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晓欣

作品数:3 被引量:6H指数:2
供职机构:上海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化学工程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篇化学工程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理学

主题

  • 2篇多晶
  • 2篇多晶薄膜
  • 2篇LSO
  • 1篇单晶
  • 1篇电导
  • 1篇电导率
  • 1篇旋涂
  • 1篇旋涂法
  • 1篇氧化镓
  • 1篇荧光
  • 1篇荧光光谱
  • 1篇溶胶
  • 1篇凝胶法制备
  • 1篇物相
  • 1篇光谱
  • 1篇发光
  • 1篇浮区法
  • 1篇PR
  • 1篇PR3
  • 1篇SN

机构

  • 3篇上海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上...

作者

  • 3篇张晓欣
  • 2篇谢建军
  • 1篇陈旭
  • 1篇林德宝
  • 1篇施鹰
  • 1篇范灵聪
  • 1篇夏长泰
  • 1篇赛青林
  • 1篇张小桃
  • 1篇肖海林

传媒

  • 1篇无机材料学报
  • 1篇人工晶体学报
  • 1篇第二届海峡两...

年份

  • 1篇2016
  • 2篇2015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光学浮区法生长掺锡氧化镓单晶及性能研究被引量:3
2015年
作为垂直结构的Ga N基LED新型衬底材料,β-Ga2O3单晶已经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β-Ga2O3单晶的导电性是通过掺杂来实现的,Sn4+掺入是其中一种很好提高β-Ga2O3导电性的方法。利用光学浮区法生长了尺寸为5×20 mm2,掺杂浓度为10%的掺锡氧化镓单晶(Sn∶β-Ga2O3),并对Sn∶β-Ga2O3单晶的缺陷密度、导电和荧光光谱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实验制得Sn∶β-Ga2O3样品的线缺陷约为6.51×105/cm2,掺入Sn4+杂质后β-Ga2O3的电导率增加,样品的最高电导率为2.210 S/cm,同时Sn4+的掺入会抑制β-Ga2O3的红绿光发射。
张小桃谢建军夏长泰张晓欣肖海林赛青林户慧玲
关键词:浮区法电导率荧光光谱
温度对Pr:LSO多晶薄膜的物相及其发光性能的影响
采用Pechini溶胶-凝胶法结合旋涂工艺在单晶硅(111)上制备了Pr3+离子掺杂的硅酸镥(Lu2Si O5)薄膜,利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原子力显微镜(AFM)、荧光光谱(PL)对Pr:Lu2S...
张晓欣谢建军施鹰范灵聪林德宝陈旭
关键词:发光旋涂法
文献传递
Ce、Pr共掺LSO多晶薄膜的溶胶–凝胶法制备及其发光性能被引量:3
2016年
采用溶胶–凝胶法结合旋涂工艺在单晶硅(111)上制备了Ce^(3+)、Pr^(3+)共掺杂的硅酸镥(Lu_2SiO_5)薄膜,采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和荧光光谱(PL)对(Ce,Pr):Lu_2SiO_5薄膜的物相、表面形貌及发光性质进行了研究和表征。结果表明:薄膜样品在1000℃下形成了A-Lu_2SiO_5纯相;在1100℃下形成了B-Lu_2SiO_5纯相。经1100℃煅烧后,通过SEM可以观察到薄膜表面均匀、平整、无裂纹,晶粒大小为200~300 nm,旋涂10层的薄膜厚度约为320 nm。从PL谱中可以发现:在共掺杂体系里,Pr^(3+)在跃迁过程中,有一部分能量传递给Ce^(3+)离子,使Ce^(3+)产生特征能级跃迁,并且使Ce^(3+)发射强度比单掺杂Ce^(3+)时的发射强度更强。
张晓欣谢建军范灵聪林德宝陈旭施鹰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