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吴献

作品数:9 被引量:71H指数:5
供职机构:福建中医药大学药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盐肤木
  • 3篇液相
  • 3篇液相色谱
  • 3篇色谱
  • 3篇配伍
  • 3篇相色谱
  • 3篇高效液相
  • 3篇高效液相色谱
  • 2篇乙酰
  • 2篇泽泻
  • 2篇泽泻醇
  • 2篇质谱
  • 2篇鞣质
  • 2篇黄酮
  • 2篇活性
  • 2篇酚酸
  • 2篇UPLC-M...
  • 2篇23-乙酰泽...
  • 2篇超高效
  • 2篇超高效液相

机构

  • 9篇福建中医药大...
  • 1篇中国中医科学...
  • 1篇福州海王金象...

作者

  • 9篇吴献
  • 6篇徐伟
  • 5篇褚克丹
  • 5篇许文
  • 3篇黄鸣清
  • 3篇叶淼
  • 2篇林青青
  • 1篇陈立典
  • 1篇郑海音
  • 1篇林娜
  • 1篇林羽
  • 1篇刘杰
  • 1篇叶永华
  • 1篇李宜桦

传媒

  • 2篇临床合理用药
  • 1篇药物分析杂志
  • 1篇福建中医药
  • 1篇中草药
  • 1篇辽宁中医药大...
  • 1篇药学研究

年份

  • 4篇2019
  • 1篇2018
  • 4篇2017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盐肤木根的化学成分及抗氧化活性研究被引量:21
2019年
目的研究盐肤木(Rhus chinensis Mill.)根的化学成分及其抗氧化活性。方法应用多种色谱技术对盐肤木根水提醇沉提取物进行分离纯化,采用一维核磁共振(1D-NMR)及高分辨电喷雾质谱(HR-ESI-MS)等波谱方法鉴定化合物结构,并用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法评价其抗氧化活性。结果从总提物中分离得到20个化合物(包括2个鞣质,9个酚酸及9个黄酮),分别鉴定为1,2,3,4,6-五-O-没食子酰基-β-D-葡萄糖(1)、1,2,3,6-四-O-没食子酰基-β-D-葡萄糖(2)、没食子酸(3)、没食子酸甲酯(4)、没食子酸乙酯(5)、鞣花酸(6)、原儿茶醛(7)、原儿茶酸(8)、苔黑酚葡萄糖苷(9)、对羟基苯甲酸(10)、盐肤木内酯A(11)、芦丁(12)、漆黄素(13)、山柰酚(14)、山柰酚-3-O-芸香糖苷(15)、紫铆亭(16)、二氢漆黄素(17)、(+)-儿茶素(18)、根皮素(19)、根皮苷(20)。其中1~7、12~14抗氧化活性IC50值依次为2.61、5.54、8.75、8.99、9.36、10.86、14.60、16.68、18.88、27.52μmol·L^(-1),均优于阳性对照药维生素C。结论 2、7、10、15、16、18系首次从该植物分离,且1~7、12~14抗氧化活性良好。
吴献徐章文谢丽欢叶淼徐伟
关键词:盐肤木鞣质酚酸黄酮抗氧化
大孔树脂分离纯化盐肤木总酚酸的工艺研究被引量:2
2019年
目的研究大孔树脂分离纯化盐肤木总酚酸的工艺,为盐肤木总酚酸部位的制备提供参考。方法以盐肤木总酚酸含量为考察指标,通过考察大孔树脂纯化参数,确定盐肤木分离纯化的最佳工艺条件。结果盐肤木总酚酸最佳大孔树脂分离纯化工艺为:用SP825L大孔树脂(径高比为1∶5)为吸附填料,以1 BV/h流速上样,上样量0.35 g/g(生药/树脂),用4 BV水以2 BV/h除杂洗脱,再用4 BV 50%乙醇以2 BV/h进行富集。结论在所确定的工艺条件下,盐肤木总酚酸的制备经过三次的验证,有效部位的总酚酸含量均达到60%,可为盐肤木总酚酸的制备工艺提供参考。
叶淼叶永华吴献洪娉婷郑海音徐伟
关键词:盐肤木总酚酸大孔树脂纯化工艺
基于UPLC-MS/MS法的栝楼桂枝汤神经保护药效成分配伍药动学研究
目的:研究栝楼桂枝汤(GLGZD)臣药白芍(PL)和使药甘草(GV)拆方配伍前后神经保护活性成分芍药苷、甘草苷、甘草酸成分药动学参数的配伍变化.方法:大鼠按体重随机分成6组,分别为GLGZD,PL,GV,芍药苷单体,甘草...
