸多社会问题,其中老年犯罪问题正在日益凸显,尤其是成都公交纵火案更是引发了社会对老年人犯罪问题的极度关注。对老年人犯罪的研究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 王学博范海鹰
- 关键词:老年人犯罪
- 心理测试技术的法律问题被引量:4
- 2008年
- 随着心理测试技术在我国司法领域越来越广泛地应用,心理测试人员的资质水平在不断提高,心理测试的操作程序逐步规范化,心理测试技术的准确度及科学性也在不断提高,这就使得心理测试结论的证据合法化之路成为可能。因此,明确心理测试技术的法律属性、辨析心理测试结论的证据效力,制定出符合我国实际的有关心理测试技术和心理测试结论运用的法律规范,对促进司法技术和诉讼证据的科学化、专业化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
- 范海鹰王学博
- 关键词:心理测试技术法律属性心理测试结论证据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