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建平
- 作品数:12 被引量:186H指数:7
-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更多>>
- 发文基金: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石油科技中青年创新基金四川省重点科学建设项目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科技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天文地球更多>>
- 四川盆地中部地区侏罗系致密油研究新进展被引量:45
- 2016年
- 针对四川盆地中部地区侏罗系致密油资源潜力、储集层类型、油藏类型以及增产改造工艺技术开展攻关研究。通过致密油资源评价方法估算侏罗系5套油层石油资源量达16′108 t,表明侏罗系石油资源潜力大。通过岩心描述、薄片观察、试井、试采等静态、动态资料综合分析认为,侏罗系主要为特低孔、特低渗的裂缝-孔隙型储集层,而不是传统认为的单一裂缝型储集层;油藏类型主要为近源充注、连续型分布的致密油;优质烃源岩、物性较好的储集层和裂缝是致密油富集的主控因素。沙一段砂岩、大安寨段介壳灰岩储集层现场试验表明,水平井体积压裂和水平井压裂酸化具有较好的增产改造效果。
- 杨跃明杨家静杨光陶士振倪超张斌何晓东林建平黄东刘敏邹娟
- 关键词:四川盆地中部侏罗系资源潜力增产改造
- 公山庙油田沙一河道砂储层体积压裂应用效果分析被引量:1
- 2015年
- 公山庙油田沙一河道砂储层较厚,具有超低孔渗、非均质性强、油气分散、单井产量低、递减快、采收率低等特点,属于典型的致密储层。传统的酸化解堵已不能满足油藏开发的需要,借鉴国内外超低孔渗、非常规油田成功开发经验,在沙一河道砂储层开展了2口水平井的体积压裂试验,探索体积压裂工艺在提高致密砂岩储层单井产量方面的应用效果。井下压裂监测与生产结果分析表明,体积压裂工艺在沙溪庙组沙一河道砂储层中具有应用可行性,造缝能力强,能够明显提高单井产量,可以作为该类储层今后主要的储层改造手段进行推广。
- 张大椿龙建勋林建平张毅张仕强谯玲李忻洪
- 关键词:致密油藏体积压裂
- 一种测量储层孔隙中吸附油含量与组分的装置与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测量储层孔隙中吸附油含量与组分的装置,属于油气田开发技术领域,包括温度传感器和压力传感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磁悬浮天平、气相色谱分析仪、恒温密封柜、恒温蒸馏管、抽真空装置、干燥器和加压泵,所述干燥器设置在...
- 蔡长宏王丽王佳琪康强林建平张芮
- 湖相低丰度、多产层致密油田主力产油层的确定方法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湖相低丰度、多产层致密油田主力产油层的确定方法,包括:获取典型湖相低丰度、多产层致密油田的各层岩心测试结果、钻井油气显示数据、所有单井的单井测井解释成果、单井测试产量、单井采油累计产量;根据获取的资料,确...
- 黄东杨光杨家静杨天泉林建平姚宴波谯玲谭雅倩
- 一种测量页岩中吸附油和游离油含量的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属于油气田开发技术领域,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选取页岩样品,进行比表面实验;打开真空泵,对反应管抽真空,在60℃下对页岩颗粒样品加热至少120min;设定页岩颗粒样品的加热温度为200℃,通过气相色...
- 蔡长宏王丽王佳琪康强杨艳林建平
- 致密灰岩储层特征及发育模式——以四川盆地川中地区大安寨段为例被引量:17
- 2015年
- 四川盆地川中地区大安寨段致密灰岩属于典型的"致密油"储层,在研究其储层特征的同时,重新划分了亮晶介壳灰岩、泥质介壳灰岩、泥晶介壳灰岩及结晶灰岩等4类主要的储集岩性,详细研究了溶蚀孔洞、次生微孔、裂缝及纳米级孔这4类储集空间的特征,建立了致密灰岩储层连续型似"网状"储集空间组合模型。通过分析沉积微相、溶蚀作用和构造作用对储层的控制和影响,指出在低能介壳滩主要发育基质微孔储集层,在高能介壳滩主要发育溶蚀孔洞储集层,由此确定了多种储集空间类型组合叠置、大面积连续分布的储层发育模式。基质微孔与溶蚀孔洞型储集层连续分布区是致密灰岩储层的"甜点"区。
- 倪超杨家静陈薇林建平厚刚福王勇
- 关键词:储集空间发育模式
- 湖相低丰度、多产层致密油田主力产油层的确定方法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湖相低丰度、多产层致密油田主力产油层的确定方法,包括:获取典型湖相低丰度、多产层致密油田的各层岩心测试结果、钻井油气显示数据、所有单井的单井测井解释成果、单井测试产量、单井采油累计产量;根据获取的资料,确...
