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启桂
- 作品数:6 被引量:89H指数:3
- 供职机构:中国石化更多>>
- 发文基金: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科技攻关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天文地球更多>>
- 四川盆地桐湾不整合面古地貌特征与岩溶分布预测被引量:43
- 2013年
- 四川盆地震旦系灯影组风化壳岩溶储层的分布主要受桐湾期不整合面古地貌的古高地、古斜坡的控制。利用全盆的地震格架大剖面解释资料和钻井资料,结合厚度印模法,恢复了桐湾不整合面古地貌,古地貌特征呈西北高、中部斜坡、东南洼的格局。综合利用野外、钻井、地震等资料,深入分析灯影组溶蚀孔洞发育特征和有利岩溶发育带。结果表明,岩溶风化壳溶蚀孔洞发育,广泛发育3个岩溶作用带,岩溶作用厚度呈东薄西厚的变化趋势;岩溶有利发育分布区和较发育分布区主要分布在古岩溶斜坡的地貌位置,以自贡—广安—达县—通江县一线为好,局部发育分布区位于古岩溶高地及古岩溶洼地的地貌位置,分布在成都-资阳地区、绵阳-广元地区及川东南一带。
- 李启桂李克胜周卓铸燕继红唐欢阳
- 关键词:古地貌岩溶储层四川盆地
- 沅麻盆地牛蹄塘组页岩气勘探前景分析被引量:1
- 2016年
- 对雪峰隆起周缘野外露头下寒武统牛蹄塘组暗色泥页岩特征和保存条件深入研究表明,雪峰隆起沅麻地区早古生代是一个统一的被动大陆边缘,早寒武世牛蹄塘期为陆棚相-盆地相沉积环境,是下寒武统暗色泥页岩的有利相带。牛蹄塘组暗色泥页岩有机碳含量普遍较高,脆性矿物含量高;基质孔隙、微裂缝发育,吸附能力强,同时具有良好的顶底板条件,埋深条件适中,深凹陷部断层不发育,保存条件良好。研究认为,沅麻盆地草堂凹陷和辰溪凹陷牛蹄塘组具有优越的页岩气形成地质条件,是南方下寒武统页岩气勘探开发又一重要地区。
- 李启桂燕继红闻涛刘苗苗
- 关键词:沅麻盆地牛蹄塘组
- 镇巴区块飞仙关组沉积演化及其对储层的控制作用被引量:2
- 2010年
- 镇巴区块台地边缘颗粒灰岩储层是重要的勘探层位。根据构造演化背景,通过沉积演化及沉积相分析,认为台地边缘亮晶鲕粒灰岩、亮晶砂屑灰岩储层的展布严格受有利沉积相带所控制,随着城口海槽的成生、发展、萎缩,台缘鲕滩不仅向广海(北大巴)方向发生了迁移,而且发育层位逐步抬高,具有明显穿时性特征。镇巴区块铁溪万源区带飞一段一飞二段发育厚层状鲕粒坝储集层,单层厚度为22~40m,分布较为稳定,是优质储集层。
- 燕继红李启桂石文斌
- 关键词:飞仙关组台地边缘储集层
- 四川盆地及周缘下寒武统页岩气成藏主控因素与勘探方向被引量:29
- 2016年
- 运用最新的页岩气勘探理论及模拟实验结果,对四川盆地及周缘地区下寒武统页岩气成藏基本地质条件及主控因素进行了研究。该区下寒武统暗色泥页岩发育,可划分为"被动陆缘型"和"拉张槽型"2种类型。前者具有品质好、厚度巨大、分布范围广等特点,页岩气成藏物质基础条件优越,但底板条件差,构造变形强烈,页岩气保存条件受到挑战;后者达到了基本烃源岩标准,虽单层厚度薄,但具有纵向发育层段多、顶底板条件良好、构造变形弱等特点。高演化程度影响了暗色泥页岩的含气性,不利于页岩气富集成藏;顶底板条件是页岩气气藏早期形成的前提;构造条件是页岩气藏后期得以保存的关键。勘探有利区为盆内绵阳—乐至—隆昌—长宁地区及周缘城口—巫溪、鄂西宜恩—鹤峰、湘西花垣—张家界、贵州镇远等地区。
- 燕继红李启桂朱祥
- 关键词:热成熟度主控因素页岩气下寒武统
- 镇巴地区飞仙关组沉积相特征被引量:1
- 2009年
- 确定镇巴区块飞仙关组发育有开阔台地相、局限台地相、台地蒸发岩相、台地边缘相、缓坡沉积相、盆地相等相带,并分析了其沉积相的构成与特征。结果显示,下三叠统飞仙关组的沉积随着城口海槽的生成、发展、萎缩,台地边缘相不断向广海(北大巴)方向发生迁移,而且发育层位逐步抬高,具有明显的穿时性特征;台地边缘相发育的亮晶鲕粒灰岩、亮晶砂屑灰岩储层的展布严格受有利沉积相带所控制,台地边缘鲕粒滩储集层主要发育在飞一段—飞二段,飞三段仅发育有开阔台地相浅滩鲕粒滩和砂屑滩微相,飞四段仅发育潮坪亚相的亮晶砂砾屑灰岩潮道沉积。
- 李启桂石文斌燕继红
- 关键词:飞仙关组沉积相台地边缘储集层
- 四川盆地不整合发育特征及其油气地质意义被引量:15
- 2010年
- 四川盆地具有明显的多旋回特点,经历了前震旦纪(AnZ)基底形成阶段、Z_1-T_2克拉通盆地阶段、T_(3x)^(1-6)前陆盆地阶段、侏罗纪-中新世坳陷盆地阶段的构造演化。盆地发育了21个层序界面,多期构造变动导致多期不整合的形成,其界面是海侵上超层序不整合界面及暴露层序不整合界面,界面特征表现为古喀斯特淋滤带、溶蚀残渣、向上变浅的沉积序列以及各种结壳、泥裂等暴露标志。其中桐湾运动不整合面(∈/Z)、加里东运动不整合面(D/S)和印支运动不整合面(T_3/T_2)对油气成藏有重要意义:在不整合面上下不仅可形成圈闭,而且可形成溶孔洞,改善储集条件,同时不整合面还是油气运移的有利通道。
- 李启桂李克胜唐欢阳
- 关键词:四川盆地不整合油气地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