赖小红
- 作品数:2 被引量:7H指数:2
- 供职机构:深圳市计量质量检测研究院更多>>
- 相关领域: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 食源性致病菌鉴定技术研究进展被引量:2
- 2016年
- 食源性致病菌是影响食品安全的重要因素之一,近年来食源性致病菌污染带来的食品安全事故不断被报道,因此建立食源性致病菌的快速检测方法对食源性疾病控制至关重要。食源性致病菌的传统检测方法周期较长、检测步骤繁琐,不适用于快速检测,因而快速、简便、特异的检测方法成为研究的热点。本文主要从生化鉴定技术、分子生物学技术、免疫技术、代谢技术以及噬菌体鉴定技术等方面介绍目前国内外用于食品致病菌检测的技术,并对这些技术进行分析和总结,以期为今后进一步研究和开发新的检测技术提供参考。
- 潘兰芳黄建飞陈晶赖小红张樱子兰全学
- 关键词:分子生物学技术免疫技术食源性致病菌
- 食品来源副溶血性弧菌毒力基因分布及分子分型研究被引量:5
- 2016年
- 分析食品中分离获得的副溶血性弧菌主要毒力基因的分布特征、血清型及分子分型特点,为食源性副溶血性弧菌感染暴发的早期预警和疫情溯源提供实验室数据。提取40株副溶血性弧菌基因组,分别用PCR检测VcrD1、Vp1680、VopP和VcrD2基因,荧光PCR检测tdh、trh和tlh基因。对40株菌株进行血清型分型并采用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对其进行分子分型。利用BioNumerics软件对图谱进行聚类分析,建立PFGE分子分型数据库。40株菌株均未检测到tdh、trh、Vop P和VcrD2基因,tlh、VcrD1和Vp1680基因阳性检测率为100%。40株菌株中含有16种血清型,其中9株未分型,主要血清型为O_2∶K_(28)和O_5∶K_(17),血清型分布呈多样性。40株菌株共获得39个不同的PFGE带型,PFGE呈现遗传多样性,无优势带型。本实验食品环境中分离的副溶血性弧菌未发现毒力因子,副溶血性弧菌血清型呈分散趋势且菌株之间亲缘关系较远。
- 陈晶黄建飞刘丛丛刘灵燕赖小红杨国武兰全学
- 关键词:副溶血性弧菌脉冲场凝胶电泳血清分型毒力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