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健聪

作品数:11 被引量:96H指数:7
供职机构: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州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篇护理
  • 3篇血性
  • 3篇手术
  • 3篇手术室
  • 3篇缺血
  • 3篇缺血性脑卒中
  • 3篇卒中
  • 3篇脑卒中
  • 3篇介入
  • 3篇介入手术
  • 3篇介入手术室
  • 3篇急性
  • 3篇急性缺血
  • 3篇急性缺血性
  • 3篇急性缺血性脑...
  • 3篇急性缺血性脑...
  • 2篇术中护理
  • 2篇胎盘
  • 2篇前置胎盘
  • 2篇取栓

机构

  • 11篇暨南大学附属...
  • 1篇南方医科大学

作者

  • 11篇陈健聪
  • 10篇陈利芳
  • 3篇李玉梅
  • 3篇章鹏
  • 1篇付晓华
  • 1篇何维娟
  • 1篇余健
  • 1篇何金爱

传媒

  • 2篇齐鲁护理杂志
  • 2篇护理学报
  • 1篇护士进修杂志
  • 1篇护理管理杂志
  • 1篇实用医院临床...
  • 1篇护理与康复
  • 1篇中国实用护理...
  • 1篇当代护士(中...
  • 1篇护理学杂志

年份

  • 2篇2020
  • 1篇2019
  • 4篇2018
  • 1篇2017
  • 3篇2016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介入手术室的发展趋势与护士的角色作用被引量:11
2016年
文章分析了介入手术室有介入手术中心、介入复合手术室和心脑血管病急诊绿色通道3大发展趋势,并提示护士作为介入手术室的管理者、协调者和护理者,应紧跟学科的发展步伐,加强业务学习,提供专业化、科学化的护理服务,这是推动介入学科建设和发展的必由之路。
陈健聪陈利芳
关键词:介入手术室心脑血管病急诊绿色通道护士角色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支架取栓术中应用小剂量芬太尼联合咪达唑仑的护理被引量:4
2018年
目的探讨急性前循环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支架取栓术中应用小剂量芬太尼联合咪达唑仑的镇静镇痛作用和术中护理要点。方法收集急性前循环缺血性脑卒中拟行支架取栓术的患者61例,根据医嘱执行个体化镇静方案:对照组30例使用咪达唑仑静脉注射负荷量后,视患者镇静效果予维持剂量,试验组31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小剂量芬太尼持续泵注,由同一组手术医生行支架取栓术,比较2组患者术中生命体征、呼吸曲线以及SpO2变化,评估术中Ramsay镇静评分,记录患者术中躁动及镇静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针对术中镇静情况实施护理干预。结果61例患者术中医护配合良好,无颅内出血病例,无术中死亡病例。术中对照组Ramsay 1分镇静状态发生4例,躁动导致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图像伪影发生3例,1例SpO2轻度降低,4例取栓过程中发生呕吐,1例平均动脉压略有下降。试验组无Ramsay 1分镇静状态患者,术中SpO2下降5例,呼吸抑制发生3例,3例平均动脉压略有降低。结论应用小剂量芬太尼联合咪达唑仑在急性前循环缺血性脑卒中支架取栓术中镇静镇痛安全可靠,但术中需密切监测患者呼吸频率曲线的改变和SpO2的变化,积极预防呼吸抑制的发生。
陈利芳杨文才陈健聪章鹏李玉梅何金爱
关键词:芬太尼呼吸功能不全手术中护理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取栓术
分阶段目标教学在介入手术室护理实习带教中的应用被引量:20
2020年
目的 探讨分阶段目标教学在介入手术室护理实习生带教的实践与效果。方法 将77名护理实习生分为观察组(n=39)与对照组(n=38)。观察组采用分阶段目标教学模式,将实习时间分为4个阶段,分别根据教学目标制定带教计划与内容;对照组采用一师一生的传统教学模式。比较两组实习生的考核成绩和对教师的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的理论成绩、操作成绩和学习展示成绩(92. 8±3. 4,91. 7±4. 3,91. 3±3. 7)明显高于对照组(86. 7±4. 1,85. 9±5. 2,85. 6±5. 7),观察组对教师满意度(92. 9%)明显高于对照组(87. 3%),两组比较差异均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 <0. 01)。结论 分阶段目标教学使护理实习生的理论理解与实践能力均得到有效的提高,且引导实习生循序渐进,逐步强化,大大地提高了实习生学习与工作的积极性,也能同时提高实习生与带教老师的主观能动性,不断促进带教质量的提高。
代小勇陈健聪陈利芳
关键词:护理实习护理带教
一站式球囊封堵术辅助中央性前置胎盘剖宫产术的护理路径管理被引量:8
2018年
目的探讨护理路径管理对一站式球囊封堵辅助中央性前置胎盘剖宫产复合手术的护理干预效果。方法收集行双侧髂内动脉球囊封堵辅助中央性前置胎盘剖宫产术的产妇36例,运用护理路径管理分别从术前、术中、术后三阶段制定路径管理关注要点实施手术护理配合(路径组),并与未执行护理路径管理的24例产妇(对照组)比较术前准备合格率,术中透视时间及辐射剂量,出血量及平均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和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两组产妇一般情况无显著差异,路径组产妇术前准备合格率、透视时间及辐射剂量、术中出血量及平均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和并发症的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规范的护理路径管理可有效提高一站式球囊封堵辅助中央性前置胎盘剖宫产术的手术护理质量,缩短手术和透视时间,减少产妇术中出血量及胎儿辐射剂量,对产妇的安全及预后有着积极的意义。
