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婧
- 作品数:18 被引量:110H指数:6
- 供职机构:西安交通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政治法律经济管理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更多>>
- 游移的“真相”:媒介再现中的“人与人工智能”之辩被引量:4
- 2023年
- 智能技术新范式正在全面重塑社会基础设施、重塑着人们的社会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同时模糊了人机界限,对人的本质、人的主体地位等形成强烈的冲击,由此“人—机”文明也因机器智能这一新变量的引入增添了更多不确定性。以传播政治经济学为理论视野,观照人与人工智能关系的媒介再现及其引发的公共讨论,可以揭示出多元传播主体及其复杂话语策略背后蕴含的“真相”游移:一是新闻真相,二是技术真相,三是政治经济真相,四是哲学真相。游移的“真相”表征了人与技术关系的陌生化以及共识的断裂,出现人工智能技术观念场域的“后真相”症候。通过建构新型媒介社会效益机制和科学传播机制,以政治经济学视角解蔽技术价值无涉,增强技术传播中的哲思维度,可以应对“后真相”症候。
- 徐婧
- 关键词:人工智能媒介再现媒介话语公众认知
- 数字时代传播政治经济的新现象与新理论被引量:10
- 2017年
- 基于数字技术新媒体的出现对大众传播与社会的互动模式产生了根本性的改变。传播政治经济学关注数字技术在全球社会引发的种种新现象,持续聚焦包括阶级、社会性别和数字劳工在内的诸多经典的政经议题和范畴,同时注重发掘这些议题和范畴在数字时代语境下呈现出新的学术生长点。本文通过对近年来传播政治经济学相关代表论著的文献分析与理论阐释,旨在揭示数字时代的传播政治经济的新现象和新理论,并以此表明传播政治经济学具有的反思性和阐释力。
- 姚建华徐婧
- 关键词:传播政治经济学新媒体阶级社会性别
- 遗传规划符号回归方法改进及其在换热器中的应用
- 徐婧
- 关键词:换热器关联式
- 直播间里的“夕阳红”:乡村老年人数字接入中的劳动实践与关系重塑
- 2025年
- 在当前老龄化与数字化叠加的社会背景下,中国老年人群体如何无障碍地接入数字社会并参与数字实践,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应有之意。旨在破除老年人数字劳动问题的固有预设,摆脱数字劳动“异化”与“剥削”的简化解释路径。回归劳动者主体性与能动性的视角,勾勒出即符合现实,又具有建设意义的老年人数字接入及数字劳动图景。以网络直播间为线上田野,使用非参与式观察和半结构式访谈收集经验材料。研究发现,在完成数字接入的老年人中,呈现出“玩转直播间”的多元数字实践,并通过“深层表演”建构出特殊的社会关系想象。透过老年主播的自我叙事,理解老年群体数字劳动的多重意义:他们并非全然被动断连的弱者。我们理应看到数字接入为老年群体带来的社会参与感,创造出证明自我价值的新空间,并为其晚年时光注入了追逐生命意义的动力及价值。
- 徐婧曾维珊
- 关键词:直播乡村
- 主流人工智能话语的技术迷思被引量:7
- 2021年
- 媒体对人工智能的界定和传播是公众获取相关知识、形塑技术态度的主要信息源,官方政策和主流媒体对人工智能的阐释,可以反应出社会主流观点中关于人工智能的定位及其舆论引导的方向,这一话语呈现是对前沿技术与社会关系的隐喻。本研究使用文本分析法和话语分析法作为主要研究方法,聚焦揭示隐喻背后更为深刻的政治经济结构和长久以来社会各界对技术的迷思。通过分析厘清我国具有代表性的主流媒体及其塑造的舆论场中人工智能所呈现的多重话语策略,解析话语机制,揭示话语系统得以运行的政治经济结构,同时期待通过对主流话语策略的解析,重新发掘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技术发展中应被重视的伦理隐患,为传者、受众等多元主体提供警示。
- 徐婧王楠
- 关键词:主流媒体人工智能话语策略
- 数字化抚育:“妈粉”媒介实践中的“母职”再造被引量:11
- 2021年
