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相鑫

作品数:11 被引量:23H指数:3
供职机构:菏泽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1篇医药卫生
  • 1篇化学工程

主题

  • 3篇源性疾病
  • 3篇职业病
  • 3篇职业病危害
  • 3篇食源
  • 3篇食源性
  • 3篇食源性疾病
  • 2篇桐油
  • 2篇外周
  • 2篇外周血
  • 2篇细胞
  • 2篇PM
  • 2篇
  • 1篇蛋白
  • 1篇血红
  • 1篇血红蛋白
  • 1篇血红蛋白减少
  • 1篇血淋巴细胞
  • 1篇血象
  • 1篇血象改变
  • 1篇循环系统疾病

机构

  • 11篇菏泽市疾病预...
  • 3篇山东大学
  • 2篇山东省疾病预...
  • 1篇济宁市第一人...
  • 1篇山东丹红制药...

作者

  • 11篇李相鑫
  • 6篇陈仁强
  • 3篇张永福
  • 2篇于素芳
  • 2篇高衍新
  • 1篇李文华
  • 1篇马敬仓
  • 1篇李大磊
  • 1篇徐凌忠
  • 1篇魏衍刚
  • 1篇李文华

传媒

  • 2篇中国城乡企业...
  • 2篇职业卫生与应...
  • 1篇山东化工
  • 1篇中国校医
  • 1篇中华劳动卫生...
  • 1篇医学动物防制
  • 1篇安全、健康和...
  • 1篇预防医学论坛
  • 1篇环境卫生学杂...

