谌志远
- 作品数:2 被引量:6H指数:2
-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地球科学学院油气资源与探测国家重点实验室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天文地球更多>>
- 陆相页岩非晶态二氧化硅半定量分析新方法——以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样品为例被引量:4
- 2015年
- 通过扫描电镜观察和全岩矿物X-射线衍射实验图谱分析发现,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页岩中含有一定量的非晶态二氧化硅。现有的3种计算非晶态二氧化硅含量的方法都有一定的缺陷:化学溶蚀方法分析周期长、且对其他矿物有一定程度的溶解,影响了定量分析的精度;X-射线衍射定量分析法需要计算非晶态二氧化硅衍射图谱上圆丘散射曲线的积分强度,人为误差较高;增量法需要配制标样,但有些种类纯矿物难以获得,标样难以配制,而且误差较高。在总结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全岩矿物X-射线衍射与微区矿物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来计算多相体系中非晶态二氧化硅含量这一问题。该方法避开了前人所提出方法的缺点,分别计算得到了结晶态石英含量与二氧化硅含量,从而间接计算出非晶态二氧化硅含量,利用该方法求得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2个样品非晶态二氧化硅含量分别为3.4%和14.02%。
- 黄志龙刘国恒马剑薛东青韩为陈金龙谌志远
- 关键词: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鄂尔多斯盆地
- 陆相淡水湖盆页岩有机质富集主控因素研究:以四川盆地东北部侏罗系自流井组为例被引量:2
- 2023年
- 探讨陆相淡水湖盆页岩层段的有机质富集机理及主控因素,对于指导陆相页岩油气的勘探开发具有重要意义。四川盆地侏罗系自流井组的东岳庙段和大安寨段发育陆相页岩,油气勘探潜力巨大,其有机质富集机理有待探索。以自流井组页岩为研究对象,开展了岩心描述、薄片观察、扫描电镜、有机碳含量、干酪根镜检分析以及主微量元素测试,对沉积古环境进行恢复并明确了有机质富集主控因素。结果表明:自流井组页岩的有机碳含量为0.29%~3.43%,平均值为1.32%。干酪根类型指数主要分布在24~52之间,平均值37,表明有机质类型为Ⅱ1型和Ⅱ2型,有机质主要来源于藻类等水生生物与陆源高等植物的混合。古气候指标C值、Sr/Cu值、古风化指标CIA值以及古盐度指标Sr/Ba值表明,自流井组沉积时期四川盆地为一个潮湿气候条件下的淡水湖盆。湖盆水体的中等生产力为有机质的富集提供了较为充足的物质基础,富氧的底水环境导致有机质被氧化消耗不利于有机质的富集。TOC与多个古环境指标交汇图分析表明,自流井组页岩的有机质富集主要受到古生产力、古气候、沉积速率的控制。只有在相对潮湿的气候条件、相对较高的古生产力和适当的沉积速率背景下,有机质才会富集。氧化还原条件和盐度不是陆相淡水湖盆页岩有机质富集的主控因素,这与海相页岩和陆相咸水湖盆页岩存在较大差异。
- 张美洲朱筱敏姜振学朱德宇叶蕾叶蕾
- 关键词:四川盆地侏罗系页岩主控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