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秉东
- 作品数:3 被引量:4H指数:1
- 供职机构:辽宁石油化工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 极光电集流纬度变化特征初步分析
- 为研究极光电集流地磁纬度分布特征,利用北半球SME台站提供的极光电集流指数,通过时序叠加的方法,分析98-07年极光电集流中心地磁纬度随季节和世界时的分布特征.通过对磁扰程度的分级,分析极光电集流地磁纬度随地磁扰动程度的...
- 万秉东李敏王源朱瑾陈耿雄
- 文献传递
- 太阳风参数对极光电集流中心纬度变化的影响
- 2015年
- 为了认识并了解磁层能量输入对极光电集流中心纬度变化的影响,本文使用1998-2006年的SuperMAG、OMNI以及EPI数据分别分析了西向和东向电集流中心纬度与行星际磁场Bz分量、太阳风速度、以及极光沉降粒子估算能量的变化特征.研究结果表明:(1)当Bz<0时,磁场强度越大,西向和东西电集流中心纬度越低,西向电集流朝晨侧移动,东向电集流朝正午方向移动;(2)在Bz>0时,电集流中心主要受太阳风速度控制,当太阳风速度较大时,电集流中心向低纬移动;(3)电集流中心纬度随其强度的变化特征与随EPI的变化特征一致.
- 李敏罗浩王源万秉东陈耿雄
- 关键词:太阳风速度
- 极光电集流纬度变化特征初步分析被引量:4
- 2013年
- 为研究极光电集流地磁纬度分布特征,利用北半球SME台站提供的极光电集流指数,通过时序叠加的方法,分析98-07年极光电集流中心地磁纬度随季节和世界时的分布特征.通过对磁扰程度的分级,分析极光电集流地磁纬度随地磁扰动程度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由于SME台站覆盖范围更广,更多地记录到最大的极光电集流强度,有利于研究极光电集流的变化特征;2)西向极光电集流纬度分布存在与强度相反的季节性变化特征,在春秋出现最低值,冬季、夏季出现最高值;3)在SML<2000nT时,西向极光电集流地磁纬度随着极光电集流强度的增强,近似以线性关系向低纬迁移.随后伴随SML的进一步增强,西向极光极光电集流中心地磁纬度仍有向低纬迁移的趋势,但主要是在磁纬62°N-63°N之间波动.
- 万秉东李敏王源朱瑾陈耿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