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英超

作品数:17 被引量:23H指数:3
供职机构: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山东省医药卫生科技发展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细胞
  • 5篇血清
  • 5篇肺癌
  • 3篇蛋白
  • 3篇血管
  • 3篇细胞肺癌
  • 3篇小细胞
  • 3篇小细胞肺癌
  • 3篇非小细胞
  • 3篇非小细胞肺癌
  • 2篇胸腔
  • 2篇血管紧张
  • 2篇血管紧张素
  • 2篇血清ACE
  • 2篇预后
  • 2篇糖尿
  • 2篇糖尿病
  • 2篇免疫
  • 2篇紧张素
  • 2篇聚体

机构

  • 17篇聊城市第二人...

作者

  • 17篇刘英超
  • 4篇任更朴
  • 1篇杨福堂
  • 1篇童春堂
  • 1篇王克俊
  • 1篇赵瑞兴
  • 1篇程思强
  • 1篇杨坤
  • 1篇荣林
  • 1篇张树仁
  • 1篇周宪伟
  • 1篇王敏
  • 1篇秦东瑞
  • 1篇张文静
  • 1篇李培哲

传媒

  • 2篇中国现代医生
  • 2篇医学检验与临...
  • 2篇当代医药论丛
  • 1篇职业与健康
  • 1篇中国现代医学...
  • 1篇河北医药
  • 1篇泰山医学院学...
  • 1篇临床输血与检...
  • 1篇中国性科学
  • 1篇中国医药导报
  • 1篇湖南师范大学...
  • 1篇分子诊断与治...
  • 1篇实用检验医师...
  • 1篇山东第一医科...