年份

  • 2篇2023
  • 3篇2022
  • 1篇2018
  • 2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2019-2020年菏泽市大气PM_(2.5)超标情况及其对人群超额死亡风险评估
2023年
目的分析2019-2020年菏泽市大气PM_(2.5)浓度超标情况,评估其造成的超额死亡风险。方法收集2019-2020年菏泽市PM_(2.5)监测数据和死亡监测数据,计算PM_(2.5)浓度超标率。应用比例风险模型估算菏泽市2019-2020年大气PM_(2.5)在不同季节、采暖期和非采暖期对人群非意外、循环系统疾病和消化系统疾病造成的超额死亡风险。结果2019-2020年菏泽市大气PM_(2.5)浓度超标率为22.71%(166/731)。PM_(2.5)浓度每升高10μg/m^(3),造成非意外死亡风险增加0.96%(95%CI:0.24%~1.69%,P<0.01),循环系统疾病死亡风险增加0.82%(95%CI:0.05%~1.59%,P<0.01),呼吸系统疾病死亡风险增加0.92%(95%CI:0.15%~1.72%,P<0.01)。冬季PM_(2.5)浓度超标对非意外(F=182.49,P<0.01)、循环系统疾病(F=182.48,P<0.01)、呼吸系统疾病(F=129.58,P<0.01)造成的每日超额死亡人数高于其他季节。采暖期PM_(2.5)浓度超标造成非意外(t=-15.51,P<0.01)、循环系统疾病(t=-15.76,P<0.01)、呼吸系统疾病(t=-15.50,P<0.01)每日超额死亡人数高于非采暖期。结论2019-2020年菏泽市大气PM_(2.5)浓度超标率高,冬季和采暖期PM_(2.5)超标可增加每日超额死亡风险,尤其对循环系统疾病影响显著。
李相鑫魏衍刚付刚于婷高衍新
关键词:细颗粒物循环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
职业病危害因素个体采样中随机数字表的应用被引量:2
2014年
为保证工作场所职业病有害因素测定结果的代表性和可信性,正确选择个体采样中的采样对象和样本数量是非常关键的一步。依据《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监测的采样规范》,举例说明使用随机数字表进行选取采样对象、数量及随机确定采样对象的基本步骤方法。
陈仁强张永福李相鑫于素芳
关键词:职业病危害因素个体采样
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建设实施指南在某苯乙烯装置中运用
2017年
[目的]探讨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建设实施指南对职业病危害风险评估的适用性。[方法]以某石化企业苯乙烯装置为调查对象,对其职业病危害进行调查;采用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建设实施指南确定各作业岗位、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风险等级。[结果]该单位工人接触苯、甲苯、乙苯、苯乙烯、噪声等职业病危害。苯乙烯装置巡检工、化验工和罐区巡检工为中度危害作业岗位,内操和装卸工为轻度危害作业岗位。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风险等级为显著危险。[结论]采用该定量评估方法能够综合考虑各岗位所有职业病危害因素,确定各岗位、作业场所的职业病危害风险等级,该实施指南切实可行。
陈仁强翟记文李相鑫
关键词:作业岗位职业病危害苯乙烯
二烯丙基一硫拮抗苯诱导大鼠遗传毒性损伤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探讨二烯丙基一硫(Diallyl sulfide,DAS)对苯诱导大鼠细胞遗传毒性损伤的保护效果。方法于2018年9月,选取SPF级大鼠60只,适应性喂养5 d后,按体重随机分为6组,对照组、DAS组、苯模型组、苯+DAS低剂量组、苯+DAS中剂量组、苯+DAS高剂量组,每组10只。苯+DAS低中高各剂量组和DAS组分别以40、80、160、160 mg/kg DAS剂量灌胃染毒,对照组和苯模型组给予等体积玉米油。2 h后,苯模型组和苯+DAS各剂量组给予苯(1.3 g/kg)-玉米油混合液(体积分数50%),对照组和DAS组给予等体积玉米油。1次/d,连续4周。收集样品,用于后续指标检测。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苯模型组大鼠外周血白细胞计数(WBC)降低65.06%、淋巴细胞比例降低、微核率(‰)增加(P=0.003、0.000、0.000),BMCs中γH2AX平均荧光强度和相对荧光强度分别增加32.69%、32.64%(P=0.001、0.008),PBLs中γH2AX平均荧光强度和相对荧光强度分别增加397.70%、396.26%(P=0.000、0.003);与苯模型组比较,苯+DAS低中高各剂量组大鼠WBC计数均增加(P=0.000、0.003、0.006),微核率(‰)分别降低(P=0.000、0.000、0.000);与苯模型组比较,苯+DAS高剂量组BMCs中γH2AX平均荧光强度和相对荧光强度降低明显(P=0.000、0.000),苯+DAS高剂量组PBLs中γH2AX平均荧光强度和相对荧光强度降低明显(P=0.000、0.000)。结论DAS能有效拮抗苯诱导的大鼠细胞遗传毒性损伤。
于婷李相鑫陈仁强
关键词:骨髓细胞外周血淋巴细胞
一起误食桐油引起的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调查报告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分析一起因误食桐油而引发的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为处置类似事件提供参考。方法运用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和实验室检测进行危险因素分析。结果此次暴发事件共有10人发病,最短潜伏期为70 min最长潜伏期100 min,患者集中发生在同一潜伏期内,流行曲线呈单峰型,符合食源性疾病暴发的流行特征,病例临床表现相似主要为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经治疗后痊愈出院。剩余食品及烹调用油桐油检测阳性。结论综合分析患者的临床表现、流行病学特征和实验室检测结果,可以确定本次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为误将桐油当作一般食用油烹调菜肴所致。
