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海波

作品数:4 被引量:2H指数:1
供职机构: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历史地理

主题

  • 3篇史通
  • 2篇编纂
  • 1篇修纂
  • 1篇夷夏
  • 1篇夷夏之辨
  • 1篇史例
  • 1篇史体
  • 1篇书系
  • 1篇通释
  • 1篇评释
  • 1篇历史编纂
  • 1篇历史编纂学
  • 1篇明史
  • 1篇经史关系
  • 1篇《明史》
  • 1篇《史通》
  • 1篇编纂学
  • 1篇驳议

机构

  • 2篇中南财经大学
  • 2篇中南财经政法...

作者

  • 4篇刘海波

传媒

  • 1篇齐鲁学刊
  • 1篇学习与实践
  • 1篇史林
  • 1篇故宫学刊

年份

  • 3篇2016
  • 1篇2014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显訾其书,阴用其言”:《史通》对《明史》编纂的影响被引量:2
2014年
唐后学者虽然不满于刘知几的"疑古惑经"思想,但却也不敢忽视其在历史编纂学上的理论建树,因而导致了"显訾其书、阴用其言"情况的出现。以《明史》修纂为例,《明史》馆臣频繁引用刘知几的观点来探讨修史问题,在史馆运作、史料采择、史书体例上都曾对《史通》理论加以借鉴。在史馆运作方面,主要是借鉴其理论避免史馆弊端;在史料采择方面,主要是学习其史料搜集与鉴别方法;在体例上,主要体现在本纪书法、附传类传、《艺文志》、邑里与称谓、论赞方面。
刘海波
关键词:《史通》《明史》修纂
被湮没的《史通》评释文献——徐桂林《史通驳议》绍介
2016年
徐桂林所著《史通驳议》,虽长期以来一直被学界所忽视,但此书特色鲜明,在内容上专就刘知幾史学观点展开批判,在方法论上主要以《史通》前后篇章之抵牾加以评辨,并且能够摆脱儒家伦理名教观念束缚,不以爵位为标准裁量历史人物,在史体、史例论上创见颇多。虽然悖离了刘知幾的"实录"史学主旨,坚执"夷夏之辨"思想,寓褒贬于名号,但也是晚清西潮冲击语境下的时代反应,不足深咎。从研究方法与史料拓展两个方面而言,对《史通驳议》加以探析,将会对当前的《史通》研究有所裨益。
刘海波
关键词:夷夏之辨
谢贵安“实录研究书系”评介
2016年
20世纪20年代,经梁启超创论,中国史学史研究逐渐兴起,历经近九十年的发展,各种专著层涌叠现,成果丰硕。然而较为遗憾的是,在各种以'史学史'命名的著作中,历代'实录'始终未能引起学者足够的重视,或语焉不详,或竟付诸阙如。众所周知,中国传统史学,存在着官方与私家两条并行发展的轨道。'实录'作为官方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始于南朝萧梁,历唐、宋、元迄于明、清,代有编纂,相沿不辍。不仅极富文献史料价值,而且具有十分重要的史体理论价值。缘此,缺少了'实录'的史学史叙述。
刘海波
浦起龙《史通通释》探析
2016年
浦起龙撰著《史通通释》,包含校勘、注释、考证、评论以及划分章节、串讲大义诸项内容,精审博洽,集明清以来《史通》研究之大成。就校勘而言,浦起龙虽然得见"映钞古本",但并未将其认定为"宋本",更未将其采作底本。就史学思想而言,浦起龙通过《史通》诠释,阐发了自己的史学观点,涉及经史关系论、班马优劣论、历史编纂学等方面,其中不乏精辟之见。虽然句解章评,有乘注书体例,但浦起龙的预设受众为底层文化圈,不应对其加以苛责。浦起龙《史通通释》极大地促进了《史通》的传播,并促进了"《史通》研究学圈"的形成。
刘海波
关键词:经史关系历史编纂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