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雷诚

作品数:2 被引量:2H指数:1
供职机构:武威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星状病毒
  • 1篇婴幼
  • 1篇婴幼儿
  • 1篇食品
  • 1篇食源
  • 1篇食源性
  • 1篇食源性致病菌
  • 1篇污染
  • 1篇腹泻
  • 1篇病毒
  • 1篇肠道

机构

  • 2篇武威市疾病预...

作者

  • 2篇雷诚
  • 2篇常全娥
  • 1篇周开春

传媒

  • 2篇疾病预防控制...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5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2010—2014年甘肃省武威市食品中食源性致病菌检测分析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了解甘肃省武威市食品中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蜡样芽孢杆菌、志贺氏菌和肠出血性大肠埃希氏菌(EHEC)O157∶H7的污染状况,确定可能污染上述致病菌的高危食品,为食源性疾病监测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食源性致病菌监测工作手册》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GB/T4789-2003规定的程序和方法检测并分离致病菌。结果检测11类样品共1 739份,检出致病菌174株,总检出率10.00%,蜡样芽孢杆菌检出率最高9.53%,11类食品中肉与肉制品污染最为严重、阳性率14.88%。结论武威市食品中存在不同程度的食源性致病菌污染,其中肉与肉制品是主要受污染的食品品种,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应加强食品安全监督管理。
雷诚常全娥
关键词:食品食源性致病菌污染
甘肃省武威地区婴幼儿肠道星状病毒流行调查
2017年
目的检测甘肃省武威地区腹泻住院婴幼儿肠道星状病毒核酸,以了解全市腹泻病患儿肠道星状病毒的感染状况。方法 2012─2015年收集武威地区1 200例住院腹泻病患儿的粪便标本并提取核酸,用RT-PCR法检测星状病毒。结果 2012─2015年从武威地区1 200份腹泻病住院婴幼儿粪便标本中检出星状病毒154份,检出率为12.83%;全年各月均有病例报告,10月报告患儿占病例总数的10.66%,1月最低占7.25%,星状病毒发病呈现3个高峰,均在冬季,并于次年春季大幅下降,12月检出率最高(29.09%),4月最低(6.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7.41,P<0.05);男性患儿检出率低于女性,男女性别比1∶1.3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96,P>0.05);发病年龄集中于13月龄~、占发病总数的17.53%(17/9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4.42,P>0.05)。结论星状病毒是武威地区婴幼儿腹泻病的主要病原体之一,发病具有明显的年龄和季节差异,应加强对重点人群的防控工作并建立完善的星状病毒流行监测系统。
雷诚周开春常全娥
关键词:星状病毒婴幼儿腹泻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