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曾建丽

作品数:10 被引量:114H指数:7
供职机构:河北工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天津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社会学历史地理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经济管理
  • 4篇社会学
  • 1篇文化科学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3篇新区
  • 2篇京津
  • 2篇京津冀
  • 1篇代理
  • 1篇代理模型
  • 1篇源泉
  • 1篇中关村科技
  • 1篇中关村科技园
  • 1篇生态系统
  • 1篇数据包络
  • 1篇数据包络分析
  • 1篇数据包络分析...
  • 1篇土地流转
  • 1篇配置效率评价
  • 1篇区域创新环境
  • 1篇人才管理
  • 1篇人才资源
  • 1篇委托代理
  • 1篇委托代理模型
  • 1篇纳什均衡

机构

  • 10篇河北工业大学
  • 1篇天津城建大学

作者

  • 10篇曾建丽
  • 9篇刘兵
  • 9篇梁林
  • 1篇李嫄
  • 1篇胡建梅
  • 1篇史添
  • 1篇孙梦竹
  • 1篇齐彤

传媒

  • 3篇科技管理研究
  • 1篇软科学
  • 1篇技术经济与管...
  • 1篇统计与决策
  • 1篇经济与管理
  • 1篇技术经济
  • 1篇产业与科技论...
  • 1篇河北工业大学...

