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一楠
- 作品数:3 被引量:3H指数:2
- 供职机构: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历史系更多>>
-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文化科学更多>>
- 绵阳龙门镇牛王会起源考
- 2014年
- 中国历史上的很多地区、民族的文化中都有牛王会、牛王节,然其举办日期、节日内容却不尽相同。关于牛王会的起源,有民间传说,也有农业科学视角的阐释。本文将2007年绵阳市龙门镇出土的"牛王祀田碑"的碑文与地方志等材料相互印证,断定清代当地的牛王会举于十月初一,且极大可能是受到了羌人风俗与历法之影响,牛王会背后的涵义乃是贺冬至。古人误以为太阳于冬至之时必行至牛宿,牛王会的"报牛"活动实为报"牛宿",而非实体的动物牛。
- 张一楠
- 关键词:冬至
- “清语骑射”与“杜渐防微”——清代北京戏园相关禁令的考察被引量:2
- 2016年
- 清代政府对于北京戏园的经营地点和顾客群皆有制约,然而以往对于禁令制订的出发点多有误解。康熙朝以来内城禁止经营戏园,其目的并非"维稳",而是认为内城开设戏园会引诱旗人日滋游惰、耗费银钱。清代帝王视戏园为败坏风俗之端,担心旗人渐失满洲淳朴旧风、疏于清语骑射,因此禁止八旗子弟、王公大臣出入戏园或登台演戏。此外,清代统治者认为,官员听戏关乎吏治,禁止官员逛戏园、抑制其听戏的风尚,旨在防止官员、王公贵族玩忽职守、扰害平民以及结党营私。
- 张一楠秦晖
- 关键词:清代禁令
- 民初京师戏园的非政治性“抗争”--以1913-1919年间戏园违章现象为中心的探讨被引量:2
- 2016年
- 在近代上海"文明"剧场的参照下,北京戏园数百年的形制特点、观演习俗被晚清一部分知识分子诟病为"野蛮",他们提出要对北京的传统戏园进行改良。民初政府接受了知识分子的改良主张,强制戏园向剧场转变,并每日派出警察到戏园弹压、稽查。然而就在貌似严密的监控下,1913—1919年间北京戏园却屡屡违章。分析"散戏逾时""任意加凳""站立闲人""有伤风化""谎报"四类违章现象的原因,可知戏园具体如何抵抗政府政策的执行。虽然戏园在与警察厅的博弈中取得了最终的胜利,但并不能就此认为民初的北京戏园就是"公共领域":因为戏园所采取的并非是一种公开的意见表达方式,而是一种无关"政治"的"抗争"。
- 张一楠
- 关键词:违章抗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