- 互联网平台日益内嵌为日常生活展演的重要场所。青少年以追星行为形成的圈层以及圈层得以生产所依靠的身份、情感的复杂逻辑,是当下文化研究无法绕开的重要议题。本研究聚焦粉丝圈层中"妈粉"这一粉丝身份和指称,尝试寻找这一群体建构"母职"身份的动机,并探究其数字媒介实践方式与现实母职间的连接。研究发现,"妈粉"是一种流动中的身份共识,其基础在于对偶像去性化的"母子"依恋,这种看似已完成"询唤"的指称,实则并未脱离"母职"的多重历史沉积。"妈粉"尝试对母职进行引用以摆脱异性恋框架下常见的"偶像—粉丝"关系,却又难以拒绝现实母职中附有的权力和价值观念。网络空间不仅为这一操演提供了实践可能,且借由成熟的娱乐产业,将"母职"的抚育直接转化为"妈粉"的数字劳动和消费氪金。
- 徐婧孟繁荣
- 关键词:网络空间
- 数字牧领与饭圈“治理术”:平台视角下饭圈组织内部的权力生产被引量:13
- 2022年
- 本文以微博平台中的明星超级话题为观察场域,聚焦其中的粉丝及所属圈群——“饭圈”的追星实践,勾勒和阐释饭圈内部的权力关系生成及权力运作过程。研究着重考察饭圈内部的大粉、产出粉和普通粉丝三种粉丝类型,研究以线上、线下民族志相结合为主要研究方法,得出以下结论:饭圈内部秩序的建构,是以牧领权力及其治理术为核心的权力关系实践;在饭圈的数字实践中,“袒露与服从”是实现情感满足、群体认同和数字生活“自我救赎”的前提;饭圈的运行机制成为数字牧领的显现,出现了再中心化、制度化和数字劳动异化的新型权力生产特征。
- 徐婧王婧涵
- “饭圈”的权力生产及其社会机制表征
- 2024年
- 数字平台已成为描述和理解当下互联网环境及其中人际互动关系的关键概念和实践场域。其中,以青少年为主体的“饭圈”,逐渐走向主流的网络圈群、网络治理,乃至社会、国家治理的视野之中。本研究致力于勾勒出“饭圈”内涵与外延的基本样态,还原其成为“问题”的基本语境。在当前研究中,“饭圈”与粉丝文化、粉丝研究常以同义词的样态出现,处在一种交错、混用的状态中作为“饭圈”的核心来源——粉丝一词,厘清其在数字媒介文化中的操演、意义生产及其诸多外延,是理解“饭圈”内涵的第一步。
- 徐婧
- 关键词:数字媒介网络治理互联网环境粉丝文化同义词
- 媒介技术视野下数据科学与媒介研究的新进展被引量:2
- 2020年
- 随着数据科学持续深入地嵌入到日常社会生活,对数据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各学科交叉融合的讨论成为学界关注的焦点。本文通过对前沿研究的爬梳与典型案例分析,尝试厘清数据科学与媒介研究在方法、方法论层面的交叉融合路径并勾勒出其所引发的反思、批评与学科交叉研究的新进展。以多元数据融合为典型案例,分析了其在微观、中观、宏观三个层面对媒介实践中的媒介融合、内容生产,及其传播路径产生的影响。以多元数据融合为代表的方法使用,表征了媒介研究从以文本为中心到以物质性为中心的方法论转型。这种以数据理性和媒介物质性为基础的新媒介逻辑,形塑和建构了人类的主体间互动、日常生活与社会系统,印证了基特勒“媒介决定了我们的处境”这一经典理论论断。
- 徐婧马晓悦
- 关键词:媒介技术多源数据融合媒介化物质性技术伦理
- “互联网+政务微信”实践特征的探究--基于2016陕西政务微信发展的考察被引量:6
- 2017年
- "互联网+政务微信"是创新2.0下互联网发展的新业态,是政府部门运用互联网思维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推动社会治理模式的新转变,激发整个社会的创造力和活力,落实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举措。本文在全面考察2016年陕西省政务微信发展现状的基础上,采用内容分析法,研究发现:目前陕西政务微信发展进入到以"数量追赶期、质量超越期、发展模式创新期"的"三期叠加"为特征的发展阶段,并初步呈现出发布、互动、服务和合作四个阶段的融合。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互联网+政务微信"公共服务模式的完善的政策建议,助推陕西塑造良好的政务环境。
- 李明德柴海鹏龙晓徐婧
- 关键词:公共服务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