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1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子宫
  • 3篇血清
  • 3篇激素
  • 2篇性激素
  • 2篇性激素水平
  • 2篇血清AFP
  • 2篇妊娠
  • 2篇唐氏综合征
  • 2篇子宫肌
  • 2篇子宫肌瘤
  • 2篇综合征
  • 2篇细胞
  • 2篇肌瘤
  • 2篇激素水平
  • 2篇宫颈
  • 2篇宫颈癌
  • 2篇腹腔
  • 2篇腹腔镜
  • 2篇剥除
  • 2篇剥除术

机构

  • 12篇海南省第二人...

作者

  • 12篇杜珍
  • 5篇陈志美
  • 3篇陈远丽
  • 2篇梁月珍
  • 1篇吴朝霞
  • 1篇刘淑丽

传媒

  • 2篇中国优生与遗...
  • 2篇中国性科学
  • 1篇中国肿瘤临床...
  • 1篇河北医学
  • 1篇中国现代手术...
  • 1篇中国比较医学...
  • 1篇中国妇产科临...
  • 1篇国际检验医学...
  • 1篇当代医药论丛
  • 1篇中文科技期刊...

年份

  • 1篇2024
  • 3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8
  • 4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2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腹腔镜下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剥除术中应用不同止血方式对患者卵巢储备功能月经及性激素水平的影响被引量:29
2020年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OEC)剥除术中应用不同止血方式对患者卵巢储备功能、月经及性激素水平的影响。方法:病例源于2016年1月至2019年1月我院收治的106例OEC患者,根据患者手术方式分为对照组(双极电凝进行止血,n=53)和观察组(镜下缝合进行止血,n=53),比较两组卵巢储备功能[窦状卵泡数目(AFC)、患侧卵巢动脉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PSV)]、性激素[卵泡刺激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雌二醇(E 2)]、月经恢复情况以及随访妊娠结局。结果:术前两组AFC、PSV、FSH、LH、E 2、月经时间、月经周期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3、6个月,观察组AFC、PSV相比术前无明显差异(P>0.05),对照组AFC、PSV相比术前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AFC、PSV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后观察组月经时间、月经周期的差值均大于对照组(P<0.05)。术后6个月观察组FSH、LH、E 2水平相比术前无明显差异(P>0.05),对照组FSH、LH水平明显增高,E 2水平明显降低(P<0.05);治疗前后观察组FSH、LH、E 2的差值均小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1年自然妊娠率33.96%明显高于对照组15.09%(P<0.05)。结论:与电凝止血法比较,缝合止血方法对OEC剥除术患者卵巢功能损伤更轻微,有利于患者月经恢复以及性激素水平的稳定,临床积极作用更显著。
骆爱民杜珍陈志美梁月珍
关键词: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剥除术性激素
孕早期NT厚度和血清AFP、free-β-HCG检测产前筛查唐氏综合征的参考价值探讨被引量:5
2020年
目的分析在孕早期联合检测胎儿的颈项透明层厚度(NT)和母体的血清AFP和free-β-HCG检测对筛查唐氏综合征(DS)的参考。方法选取2017年3月至2020年4月于我院进行早期产前筛查的4852位单胎妊娠孕妇为研究对象,所有研究对象同时进行超声测量颈项NT厚度和血清AFP、free-β-HCG的检测,高危人群进一步行羊水细胞染色体核型检查,分析各种检测方法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本研究共纳入4852位单胎妊娠孕妇,共确诊7位DS胎儿。单项超声进行胎儿颈项NT检测、单项母体血清学检测以及联合检测方法的敏感度分别为63.41%、60.89%、86.93%,特异度分别为94.82%、93.37%、95.38%。三种方法诊断DS的灵敏度和特意度均存在显著差异(P均<0.05)。三种检测方法的AUC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孕早期联合检测NT厚度和血清AFP、free-β-HCG对产前筛查DS具有较好的参考价值,值得临床推广。
杜珍吴才标吴朝霞
关键词:AFPFREE-Β-HCG唐氏综合征
微创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与传统开腹手术治疗子宫肌瘤疗效的比较被引量:97
2016年