邰艳妮吴献许文黄鸣清徐伟张玉琴褚克丹林羽
关键词:配伍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芍药药代动力学
采用改良磷钼钨酸-干酪素法测定闽产盐肤木根中总鞣质含量被引量:2
2019年
目的:建立舒冠通糖浆原药材盐肤木根中总鞣质的含量测定方法,并对产自福建的该药材进行鞣质含量的测定。方法:以《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版四部中鞣质含量测定法(磷钼钨酸-干酪素法)为基础,在显色温度、显色时间、干酪素的用量及处理方法等方面进行改良,确定了含量测定方法,并用该法测定样品中总鞣质含量。结果:通过对鞣质含量测定各环节的考察,确定了原药材鞣质含量测定方法,并进行了方法学验证,没食子酸在1.00~12.00μg/mL与吸光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85,操作重复性良好,RSD=2.89%,闽产盐肤木根中鞣质含量为22.1 mg·g-1(n=6,RSD=2.39%)。结论:经方法学验证,该方法可用于测定闽产盐肤木根中总鞣质的含量。
叶淼吴献吴献张举富胡炜许文许文
关键词:盐肤木总鞣质
UPLC-MS/MS法同时测定泽泻药材中16个成分被引量:17
2018年
目的:建立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三重四极杆质谱法(UPLC-MS/MS)同时测定泽泻药材中16个主要成分(16-氧代泽泻醇A、16-氧代-24-乙酰泽泻醇A、泽泻醇C、泽泻醇F、23-乙酰泽泻醇C、11-去氧泽泻醇C、泽泻醇L、24-乙酰泽泻醇F、泽泻醇A、24-乙酰泽泻醇A、23-乙酰泽泻醇L、泽泻醇G、泽泻醇B、23-乙酰泽泻醇B、11-去氧泽泻醇B和11-去氧-23-乙酰泽泻醇B)的含量。方法:采用UPLC-MS/MS法,正离子多反应监测(MRM)模式进行含量测定。色谱条件:采用Cortecs C_(18)色谱柱(2.1 mm×100 mm,1.6μm),流动相为乙腈(A)-0.1%甲酸水溶液(B),梯度洗脱,流速0.25 mL·min^(-1),柱温40℃。结果:在所设定的色谱条件下,10 min内定量分析泽泻药材中上述16个主要成分,在考察的浓度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8 1),回收率和RSD分别在96.0%~104.3%和2.4%~4.4%范围内,精密度、重复性、稳定性考察也符合分析要求。24批样品中上述-16个成分含量测定结果依次为0.009~0.668 mg·g^(-1)、0.001~0.009 mg·g^(-1)、0.021~0.229 mg·g^(-1)、0.004~0.094 mg·g^(-1)、10.100~0.342 mg·g^(-1)、0.016~0.048 mg·g^(-1)、0.009~0.044 mg·g^(-1)、0.002~0.090 mg·g^(-1)、0.023~1.133 mg·g^(-1)、0.012~0.596 mg·g^(-1)、0.003~0.023 mg·g^(-1)、0~0.018 mg·g^(-1)、0.489~2.313 mg·g^(-1)、0.833~2.138 mg·g^(-1)、0.043~0.341 mg·g^(-1)、0.037~0.186 mg·g^(-1)。结论:本研究所建立的同时测定泽泻药材中16个成分的UPLC-MS/MS定量分析方法简便、快捷、准确,为泽泻药材质量控制提供新的技术手段。
邰艳妮吴献樊李明吴照能翁艳鸿林青青褚克丹谢瑞华
关键词:泽泻23-乙酰泽泻醇B
栝楼桂枝汤的血清药物化学研究被引量:19
2017年