- 黄东杨光杨家静杨天泉林建平姚宴波谯玲谭雅倩
- 四川盆地中部侏罗系大安寨段致密油高产稳产主控因素被引量:38
- 2017年
- 通过系统分析四川盆地中部地区(川中地区)大安寨段致密油的基本地质特征,结合大量勘探开发数据,解剖致密油高产稳产主控因素及勘探方向。大安寨段致密油具有如下特征:资源量大,丰度低;储集层总体致密,发育相对优质储集层;源储一体(或紧邻),油气运聚有利;不同类型孔隙普遍含油,连续分布。开发实践揭示,致密油高产稳产井主要分布在滨湖沉积亚相中的裂缝-孔洞型储集层中,裂缝在大安寨段致密油高产稳产影响因素中至关重要,天然气在石油运聚以及油井的高产中起到了重要驱动(气驱)作用。结合高产稳产特征、勘探开发成效以及钻井投资成本等因素综合评价认为,川中南部地区的大安寨段为四川盆地侏罗系致密油效益勘探开发的现实领域。
- 杨光黄东黄平辉闫伟鹏杨天泉戴鸿鸣林建平
- 关键词:四川盆地侏罗系高产稳产主控因素
- 磨溪气田嘉二段陆表海型台地内沉积微相研究被引量:33
- 2008年
- 结合四川盆地下三叠统嘉陵江组区域地质背景资料,对磨溪嘉二段的岩石类型组合、沉积构造、沉积韵律、古气候及成岩演化等沉积相标志的详细分析表明,嘉二段并非普遍发育潮坪环境,而是属于陆表海型碳酸盐岩局限-蒸发海台地相沉积,并可进一步划分为台坪、粒屑滩、滩间海、局限泻湖、蒸发泻湖5种亚相及20余种微相,类潮坪相仅出现在嘉二^2B层沉积期。对重点层段沉积微相平面展布特征的研究表明,嘉二沉积期沉积微相演化受沉积古地貌特征、古气候及相对海平面变化共同控制,纵向上沉积微相展布具有一定的继承性。建立了适合本区嘉二段颗粒岩和粉晶云岩沉积时期的陆表海碳酸盐岩台地相的沉积演化模式。
- 谭秀成邹娟李凌周彦罗冰刘宏姚宴波林建平
- 关键词:沉积微相嘉陵江组磨溪气田
- 川中地区须家河组气藏勘探成果及潜力分析被引量:32
- 2009年
- 上三叠统须家河组气藏是四川盆地川中地区天然气勘探最具潜力的重要目标层系之一,目前仅在1022km2范围内就已获得须家河组天然气探明储量3049.78×108m3,初步形成了广安须六段、合川须二段、八角场须四段等规模效益气田。总结该区域勘探开发成果,优选有利勘探区块,将为该区域勘探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撑。研究认为:烃源条件、古今构造条件、储层和裂缝是须家河组气藏最终成藏的关键。须家河组气藏主要以构造—岩性复合油气藏为主,烃源岩是控制油气区域分布与天然气聚集规模的关键;有利的沉积微相与成岩相控制了储层的发育分布;古今构造的规模、隆起幅度对油气的聚集及气水分异程度有一定的控制作用;有利的储层或裂缝的发育程度控制气藏的分布范围。平缓构造背景、储层广泛发育分布、大面积含气以及典型岩性气藏等特征,证明该区域具备形成大中型气田的地质条件。根据有利勘探区带划分原则,评价优选出了该区须家河组气藏须二、四、六段具有较大勘探潜力的有利区块或有利区带目标。
- 曾青高龚昌明李俊良车国琼林建平
- 关键词:四川盆地晚三叠世勘探成果成藏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