目的比较微创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与传统开腹手术治疗子宫肌瘤的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2月至2014年2月间120例行子宫肌瘤剔除术的患者,根据手术方法分为微创组和开腹组,每组各60例。微创组患者行微创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开腹组患者行传统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微创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症状改善率、子宫异常率、近期肌瘤复发率和1年后复发率均优于开腹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具有出血少、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势,值得临床推广。
梁月珍杜珍陈志美
关键词:子宫肿瘤开腹手术
小剂量米索前列醇应用于足月妊娠引产50例临床分析被引量:10
2012年
目的探讨小剂量米索前列醇在足月妊娠引产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有引产指征的单胎足月妊娠初产妇100例,随机分为2组:米索前列醇组50例,予25μg米索前列醇置于阴道后穹窿,6 h无临产可重复同剂量用药,24 h内总量不超过50μg;缩宫素组50例,予常规5 U/L缩宫素静滴。结果米索前列醇组引产有效率高于缩宫素组(96%vs.76%,P<0.01),且最后一次用药至临产时间为(5.48±2.44)h、分娩总产程时间为(5.59±2.56)h,分别短于缩宫素组的(8.26±6.75)h和(8.65±7.34)h(P<0.05),剖宫产率低于缩宫素组(4%vs.36%,P<0.01),急产率高于缩宫素组(22%vs.2%,P<0.01);而产后出血率、新生儿窒息率两组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小剂量米索前列醇用于足月妊娠引产安全、经济、有效、方便,更值得在基层医院临床推广。
陈远丽杜珍
关键词:米索前列醇催产素足月分娩引产产次
siRNA沉默MACC1基因表达对宫颈癌细胞增殖及侵袭的影响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探讨siRNA沉默结肠癌转移相关基因1(MACC1)表达对Hela宫颈癌细胞增殖及侵袭的影响。方法通过脂质体将siRNA MACC1及siRNA NC转入Hela细胞中,RT-PCR及western blot检测转染效果,MTT法检测细胞活力,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Transwell法检测细胞侵袭能力,western blot检测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 D1)、cyclin E,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MMP9蛋白表达及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ERK)磷酸化水平。结果与siRNA NC组比较,siRNA MACC1组中MACC1蛋白及mRNA表达量降低(P<0.01),细胞活力及侵袭能力下降(P<0.01),细胞周期阻滞在G1期,cyclin D1、cyclin E、MMP2、MMP9及p-ERK表达量下调(P<0.01)。结论siRNA MACC1能显著的抑制宫颈癌Hela细胞增殖与侵袭,可能与下调ERK磷酸化水平有关。
杜珍陈志美周道秋黄洁萍
关键词:宫颈癌增殖
阴式全子宫切除术+阴道前后壁修补术治疗子宫脱垂的效果研究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研究用阴式全子宫切除术+阴道前后壁修补术治疗子宫脱垂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6月至2016年6月期间在海南省第二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120例子宫脱垂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阴式组和腹式组(60例/组)。为阴式组患者采用阴式全子宫切除术+阴道前后壁修补术进行治疗,为腹式组患者采用腹式全子宫切除术+阴道前后壁修补术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的效果。结果:与腹式组患者相比,阴式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用阴式全子宫切除术+阴道前后壁修补术治疗子宫脱垂能够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
杜珍
关键词:阴式全子宫切除术阴道前后壁修补术子宫脱垂
整体护理干预在产后出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对护理满意度的影响研究被引量:1
2018年
