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齐秋菊

作品数:2 被引量:4H指数:1
供职机构:江苏省有色金属华东地质勘查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天文地球

主题

  • 1篇滇中
  • 1篇岩浆
  • 1篇岩浆热液
  • 1篇岩浆热液矿床
  • 1篇岩体
  • 1篇云母
  • 1篇杂岩
  • 1篇杂岩体
  • 1篇侵位
  • 1篇侵位深度
  • 1篇热液
  • 1篇热液成矿
  • 1篇热液成矿作用
  • 1篇热液矿床
  • 1篇流体
  • 1篇流体包裹
  • 1篇流体包裹体
  • 1篇陆块
  • 1篇南缘
  • 1篇金矿

机构

  • 2篇江苏省有色金...
  • 1篇长安大学
  • 1篇中国地质科学...
  • 1篇福建金东矿业...

作者

  • 2篇齐秋菊
  • 1篇肖晓牛
  • 1篇柯昌辉
  • 1篇王武名
  • 1篇李金宝
  • 1篇王晓霞
  • 1篇肖娥
  • 1篇刘荣芳
  • 1篇余新明
  • 1篇张晓坤

传媒

  • 1篇地学前缘
  • 1篇地球科学与环...

年份

  • 1篇2018
  • 1篇2017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华北陆块南缘老牛山杂岩体岩石成因:来自黑云母的信息被引量:1
2018年
老牛山杂岩体位于华北陆块南缘,由晚三叠世(印支期)和晚侏罗世(燕山期)花岗岩组成。在野外地质和岩相学观察的基础上,对老牛山杂岩体中的黑云母进行系统的化学成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时期不同岩性的黑云母成分变化不大,具有富Mg、Ti、Al、K的特征;黑云母主要是镁质黑云母;自印支期到燕山期黑云母的成分具有一定的变化规律,主要表现为TiO2、FeOT和Al2O3含量有所升高,而MgO含量逐渐降低;印支期花岗岩中黑云母结晶温度在600℃~700℃之间,结晶压力为0.98~1.95kbar,相应的侵位深度为3.72~7.38km;燕山期花岗岩中黑云母结晶温度在650℃~700℃之间,结晶压力为1.47~2.01kbar,相应的侵位深度为5.55~7.61km;老牛山杂岩体属于同熔型(I型)花岗岩,具有壳幔混源成因的特征,但花岗岩类成岩物质来源略有不同,印支期花岗岩较燕山期花岗岩的源区物质组成,可能幔源物质更多一些。
齐秋菊王晓霞柯昌辉李金宝
关键词:杂岩体黑云母侵位深度华北陆块
滇中播卡金矿床流体包裹体研究被引量:3
2017年
播卡金矿位于滇中元古宇铜多金属成矿带之东川矿集区,矿体呈脉状、网脉状、角砾状产于中元古界昆阳群地层中,受断裂构造控制。本文在详细的矿床地质观察和研究基础上,将本区成矿作用分为3个阶段:第1阶段为石英-黄铁矿阶段,第2阶段为石英-多金属硫化物阶段,第3阶段为石英-碳酸盐阶段。成矿主要集中在第1和第2阶段。本文通过金矿成矿各阶段的流体包裹体的岩相学观察,结合流体包裹体的显微测温、气液相成分分析,讨论了成矿流体的性质、演化过程。研究表明:第1阶段的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在105~368℃,盐度为7.59%~44.32%(NaCleq);第2阶段的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范围在119~294℃,盐度为5.26%~17.87%(NaCleq);第3阶段的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在115~195℃,盐度为4.18%~14.57%(NaCleq)。流体包裹体气相成分以H_2O为主,其次为少量CO_2;液相成分以Na+、Cl-为主,其次为Ca^(2+)、SO_4^(2-),成矿流体主要属于NaCl-H_2O体系。综合矿床地质特征和成矿流体研究,本文认为播卡金矿属于岩浆热液矿床。
肖晓牛余新明张晓坤肖娥齐秋菊王武名游奔刘荣芳
关键词:流体包裹体岩浆热液矿床热液成矿作用滇中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