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周
- 作品数:2 被引量:39H指数:2
- 供职机构:南京医科大学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妊娠期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孕妇不同时期治疗效果及妊娠结局被引量:16
- 2021年
- 目的:探究妊娠期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孕妇不同时期治疗效果及血清促甲状腺激素(TSH)、游离甲状腺激素(FT4)、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水平和妊娠结局。方法:2017年6月30日-2018年5月30日本院产前检查孕妇中筛选患有甲状腺功能减退症者120例,选择60例为一般给药组,在孕8周前行L-T4替代治疗;60例为推迟给药组,在孕8周后行L-T4替代治疗;另选同期产前健康健康孕妇60例为对照组。检测不同妊娠期TSH、FT4、TT4及TPOAb水平。统计围生期结局。结果:治疗前,一般给药组与推迟给药组血清TSH、FT4、TT4及TPOAb水平与对照组存在差异(P<0.05),治疗后在孕30周时两给药组血清上述指标与对照组无差异(P>0.05)。一般给药组自然流产、妊娠期糖尿病、胎盘早剥比例低于延迟给药组(P<0.05),但与对照组没有差异(P>0.05);妊娠期高血压、低出生体重儿两给药组及与对照组均无差异(P>0.05);一般给药组子代6月龄、12月龄时Gesell量表评分高于推迟给药组(P<0.05),与对照组无差异(P>0.05)。结论:对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孕妇妊娠早期及早干预,可有效降低围产期不良结局发生几率,保证新生儿的早期发育。
- 郑皓宇胥东施蒙娜于周
- 关键词:妊娠期甲状腺功能减退症促甲状腺激素游离甲状腺激素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
- 难治性产后出血的原因及治疗方法比较被引量:23
- 2016年
- 目的探讨难治性产后出血的可能高危因素及各种处理方法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选取淮安市第一人民医院妇产科2011-2015年分娩并诊断为产后难治性出血的120例产妇(难治性出血组),按照1:1选取同期非难治性出血产妇120例作为对照组,统计分析两组一般临床资料的差异,探讨可能诱发产后难治性出血的高危因素,并分析各种处理方法的处理效果。结果难治性出血组的宫缩乏力(65.00%)、产妇高龄(26.67%)、经产妇所占比例(62.50%)、既往人流史所占比例(43.33%),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4.389、14.797、9.624、18.919,均P<0.05);宫腔填塞纱条或球囊28例、盆腔动脉栓塞18例、子宫动脉结扎17例、改良Blynch缝合法34例、子宫动脉结扎+改良Blynch缝合23例,各组患者术前出血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F=1.094,P>0.05),改良Blynch缝合、子宫动脉结扎+改良Blynch缝合法患者的术后出血量显著低于宫腔填塞纱条或球囊、盆腔动脉栓塞、子宫动脉结扎处理的患者(t值分别为3.194、2.781、3.601、2.295、2.338、2.267,均P<0.05),子宫动脉结扎处理患者的术后出血量显著低于宫腔填塞纱条或球囊、盆腔动脉栓塞(t值分别为2.816、2.339,均P<0.05);宫腔填塞纱条或球囊、改良Blynch缝合、子宫动脉结扎+改良Blynch缝合的止血成功率分别为82.14%、82.36%、86.69%,均显著高于子宫动脉结扎患者(χ2值分别为4.194、4.338、4.205,均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宫缩乏力(OR=1.817)、产妇高龄(OR=1.396)、初产妇(OR=1.504)是发生难治性产后出血的危险因素。结论宫缩乏力、产妇高龄、分娩史、既往人流史是产后出血并发难治性产后出血的高危因素;综合考虑术后出血量和止血成功率,子宫动脉结扎+改良Blynch缝合对于难治性产后出血的止血效果较为良好。
- 于周唐素春李兢王海荣
- 关键词:难治性产后出血高危因素宫缩乏力高危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