李相鑫张永福李文华陈仁强
关键词:桐油流行病学调查食源性疾病
2019—2020年菏泽市大气污染物对人群死亡影响的时间序列分析被引量:2
2022年
目的 分析菏泽市大气污染物(PM_(2.5)、SO_(2)、NO_(2)和O_(3))对居民逐日总死亡、非意外死亡、循环系统疾病死亡、呼吸系统疾病死亡的影响。方法 收集2019—2020年菏泽市逐日大气污染物(PM_(2.5)、SO_(2)、NO_(2)和O_(3))资料、气象资料和常住居民死亡资料,采用广义相加模型(GAM)的时间序列分析方法研究大气污染物与人群死亡的关联性。结果 菏泽市大气中PM_(2.5)浓度每升高10μg/m^(3),在Lag0天人群日均总死亡、非意外死亡、循环系统疾病死亡和呼吸系统疾病死亡超额风险分别为0.95%、0.96%、0.82%和0.92%;SO_(2)浓度每升高10μg/m^(3),在Lag0天呼吸系统死亡超额风险为15.33%;NO_(2)浓度每升高10μg/m^(3),在Lag0天人群日均死亡、非意外死亡、循环系统疾病死亡和呼吸系统疾病死亡超额风险分别为3.67%、3.71%、3.34%和4.24%;O_(3)浓度每升高10μg/m^(3),在Lag1天呼吸系统死亡超额风险为1.31%。结论 菏泽市大气污染物(PM_(2.5)、SO_(2)、NO_(2)、O_(3))对常住人群死亡效应存在显著影响。
李相鑫田欢李大磊张丹丹高衍新
关键词:时间序列分析二氧化氮臭氧
2016—2020年菏泽市食源性疾病暴发动态分析与防治对策被引量:3
2022年
目的 对菏泽市食源性疾病暴发进行动态分析,为有效预防食源性疾病的发生提供有效的防治对策。方法 采用Excel及SPSS 16.0统计软件对2016年—2020年菏泽市5年食源性疾病暴发情况进行描述统计分析。结果2016—2020年菏泽市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年平均罹患率分别是14.71%,25.59%,18.33%,34.34%,5.34%。该五年的年平均罹患率17.14%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75.10,P<0.001);年份作为有序变量资料进行秩和检验(Z=-8.95,P<0.001)。菏泽市食源性疾病暴发以7—9月份暴发起数最多,暴发起数128起(占比51.20%),植物类食品在报告起数方面(73起)及罹患率方面(80.00%)均较高;污染物类别方面,不同污染物类别平均罹患率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2.70,P<0.001),致病微生物及毒素、化学污染物所占构成比较高;引起食源性疾病暴发的主要原因是食品加工储存不当,误食误用等;不同发生场所平均罹患率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43.70,P<0.001),家庭、宾馆饭店、街头摊点是高发场所。结论 政府及卫生行政部门应针对家庭、宾馆饭店、街头摊点重点场所,尽可能查明食源性疾病暴发的原因,各部门应加强配合、监管及宣传。
田欢李相鑫李文华
某耐火材料生产企业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调查某耐火材料生产企业职业病危害现状,为企业职业病防治提供合理、可行的对策和建议,保护劳动者健康。方法:采用检查表法、职业卫生调查法、职业卫生检测法和职业健康检查法等对该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现状进行综合分析与评价,对未达到职业病危害防护要求的车间或生产区域提出职业病危害控制建议。结果:该公司的总体布局、生产工艺和设备布局、职业病防护设施与应急救援设施等基本符合职业卫生的要求,工作场所部分岗位矽尘浓度和噪声强度超过国家限值标准,其余检测结果合格。结论:该企业属于职业病危害严重的生产企业,对粉尘、噪声等重点防护岗位应采取重点职业病危害控制措施。
蔡绍雷李相鑫陈晓光
关键词:职业病矽尘耐火材料
菏泽市2015年2560例食源性疾病病例分析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了解某地食源性疾病的流行病学特征,为其辖区内食源性疾病的预防提供依据。方法 2015年菏泽市10家医院对符合食源性疾病病例标准的患者进行登记并网络直报,对报告的病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该市10家医院2015年共报告食源性疾病病例2 560例,其中男性1 333例(52%),女性1 227例(48%);夏秋季是该病高发季节;农民和0~10岁年龄组人群为重点关注人群;果蔬类和肉与肉制品是主要的致病食品。结论该市应加强居民食品卫生管理工作,优先针对向农民、儿童等高发人群普及卫生饮食方法,减少食源性疾病的发生。
李相鑫陈仁强
关键词:食源性疾病年龄
一起桐油混入食用油所引起的食物中毒事件的调查被引量:3
2018年
目的对一起食物中毒事件进行处置,为减少此类事件的发生提供借鉴。方法对病例开展个案调查,收集住院病历等资料;现场进行流行病学调查,收集样品,进行实验室检测。结果本次事件10人发病,发病潜伏期在70~100min之间,集中发生在同一潜伏期内,流行曲线呈单峰型;主要临床症状为恶心、呕吐、腹痛、腹泻。中毒者呕吐物、剩余食品、加工容器具涂抹物以及烹调用油检测桐油阳性。结论本次食物中毒事件是因为将桐油看成食用油使用,导致桐油污染食品引起的食源性疾病。建议加强桐油等工业用油的管理,加强人员集中场所的食品监测和督导。
张永福沙娜李相鑫马敬仓徐凌忠
关键词:桐油中毒食源性疾病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