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亚欣
- 作品数:7 被引量:103H指数:5
- 供职机构:广东金融学院广州区域金融政策重点研究基地更多>>
- 发文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佛山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更多>>
- 资本形成、财税安排和人力资源配置之对于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贡献率研究——基于广州开发区(2010~2012)数据分析被引量:4
- 2016年
- 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与资本形成、财税制度安排以及人力资源富足程度等要素配置方式之关系密切,但不同要素之于不同阶段对于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贡献度差异明显。广州经济技术开发区(2010~2012)产业结构变迁趋势表明,金融资源、财税制度以及人力资本配置之于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贡献率呈现出了初期边际效益递增趋势,后期陷入边际效益递减的陷阱。该现象可能与体制复归及政策内卷化有关。如何形成金融、财税以及人力资本政策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长效机制,是需要学者们思考的问题。
- 韩亚欣骆世广李华民
- 关键词:资本形成财税制度绩效改善
- 互联网金融业态下银行机构困境和优势重塑探讨被引量:1
- 2016年
- 本文结合中国互联网金融异速发展的背景,对互联网金融的起源和发展逻辑进行梳理,并分析当前互联网金融在金融领域实现的功能边界拓展现象。在此基础之上,本文研究这种新兴的金融业态对传统的银行业机构所带来的冲击,并寻求银行机构的新型发展路径。银行机构应当积极促进与互联网金融的融合与共生,并处理好传统优势和开发新技术的关系。此外,宏观层面的技术和制度支持是优化银行业机构发展的重要保障。
- 韩亚欣吴非刘芬华
-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银行业机构金融服务
- 中国经济技术开发区转型升级之约束与突破--基于调研结果与现有理论之分析被引量:46
- 2015年
- 中国经济技术开发区作为区域乃至全国经济发展的增长极之一,其曾经的带动力有目共睹。随着经济进程的推移,开发区肇始的制度安排弊端曝露,成为其可持续发展的桎梏,亟待转型。一方面,创新驱动作为开发区转型升级的第一推动力发生偏移,产业结构调整凝滞,即升级版的开发区建设遭遇瓶颈;另一方面,开发区经济增长功能长期孤军深入,其结果是区域内城市服务功能短板效应凸显,空间布局失衡,且管治系统"内卷化"。后者又可为前者提供制度解释。文章在课题组调研的基础上,挖掘开发区可持续发展之制约因素,理顺问题逻辑,为开发区实现转型升级推研问题解决逻辑。
- 韩亚欣吴非李华民
- 互联网金融:理论解构与中国实践被引量:19
- 2016年
- 互联网金融兴起缘于中国金融体制的缺欠,在中国境况下的发展多有变异,但终究脱离不了传统金融范畴。从本质上讲,中国的互联网金融属于传统金融下的一个新类目,在现今金融生态环境尚未得到有效扭转的情况下,这种"新金融模式"存在诸多发展中的问题,值得审慎对待。当下,应当尽快地对互联网金融的监管措施进行落实,但更重要的是,塑造适配新形势下的金融生态形制,是推动包括互联网金融在内的金融业进一步发展的内在要求。
- 韩亚欣吴非李志漫
-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
- 中国科技金融实践中的经验、误区与路径导向——论普惠性科技金融体系的探索与构建被引量:10
- 2016年
- 科技金融是科学技术创新活动与金融有机结合的产物,是围绕科技创新链条进行的系统的金融活动。目前中国的科技金融仍存在诸多"发展中的问题",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国家战略目标仍有着较大的差距。为此,文章在理论文献梳理的基础之上,总结归纳了科技金融在经济实践中出现的偏差与误区:一是认为科技金融的主导机制应在政府而非市场;二是对科技企业的本质特征把握失当;三是融资方式拘泥于传统范式,资本循环渠道不明晰;四是为科技金融服务的金融体系存有缺欠。据此提出相关的政策导向建议,将普惠性金融与科技金融相结合,探索普惠性科技金融应有的路径导向,并给出相关理论启示。
- 韩亚欣吴非李华民
- 关键词:科技金融
- 大银行何以为中小企业融资?--基于某大银行支行的案例分析被引量:18
- 2016年
- 本文基于A大银行广州某支行的案例,分析大银行对中小企业融资的态度与行为转变。研究发现,政府政策偏好变序、金融脱媒现象显化、企业信用环境改善以及利率市场化进程加快等环境条件变化,构成大银行对中小企业融资行为变化的重要变量。因此,为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题,政府应强化政策导向,激发大银行的内在动力。
- 韩亚欣何敏李华民
- 关键词:大银行中小企业中小企业融资普惠金融
- 管理者薪酬水平与企业研发投资——基于广东战略性新兴企业的研究被引量:8
- 2017年
- 以广东战略性新兴企业为样本,通过手工收集数据研究管理者薪酬对企业研发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高管货币薪酬激励对企业研发投资有显著正向促进作用,而高管持股却并非如此,这与高管持股整体偏低以及企业股权激励机制不健全有关。进一步研究发现,当企业绩效不佳时,高管薪酬对企业研发创新的影响并不显著,说明业绩欠佳时企业更关心的是生存而不是由研发创新推动的发展。最后指出企业做大与做强之间的矛盾。
- 韩亚欣文芳许碧莲
- 关键词:货币薪酬股权激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