年份

  • 8篇2024
  • 2篇2023
  • 3篇2022
  • 2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5
1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缺血修饰白蛋白在脑卒中高危人群筛查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探讨缺血修饰白蛋白检测在脑卒中高危人群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检测3组(脑卒中组176例、脑卒中高危组2 260例、正常对照组400例)人群缺血修饰白蛋白、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血脂、糖化血红蛋白水平,进行组间比较,分析其相关性。结果脑卒中组血清缺血修饰白蛋白水平为(77.22±3.24)μ/ml;脑卒中高危组血清缺血修饰白蛋白水平为(76.42±3.45)μ/ml,两组与正常对照组[(73.41±3.72)μ/ml]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血清缺血修饰白蛋白检测在脑卒中高危人群筛查中有重要价值,高缺血修饰白蛋白血症可能是引起脑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
张树仁任更朴王克俊刘英超
关键词:脑卒中缺血修饰白蛋白同型半胱氨酸糖化血红蛋白血脂
丙肝病毒核心抗原检测的临床价值及其与HCV-RNA、ALT、AST的关系研究被引量:10
2020年
目的 探讨丙肝病毒核心抗原(HCV-cAg)检测的临床价值及其与HCV-RNA、ALT、AST的关系。方法 留取112例HCV-cAg检测阳性标本,205例丙肝病毒核心抗体(HCV-Ab)阳性标本,利用实时定量PCR法测定HCV-RNA,同时进行肝功能(ALT、AST)检测。结果 112例HCV-cAg阳性和205例HCV-Ab阳性标本中,HCV-RNA阳性分别为95例(阳性率84.8%)和142例(阳性率69.3%),前者显著高于后者(P<0.05);前者肝功能异常70例(占62.5%),后者肝功能异常95例(占46.3%),前者显著高于后者(P<0.05)。HCV-cAg结果S/CO值增高与HCV-RNA 阳性率和肝功能异常率呈正相关。结论 HCV-cAg检测阳性结果与HCV-RNA符合率高,并能够反应肝功能损伤程度,HCV-cAg检测对辅助临床诊疗具有重要的价值。
刘英超张秋月刘琳任更朴
关键词:丙肝病毒核心抗原
AKIP1与宫颈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
2024年
目的观察A激酶相互作用蛋白1(A kinase interacting protein1,AKIP1)在宫颈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分析其与宫颈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88例宫颈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免疫组化染色检测宫颈癌组织和癌旁组织的AKIP1表达,根据染色结果评分判定AKIP1表达阴阳性,χ^(2)检验分析AKIP1表达情况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通过Kaplan-Meier曲线分析AKIP1对宫颈癌预后的影响。结果与癌旁组织相比,宫颈癌组织中的AKIP1阳性表达显著增高(P<0.05);肿瘤直径≥4cm、肿瘤低分化、发生淋巴结转移及FIGO分期Ⅱ~Ⅲ期患者,AKIP1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肿瘤直径<4cm、肿瘤中高分化、未发生淋巴结转移及FIGO分期Ⅰ期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Kaplan-Meier结果提示,与AKIP1阴性表达患者相比,阳性表达患者总体生存率显著降低(χ^(2)=5.162,P<0.05)。结论AKIP1表达与宫颈癌患者较差的临床病理特征相关,可能是影响宫颈癌患者预后的生物学标志物。
田佳秦东瑞张猛刘英超
关键词:宫颈癌临床病理特征预后
血清ACE、ACE2联合检测在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研究
2022年
目的:探讨血清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血管紧张素转换酶2(ACE2)联合检测在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12月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100例肺癌患者与50例良性肺结节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中100例肺癌患者设为试验组,将其中50例良性肺结节患者设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两组患者血清ACE、ACE2的水平,比较两组患者血清ACE、ACE2表达的差异,并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ACE、ACE2联合检测诊断肺癌的效能。结果:试验组患者血清ACE的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ACE2的表达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用血清ACE单独检测诊断试验组患者病情的敏感度为65.14%,特异度为62.35%;用血清ACE2单独检测诊断试验组患者病情的敏感度为69.47%,特异度为63.79%;用血清ACE、ACE2联合检测诊断试验组患者病情的敏感度为84.58%,特异度为82.17%。结论:肺癌患者血清ACE的表达明显增高,血清ACE2的表达明显降低。血清ACE、ACE2联合检测在肺癌的诊断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刘英超
关键词:血管紧张素转换酶血管紧张素转换酶2肺癌
血清IgE、IL-6水平在哮喘慢阻肺重叠患者中的变化及与肺功能的关系
2024年
目的:探讨血清IgE、IL-6水平在哮喘慢阻肺重叠患者中的变化及其与肺功能的关系。方法:选取2022年10月-2023年10月期间在本院住院治疗的哮喘慢阻肺重叠患者34例为研究组。选择同时期治疗的慢阻肺患者50例为对照1组,同时期治疗的哮喘患者50例为对照2组。收集患者基本资料,分别测定三组IgE、IL-6水平,检查肺功能。对数据进行比较处理。结果:三组患者基础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IgE、IL-6水平高于对照1组、对照2组,差异显著(P<0.05),对照1组、对照2组间IgE、IL-6水平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FVC、FEV比较,研究组显著低于对照1组、对照2组,差异显著(P<0.05),对照1组、对照2组间IgE、IL-6水平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稳定期患者较急性发作期各项指标均好转,IgE、IL-6水平降低,差异显著(P<0.05),肺功能指标升高,差异显著(P<0.05)。结论:哮喘慢阻肺重叠患者较血清IgE、IL-6水平显著升高,反映肺功能较差,病情稳定后指标显著回落,肺功能好转。对IgE、IL-6水平的监测可以为临床病情监测提供依据,指导诊断和治疗。
李震刘英超郭秀军
关键词:哮喘慢阻肺免疫球蛋白E肺功能
转录共激活因子在肺癌组织中表达及其与患者预后的关系
2024年