李玉梅杨文才陈健聪章鹏代小勇陈利芳
关键词:中央性前置胎盘复合手术护理路径
客观电子时间记录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急诊绿色通道中的应用被引量:8
2018年
目的:探讨客观电子时间记录方式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急诊绿色通道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80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实验组采用客观电子时间记录方式,利用随床录音笔和PACS系统记录AIS急诊绿色通道时间节点;对照组采用传统手写记录方式。根据记录时间节点整理患者入院-穿刺(D2P)时间、穿刺-血管再通(P2R)时间和达到介入手术室-完成穿刺(D2P-DSA)时间。结果:实验组时间节点记录有效填写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D2P、P2R、D2P-DSA平均时间以及D2P时间<60 min、P2R时间<20 min、D2P-DSA时间<12 min的例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客观电子时间记录方式可减少记录工作对急诊治疗的延误,避免手写记录偏差,提供了更为科学准确的治疗关键时间,为临床工作的持续质量改进提供了重要指引。
陈利芳陈健聪杨文才
关键词: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急诊
2例房颤患者经皮左心耳封堵术并发症的预防护理被引量:6
2016年
目的总结2例经皮左心耳封堵术并发症预防经验。方法根据手术进程配合手术,协助造影以及进行影像测量,采取预见性护理措施,预防好迷走神经反射、心包积液/心包填塞、空气栓塞、血栓形成、封堵器脱落、食道黏膜损伤等并发症,保证手术安全与成功。结果患者甲出现轻微食道黏膜损伤,患者乙发生少量心包积液,及时发现、及时处理得以康复。2例手术均顺利进行,左心耳封堵器释放成功,固定良好无破损,左心耳表面光滑,无血栓形成。术后患者安全返回病房,抗凝治疗后顺利出院。结论左心耳封堵术是新兴的房颤治疗技术,对此护士应紧跟学科发展动态,加强自身业务水平,对可能发生的并发症采取好预见性的护理措施,完善相关准备,为手术的安全和顺利进行提供保障。
陈健聪陈利芳余健
关键词:房颤并发症预防护理
介入手术室人员配置存在的问题与对策被引量:1
2018年
随着医学影像学与相关医疗设备的进步,介入学科蓬勃发展。与此同时,介入手术量与日俱增,传统的人员管理配置已逐渐难以匹配日益增长介入手术的工作量,而飞速发展的介入治疗技术逐渐提高了对介入手术室护士的能力要求。我院介入手术室自2013年起实行新的人员配置方案,力求减少手术时间,提高内部满意度,更好地保障手术安全等。现结合我们的实践经验,就介入手术室护士的人员配置与能力要求进行探讨。
陈利芳陈健聪
关键词:介入手术室
实施护理专案缩短急性脑梗死患者血管内取栓时间被引量:14
2019年
目的通过护理专案活动缩短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管内取栓时间。方法成立护理专案小组,调查2018年1~3月31例(对照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经绿色通道行血管内取栓的现状,对2018年10~12月41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干预组)开展护理专案改善活动,进行原因分析和目标制定,拟定对策并实施。结果干预组入室至穿刺时间、穿刺至再通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通过护理专案活动,可将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血管内取栓患者入室-穿刺-再通的工作流程细化、完善,规范护理干预措施,有效缩短了AIS患者血管内取栓时间。
陈健聪杨文才陈利芳
关键词: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介入护理
危重冠心病患者介入治疗相关并发症的预见性护理被引量:9
2017年
总结29例危重冠心病患者介入治疗相关并发症的预见性护理。危重冠心病患者介入治疗严重并发症有急性左心衰竭、恶性心律失常、冠脉穿孔、迷走神经反射等。重视患者生命体征监测,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和治疗进程,对可致严重并发症的操作作出精确预测,及早做好治疗中急救准备,保障患者的治疗安全和预后。26例顺利出院,90d随访25例生活质量改善,无并发症,1例预后不良;3例死亡。
陈健聪陈利芳
关键词:冠心病介入治疗并发症预见性护理
一例球囊封堵术辅助中央性前置胎盘剖宫产复合手术的护理配合被引量:9
2016年
随着人工流产、引产及子宫肌瘤手术等因素的增加,前置胎盘发生率明显增加Ⅲ,而前置胎盘具有极大的危害性,是引起妊娠晚期和分娩期出血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其中以中央性前置胎盘危害性最大。剖宫产术是中央性前置胎盘分娩的主要方式,术中发生大出血率显著高于其他原因的剖宫术,且出血来势凶猛、并反复频繁出血,可以导致产妇在短时间内大量出血,一旦抢救不及时即可导致孕妇或胎儿的死亡。
李玉梅陈健聪章鹏陈利芳
关键词:中央性前置胎盘复合手术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