年份

  • 2篇2020
  • 1篇2019
  • 5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6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河间市土地流转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分析
2016年
河间市土地流转已是普遍现象,但分布不均,各个村庄的土地流转面积差异较大。与此同时,土地流转相关制度仍不完善,土地流转的市场体系与服务体系建设相对滞后,土地流转面积占比较低,缺乏新型农业人才是河间市当前土地流转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为此河间市可以从健全农村社会保障机制、建立土地流转有形市场、多角度增加农民就业机会、大力发展新型农业人才等角度完善河间市农村土地流转市场。
胡建梅曾建丽史添孙梦竹齐彤
关键词:土地流转
京津冀地区科技人才分布空间格局演化及其驱动因素被引量:16
2018年
利用第五次、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和2016年京津冀地区各市的统计年鉴资料,运用洛伦兹曲线、基尼系数和科技人才密度相对变化率等指标,分析了2000—2015年京津冀地区13个市的科技人才分布空间格局的演化,并选取了10个指标,运用偏最小二乘法探析了京津冀地区科技人才分布的驱动要素。研究发现:2000—2015年京津冀地区科技人才密度的排序始终是北京>天津>河北,且呈现"双核心+多轴式"空间分布格局;京津冀地区的科技人才密度集中趋势逐年加强,科技人才密度高的城市占地面积小;从科技人才密度变化类型看,2000—2015年期间迅速提高型城市占比为30.77%,大部分属于一线城市,逐渐提高型城市和缓慢提高型城市共占比69.23%,大部分属于三到五线城市;经济发展水平和科技发展水平是驱动京津冀地区科技人才分布的主要因素。
刘兵曾建丽梁林李青
区域创新生态系统与人才配置协同演化路径研究——以京津冀地区为例被引量:10
2019年
通过改进Lotka-Volterra模型构建创新生态系统与人才配置的协同演化模型,分析两者的演化路径,并以京津冀为例,验证模型的合理性。研究表明,在区域创新生态系统与人才配置正负作用力的推动下,二者将发生协同演化,实现系统结构和功能的提升;区域发展阶段不同,二者的演化路径也不尽相同,根据区域创新生态系统与人才配置协同动力学模型的定态稳定解得出两者11种协同演化路径。进而,通过计算得到京津冀创新生态系统与人才配置协同演化满足路径10的实现条件,并提出了优化协同关系的战略措施。
刘兵赵雪梁林曾建丽
关键词:LOTKA-VOLTERRA模型京津冀
中国科技资源配置效率空间结构变迁研究被引量:5
2020年
文章应用数据包络分析(DEA)方法,计算了2011-2015年中国31个省份的科技资源配置效率。结果表明,中国科技资源配置效率空间结构变迁呈现三大趋势:科技资源配置效率基本表现为向高阶段发展态势,并呈现出"由点至面"的扩散趋势;四大地区(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之间科技资源配置效率差距呈现逐渐缩小趋势,东北地区"领跑"其他三大地区;京津冀地区科技资源配置效率呈现"极化+虹吸"趋势,而长江三角洲则表现出"共振+趋同"趋势。研究进一步表明,纯技术效率对综合效率的影响较规模效率更为显著。
梁林李青刘兵曾建丽
关键词:数据包络分析法科技资源空间结构
京津冀经济发展的动力源泉:科技人才集聚的关键影响被引量:23
2018年
综合层次分析法和灰色关联法,选取京津冀科技创新人才集聚、科技创业人才集聚、经济发展的评价指标,利用2006—2015年京津冀的年鉴数据,分析三者之间的相关性和灰色关联度。结果表明:京津冀科技创新人才集聚、科技创业人才集聚与区域经济发展正相关,但前期促进作用明显,后期减弱;科技创新人才集聚主要通过财力投入、创新成果产出影响区域经济,成果转化不高;创业人才集聚主要通过科技创业主体、科技创业环境影响区域经济,北京的科技创业资源明显优于津冀,但对区域经济的促进作用却弱于津冀。
刘兵曾建丽梁林牛楠
关键词:层次分析法
科技人才生态系统的构建研究——以中关村科技园为例被引量:20
2017年
文章基于生态系统理论对科技人才发展问题进行了探讨。通过分析科技人才以及生态系统的理论渊源,探讨了科技人才生态系统的构成要素,认为其包括科技人才要素和非科技人才要素,这些要素相互作用构建了科技人才生态系统模型。通过该模型分析了科技人才生态系统的知识技能流动、科技人才循环、信息传递的功能以及中心性、动态性、开放性、自组织性、反馈性、竞合共生性的特征,并基于该模型以中关村科技园为例进行了案例分析,从实践角度佐证了理论模型研究的合理性。最后针对科技人才生产者、科技人才消费者、科技人才分解者等系统要素提出维持科技人才系统健康平衡的措施。研究为深入理解科技人才流动和迁移行为提供了新的视角,具有重要的政策指导意义。
曾建丽刘兵梁林
关键词:生态系统人才管理
基于DEA的地区科技人才资源配置效率评价被引量:13
2018年
科学地评价科技人才资源配置效率有利于促进地区均衡发展。从投入产出角度建立科技人才资源配置评价指标,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法(DEA)测算2010—2015年我国31个省份科技人才资源配置效率。研究结果显示:我国科技人才资源配置效率整体水平在高低交错中呈递增趋势,中西部与东部的差距缩小,而东北与东部的差距增大;根据地区科技人才资源配置效率与经济发展的匹配程度,将地区科技人才资源配置效率分为与经济发展水平正向同步型、反向同步型、领先型、落后型4种发展模式。基于研究结果提出优化科技人才配置效率的建议。
刘兵曾建丽梁林李嫄李青
关键词:DEA模型
雄安新区引进高端人才的博弈分析被引量:16
2018年
雄安新区建立初期,急需引进高端人才完成新区的规划和建设。从博弈论角度分析,高端人才引进是高端人才和雄安新区政府之间的博弈,决策原则是各自效用最大化。通过建立混合策略纳什均衡博弈模型对新区引进高端人才的合理性进行分析并求出均衡解;在此基础上,建立委托-代理博弈模型探讨新区提供的物质激励、软实力程度、户籍管理政策、创新潜力与高端人才前往新区积极性的相关性。结果发现:最优物质激励与高端人才前往新区积极性呈反相关,新区软实力程度、宽松的户籍管理政策、创新潜力与高端人才前往新区积极性呈正相关。
刘兵曾建丽梁林曹文蕊李青
关键词:博弈论混合策略纳什均衡委托代理模型
科技人才集聚与区域创新环境共生演化及仿真研究被引量:15
2020年
探讨科技人才集聚受到Allee效应影响时与区域创新环境共生演化问题。构建科技人才集聚与区域创新环境互惠共生演化模型,分析共生演化模型的平衡点及稳定条件;并以雄安新区为例,对不同的稳定条件进行仿真,进而提出促进科技人才集聚与区域创新环境共生演化的策略。结果表明:科技人才集聚与区域创新环境的演化趋势符合预设的共生演化模型的运行轨迹;共生演化模型的稳定取决于Allee效应、科技人才集聚初始规模、科技人才集聚与区域创新环境共生系数的取值。
曾建丽曾建丽刘兵
关键词:区域创新环境仿真
雄安新区城乡对称性互惠共生模式构建及对策研究
2018年
雄安新区的建立是千年大计、国家大事,统筹雄安新区城乡发展是建设雄安新区的必要任务。统筹城乡发展一方面依靠乡村功能的自我完善,另一方面需要京津冀各方面配合和支持。以共生理论为视角探索雄安新区城乡关系,根据雄安新区城乡发展失衡现状以及雄安规划要求,发现雄安新区适合运用城乡对称性互惠共生模式。在此基础上构建雄安新区城乡对称性互惠共生模式及新型城乡共生体,并提出雄安新区与京津共生的对策。研究丰富了城镇化的相关理论知识,为雄安新区解决城乡发展问题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
刘兵曾建丽梁林
关键词:共生理论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