目的 研究转录共激活因子(TAZ)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癌组织中表达情况及其与肺癌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12月山东省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NSCLC患者118例,收集临床病例资料,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癌组织及配对癌旁组织TAZ表达情况并进行评分;对患者进行随访,利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和Cox回归分析TAZ表达与肺癌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 118例肺癌患者中,癌组织中TAZ阳性表达70例,癌旁组织阳性表达41例,癌组织TAZ阳性表达率高于癌旁组织(P<0.05);Kaplan-Meier生存曲线结果显示,TAZ阳性表达患者总生存率低于TAZ阴性表达患者(P<0.05);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TAZ表达阳性、肿瘤直径≥3 cm、淋巴结转移、TNMⅢ期是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TAZ在肺癌组织中高表达,与肿瘤直径、TNM分期及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是影响肺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TAZ阳性表达可能是影响NSCLC患者预后的新型生物学标志物。
田佳王敏刘英超
关键词:非小细胞肺癌免疫组织化学预后
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中内质网应激标志物与胎盘功能障碍的相关性研究
2024年
目的:探讨妊娠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GDM)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s)中内质网应激标志物在胎盘功能障碍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6月在我院门诊就诊或住院治疗的100名30~32周妊娠的单胎患者。其中,50名门诊就诊患者是妊娠期血糖调节正常的对照组。50名住院治疗患者在妊娠中期(妊娠24~28周)出现GDM选做研究组,通过饮食或胰岛素治疗实现血糖控制。PCR分析内质网应激(endoplasmic reticulum stress,ERs)途径相关标志物表达,包括激活转录因子4(ATF4)和增强子结合蛋白同源蛋白(CHOP)。结果:与对照组相比,GDM组空腹血糖、75 g葡萄糖负荷后2 h血糖、可溶性FMS样酪氨酸激酶1/胎盘生长因子(sFlt-1/PLGF)比值和sFlt-1显著增加,和PLGF水平显著降低。与对照组相比,GDM组单核细胞中ATF4和CHOP基因表达显著增加。对于整个队列,外周血单核细胞中ATF4和CHOP基因表达随着sFlt-1/PLGF比值的增加而逐渐增加(F=60.79、25.58,均P<0.001)。相关性分析显示ATF4和CHOP基因表达与sFlt-1/PLGF比值呈显著正相关。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发现,ATF4预测GDM的AUC为0.801,敏感度为92.1%,特异度为76.0%;CHOP预测GDM的AUC为0.738,其敏感度为75%,特异度为80%。结论:GDM对胎盘功能有不良影响。ATF4和CHOP可能是早期检测胎儿胎盘内皮功能障碍的潜在标志物。
杨坤刘英超刘艳会
关键词:妊娠糖尿病外周血单核细胞内质网应激
血清SA、CRP、D-二聚体及Fib水平在诊断肺癌转移中的应用价值
2023年
目的:研究血清唾液酸、C-反应蛋白、D-二聚体及纤维蛋白原水平在诊断肺癌转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2月山东省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159例肺癌患者为观察组,其中130例转移,29例无转移,另选取154例健康查体者为对照组,测定选定人群血清唾液酸、C-反应蛋白、D-二聚体及纤维蛋白原含量,收集数据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者血清唾液酸、C-反应蛋白、D-二聚体及纤维蛋白原升高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观察组中,转移患者与无转移患者比较,血清唾液酸、C-反应蛋白、D-二聚体升高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纤维蛋白原变化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唾液酸、C-反应蛋白、D-二聚体及纤维蛋白原在肺癌患者诊断中具有重要意义,同时血清唾液酸、C-反应蛋白、D-二聚体对判断肺癌患者是否发生转移具有重要预测价值。
张文钦周宪伟刘英超曹志强任更朴
关键词:血清唾液酸C-反应蛋白D-二聚体肺癌转移
晚期恶性肿瘤患者凝血功能指标检测的临床意义被引量:6
2022年
目的探讨晚期恶性肿瘤患者凝血功能指标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20年1月—2021年6月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120例晚期恶性肿瘤患者作为试验组,另外选择100名本院同期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对所有研究对象实施凝血功能指标检测,包括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凝血酶时间(TT)、D-二聚体。分析并比较2组受检者上述凝血功能指标水平,以及不同性别、年龄、肿瘤类型和有无栓塞晚期恶性肿瘤患者的凝血功能指标水平。结果试验组患者的PT、APTT、Fib、TT、D-二聚体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T(s):12.36±1.68比11.02±0.53,APTT(s):26.53±2.17比19.67±2.56,Fib(g/L):3.67±0.89比2.59±0.92,TT(s):18.35±3.27比14.12±0.64,D-二聚体(mg/L):0.96±0.14比0.13±0.05,均P<0.05〕。不同性别、年龄晚期恶性肿瘤患者的PT、APTT、Fib、TT、D-二聚体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肝癌患者的PT、APTT、Fib、TT水平分别为(12.82±0.86)s、(32.15±2.71)s、(4.56±1.14)g/L、(19.87±2.75)s,均明显高于其他肿瘤患者;肺癌患者的D-二聚体水平最高,为(0.99±0.20)mg/L,明显高于其他肿瘤患者;伴有栓塞与无栓塞晚期恶性肿瘤患者的PT、APTT、Fib、TT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但伴有栓塞患者的D-二聚体水平明显高于无栓塞患者(mg/L:1.14±0.32比0.83±0.21,P<0.05)。结论晚期恶性肿瘤患者接受凝血功能指标检测可较好地反映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为疾病的诊治提供参考依据。
刘英超
关键词:晚期恶性肿瘤凝血功能D-二聚体
完全电视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效果研究
2020年
目的:观察用完全电视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效果。方法:选择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2018年6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研究组(32例)和对比组(28例)。为研究组患者采用完全电视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进行治疗,为对比组患者采用电视胸腔镜辅助小切口肺叶切除术进行治疗。然后比较两组患者的各项手术指标及手术前后其各项肺功能指标。结果:1)研究组患者切口的长度、术后下床活动的时间均短于对比组患者,其术中的出血量、术后的引流量均少于对比组患者,P<0.05。2)在术后,研究组患者的FVC、FEV_1、MVV均高于对比组患者,P<0.05。结论:用完全电视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效果较好,具有创伤小、患者术中的出血量少、术后恢复快等优点。
赵瑞兴刘英超程思强荣林
关键词:早期非小细胞肺癌电视胸腔镜小切口肺功能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