目的对栝楼桂枝汤进行血清药物化学成分研究,阐明其体内药效物质基础。方法通过高效液相串联飞行时间质谱(HPLC-Q-TOF-MS)法快速鉴定栝楼桂枝汤经大鼠ig给药后吸收入血的化学成分。HPLC-Q-TOF-MS法采用Shimadzu Inertsil ODS-SP(250 mm×4.6 mm,5μm)色谱柱,以乙腈-0.1%甲酸水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采用负离子模式扫描,对空白血清、大鼠ig栝楼桂枝汤后的含药血清以及栝楼桂枝汤提取原液进行对比分析,确定血中移行成分。结果通过比较色谱峰保留时间、质谱信息、质谱裂解方式,共确认了栝楼桂枝汤42个吸收入血成分,包括单萜苷类、黄酮类、酚酸类、姜酚类、三萜皂苷类及没食子酰糖类等。结论建立的HPLC-Q-TOF-MS鉴定栝楼桂枝汤血清药物化学成分的分析方法简便、快速、准确,为揭示栝楼桂枝汤对脑卒中后康复,在体内发挥神经保护作用的药效物质提供实验依据。
许文吴献黄鸣清林羽徐伟褚克丹林娜陈立典
关键词:血清药物化学移行成分黄酮类
闽产泽泻收获期不同部位萜类成分含量比较被引量:5
2017年
目的考察收获期泽泻不同部位萜类成分含量并进行含量比较。方法以23-乙酰泽泻醇B和泽泻醇B为指标,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Agilent Technologies 1260系统,Ultimate XB-C18色谱柱(4.6 mm×150 mm,5μm),流动相乙腈∶水(75∶25),检测波长208 nm,流速1.0 m L·min-1,柱温30℃。结果收获期泽泻23-乙酰泽泻醇B的含量为芽>块茎>茎>块茎茎皮>须根>叶,而泽泻醇B的含量为块茎>芽>块茎茎皮>茎,须根和叶中未检出。结论收获期泽泻不同部位在两种萜类成分含量存有差异,其中块茎和芽中23-乙酰泽泻醇B和泽泻醇B含量最高,其含量显著高于其它部位,收获期枯萎丢弃的茎和茎皮中也分布有23-乙酰泽泻醇B和泽泻醇B,说明其可能也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具有开发利用的潜在价值。
李宜桦邰艳妮吴献林青青戴成球谢瑞华徐伟褚克丹
关键词:泽泻23-乙酰泽泻醇B
栝楼桂枝汤中桂枝主要活性成分--桂皮醛及肉桂酸在不同配伍下的含量变化研究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法)测定栝楼桂枝汤中桂枝的主要成分——桂皮醛;同时建立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UPLC-MS/MS法)测定栝楼桂枝汤中桂枝的主要成分——肉桂酸;研究栝楼桂枝汤不同配伍对桂枝活性成分含量...
吴献邰艳妮许文黄鸣清徐伟褚克丹
关键词:UPLC-MS/MS配伍桂皮醛肉桂酸
基于UPLC-MS/MS法的栝楼桂枝汤使药甘草配伍研究被引量:8
2019年
目的建立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UPLC-MS/MS)同时测定栝楼桂枝汤中5种甘草活性成分的含量,研究栝楼桂枝汤不同配伍对甘草活性成分含量的影响。方法甘草与栝楼桂枝汤中其他味药按照不同配伍组别分成9组,采用Waters CORTECS C_(18)色谱柱(2. 1 mm×100 mm,1. 6μm),乙腈-0. 1%甲酸水进行梯度洗脱,5种成分在多反应监测模式(MRM)下检测,甘草酸m/z 821. 45/351. 2;芹糖异甘草苷m/z 549. 16/255. 06;芹糖甘草苷m/z549. 16/255. 06;甘草苷m/z 417. 1/255. 3;异甘草苷m/z 417. 1/255. 3,分别对不同配伍组的含量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甘草中5种活性成分在6 min内均完成色谱分离与检测,同时栝楼桂枝汤佐药配伍组和君药配伍组对使药甘草5种活性成分含量有影响,此外,发现大枣、生姜配伍改变了甘草黄酮活性成分的溶出、君药天花粉配伍改变了甘草酸的溶出。结论所建立的栝楼桂枝汤甘草活性成分测定方法简便、快速,可应用于甘草配伍研究,能更好地探寻甘草的复方配伍机制,为其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
李鸷刘杰吴献许文黄鸣清褚克丹
关键词:甘草配伍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