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闫广宇

作品数:2 被引量:37H指数:2
供职机构:辽宁省城市建设改造项目办公室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建设部科技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2篇地下水
  • 1篇氮素
  • 1篇地下水污染
  • 1篇渗滤
  • 1篇渗滤液
  • 1篇渗透反应格栅
  • 1篇水层
  • 1篇水污染
  • 1篇污染
  • 1篇硝酸盐
  • 1篇硝酸盐氮
  • 1篇介质
  • 1篇垃圾
  • 1篇垃圾渗滤
  • 1篇垃圾渗滤液
  • 1篇反应介质
  • 1篇氨氮
  • 1篇包气带
  • 1篇PRB

机构

  • 2篇沈阳建筑大学
  • 2篇辽宁省城市建...

作者

  • 2篇杨维
  • 2篇闫广宇
  • 1篇王立东
  • 1篇王虎
  • 1篇杨军锋
  • 1篇王晓华
  • 1篇王锋
  • 1篇郭毓

传媒

  • 1篇节能
  • 1篇环境科学研究

年份

  • 1篇2008
  • 1篇2006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垃圾渗滤液对地下水污染的PRB实验研究被引量:8
2006年
应用原位修复地下水的新技术———渗透反应格栅(PRB),以被垃圾渗滤液污染的地下水为研究对象,分别以粉煤灰和膨润土为反应介质,设计了两种可渗透反应格栅。实验结果表明:两种反应介质主要利用吸附特性去除靶污染物,对COD的去除率分别达到60%和50%以上,对Cr6+、NH4+的去除率均为50%左右,说明PRB技术处理垃圾渗滤液对地下水的污染是可行的。还简要分析了PRB技术在实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影响PRB反应介质的主要因素。
杨维杨军锋王立东闫广宇王虎
关键词:渗透反应格栅渗滤液反应介质
氮素在包气带与饱水层迁移转化的实验研究被引量:29
2008年
为研究浑河流域沈阳城区段岩土中氮污染物形态的区域特征,从模拟污染来源、污染途径和污染介质的差异着手,通过2个土柱的动态实验,观察含氨氮污水在经过地下包气带与饱水层时的不同转化过程.依据研究区域水文地球环境化学特征,动态实验过程的监测指标包括氨氮,硝酸盐氮,亚硝酸盐氮,总铁,锰离子,高锰酸盐指数,pH,Eh值和ρ(DO)等.结果表明:在土柱Ⅰ包气带通气性良好的环境中,硝酸盐氮是污染地下水的氮素主要存在形态;在土柱Ⅱ饱水岩层缺氧的还原性环境中,氨氮是污染地下水氮素的主要存在形态;区域水文地球化学场及其岩层的岩性决定了氮的存在形态.
杨维郭毓王晓华王锋闫广宇
关键词:地下水氨氮硝酸盐氮包气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