目的 探讨整体护理干预在产后出血患者中的护理效果及对护理满意度的影响。 方法 选取2016年3月至2017年4月本院收治的产后出血患者58例,依据不同的护理干预方式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采用整体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效果及对护理满意度的影响。 结果 护理干预过程中,观察组患者贫血、休克、伤口感染以及伤口开裂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P <0.05);护理干预前两组患者的抑郁和焦虑评分没有明显的差异( P 〉0.05),护理干预完成后均得到降低,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 P <0.05);护理干预完成后,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分别为93.1%、75.9%,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05)。 结论 将整体护理干预用于产后出血患者中效果理想,有助于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改善患者心理变化,能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李木丽刘淑丽杜珍
关键词:产后出血抑郁满意度
孕中期NIPT联合血清AFP、free β-hCG及uE3检测在唐氏综合征筛查的临床价值被引量:29
2020年
目的探究无创产前DNA检测(NIPT)联合血清学指标应用于唐氏综合征孕中期筛查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590例孕妇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以羊膜穿刺/脐静脉穿刺细胞染色检查结果为"金标准",比较NIPT及联合血清甲胎蛋白(AFP)、游离β-人绒毛促性腺激素(freeβ-hCG)、非结合雌三醇(uE3)对唐氏综合征的筛查准确度差异,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描述各检查方案对唐氏综合征的预测价值。结果NIPT联合血清学指标筛查唐氏综合征准确度为87.34%(2262/2590),显著高于单纯NIPT或单纯血清学指标筛查结果(P<0.05),其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790(95%CI=0.663~0.918)。结论NIPT联合血清AFP、freeβ-hCG及uE3能有效增强孕中期唐氏综合征筛查的准确性,对不良妊娠结局有较高预测价值。
陈志美杜珍王定珺
关键词:唐氏综合征
MACC1的表达对宫颈癌Hela细胞凋亡特异核酸酶及细胞周期的影响
2024年
探讨MACC1的表达对宫颈癌Hela细胞凋亡特异核酸酶及细胞周期的影响。方法 将宫颈癌Hela细胞进行培养;扩增MACC1基因;检测MACC1、cyclinD1、MMP2、MMP9、caspase-3基因表达水平、凋亡特异核酸酶水平、Hela细胞的增殖、凋亡、迁移、侵袭水平以及Hela细胞的周期(G1期、S期、G2期)。结果 siRNA;MACC1组的MACC1、cyclinD1、MMP2、MMP9基因表达水平低于siRNA;NC组;caspase-3基因表达水平高于siRNA;NC组(P<0.05)。siRNA;MACC1组的Hela细胞中凋亡特异核酸酶水平为(1.85±0.18);显著高于siRNA;NC组(1.01±0.09)(P<0.05)。siRNA;于细胞侵袭及细胞迁移数量和Hela细胞A值、等方面,相比siRNA,MACC1组更低;NC组;细胞凋亡率高于siRNA;NC组(P<0.05)。siRNA;MACC1组的Hela细胞中G1期细胞比例高于siRNA;NC组;S期细胞、G2期细胞的比例低于siRNA;NC组(P<0.05)。结论 MACC1的表达能够改善宫颈癌Hela细胞的凋亡特异核酸酶水平,调控细胞周期,将Hela细胞阻滞在G1期,诱导细胞凋亡。
杜珍
关键词:MACC1宫颈癌HELA细胞细胞周期
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剥除术对子宫肌瘤患者血清性激素水平及术后生活质量的影响被引量:70
2017年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剥除术对子宫肌瘤患者血清性激素水平及术后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7月至2015年6月期间我院确诊治疗的子宫肌瘤患者152例,依据手术方法分为腹腔镜组和对照组,每组76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开腹子宫肌瘤剥除术治疗,腹腔镜组患者给予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剥除术治疗,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所有患者促卵泡生成素(FSH)、黄体生成素(LH)、雌二醇(E2)水平,采用健康调查简表(SF-36)评估所有患者生活质量,统计分析所有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治疗前后血清性激素水平及术后1、2、3个月的生活质量。结果:腹腔镜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患者治疗后血清FSH、LH、E2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患者术后1、2、3个月的SF-36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剥除术可有效提高子宫肌瘤患者手术疗效,改善患者血清性激素水平,有利于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值得临床作进一步推广。
陈远丽杜珍王定珺
关键词:腹腔镜子宫肌瘤剥除术性激素生活质量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