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健伟

作品数:7 被引量:23H指数:4
供职机构:中国石化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石油与天然气...
  • 2篇天文地球

主题

  • 3篇气藏
  • 3篇西湖凹陷
  • 3篇凹陷
  • 2篇地层
  • 2篇地震
  • 2篇平湖组
  • 2篇储层
  • 1篇单井
  • 1篇低渗
  • 1篇低渗气藏
  • 1篇地层压力
  • 1篇地震响应特征
  • 1篇地震预测
  • 1篇东海盆地
  • 1篇东海西湖凹陷
  • 1篇压差
  • 1篇影响因素
  • 1篇砂体
  • 1篇生产压差
  • 1篇始新统

机构

  • 7篇中国石化
  • 1篇成都理工大学
  • 1篇西南石油大学
  • 1篇中国石油大学...
  • 1篇中国石油化工...
  • 1篇中国石油大学...

作者

  • 7篇王健伟
  • 3篇孙莉
  • 2篇赵天沛
  • 2篇李久娣
  • 1篇严曙梅
  • 1篇傅恒
  • 1篇曾联波
  • 1篇陈德春
  • 1篇王迪
  • 1篇韩建辉
  • 1篇苏英杰
  • 1篇刘梦颖
  • 1篇闫华

传媒

  • 2篇复杂油气藏
  • 1篇断块油气田
  • 1篇油气地质与采...
  • 1篇岩性油气藏
  • 1篇中国海上油气
  • 1篇海洋地质前沿

年份

  • 2篇2025
  • 1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5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海上低渗气藏流体饱和度场建立新方法被引量:2
2021年
针对海上非均质性低渗气藏井数较少,气水空间分布难以准确预测的问题,以N气田为例,通过储层分类,对不同类型储层的微观孔隙结构特征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利用J函数约束建立流体饱和度场。研究结果表明,利用该方法预测的流体饱和度同探井井上测井解释结果吻合性较好,表明该方法能够较准确地表征非均质性低渗气藏的气水空间分布状况,为海上低渗气田开发方案的制定、确保气田的高效开发提供重要依据。
田彬金璨王健伟李久娣赵天沛盛志超李可维
关键词:非均质性低渗气藏储层分类气水分布
少井条件下深层单河道内部结构地震综合表征技术
2025年
海上A气田花港组为大型复合河道沉积,河道横向迁移、纵向叠置,目的层埋深大、已钻井少、地震资料品质差,河道砂体地震识别难度大,难以满足开发精度需求。结合经典河道沉积样式及已钻井特征,利用正演模拟技术明确不同河道沉积样式地震响应。在此基础上利用地层切片技术刻画复合河道带,综合中小角度叠加数据体、大角度叠加数据体等精确追踪单河道边界,最后在河道内部优选泊松阻抗反演定量预测优势砂体,形成逐级约束的少井条件下深层单河道内部结构地震综合表征技术。根据表征结果在不同河道优势砂体部署调整井位4口,实钻证实不同河道均存在不同的气水界面,表明发育多条河道形成的岩性-构造气藏且具有不同的气水系统,证实了单河道刻画的可靠性。4口井投产后获得平均日产气量20×104m3/d的高产,进一步证实了优势砂体刻画的准确性。该方法有力支撑了A气田的开发调整,天然气地质储量及日产气量均实现突破。
王健伟雷蕾孙莉刘梦颖吴文雯刘舒
关键词:地震响应特征
定容凝析气藏单井凝析油污染程度判别被引量:5
2015年
目前主要通过试井分析或岩心实验来评价定容凝析气藏单井凝析油污染程度,但试井分析的压力导数经常出现大幅度波动,拟合效果差,而岩心实验方法较为繁琐,不易操作。提出了利用生产压差进行凝析油污染程度判别的思路,其中井底流压通过井下压力计直接读取,平均地层压力选用试凑法计算。实例应用结果表明,试凑法得到的生产压差符合生产实际,结果较为可靠,可以用来判断凝析油污染程度。建议将凝析油污染产生的额外生产压差占总生产压差的百分数作为污染程度的判断标准:当这一百分数小于10%时,凝析油污染程度为轻微;当这一百分数介于10%~20%时,凝析油污染程度为中等;当这一百分数大于20%时,凝析油污染程度为严重。
苏英杰王健伟
关键词:凝析气藏生产压差平均地层压力
西湖凹陷X气藏花港组H3段储层特征及影响因素被引量:4
2020年
文中通过岩心观察、镜下薄片、扫描电镜、压汞等资料,深入研究了西湖凹陷X气藏花港组H3段储层岩石组分、物性特征和孔隙结构。结果表明:储层岩性主要为长石岩屑砂岩,储集空间主要为残余原生孔和溶蚀粒间孔,属中—低孔渗、非均质性较强储层;孔隙结构具有细小孔隙、细喉道、细歪度、孔喉分选差及连通性差等特征;储层孔喉类型包括粗孔喉、中孔喉、中—细孔喉型以及细孔喉等4种类型;沉积、成岩及构造作用影响储层发育,沉积作用是影响储层孔隙结构的基础,成岩作用类型及其演化是决定储层孔隙结构特征的关键,构造作用是改善储层的途径。研究成果对研究区储层分类评价及下步天然气勘探开发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王健伟吕鹏曾联波曾联波金璨王迪
关键词:物性特征影响因素西湖凹陷
基于井筒携液实验的临界携液流量预测方法被引量:8
2022年
Belfroid模型为现场应用较多的临界携液流量预测模型,针对该公式推导过程中对部分参数存在一定的假设条件从而可能影响预测结果准确性的问题,利用倾斜井筒携液实验装置对气井临界携液流量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根据实验测试数据,对Belfroid模型进行了修正,并给出了适用条件。利用修正的Belfroid模型预测了东海部分气井的积液状况,预测结果得到了现场实测数据的证实,验证了修正模型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田彬王健伟李久娣赵天沛盛志超陈德春刘若雨
关键词:斜井积液临界携液流量
东海西湖凹陷孔雀亭地区始新统平湖组中段沉积特征
2025年
根据钻井岩心、测井、高精度三维地震等资料,利用古地貌恢复、地震相识别、数学逐步回归模型融合属性等方法,对东海陆架盆地西湖凹陷始新统平湖组中段沉积体系及砂体展布特征进行详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①西湖凹陷孔雀亭地区平湖组可识别出1个二级层序,5个三级层序,古地貌呈北西—南东向阶梯式加深格局,沉积物源来自西北部的海礁凸起;②研究区平湖组中段位于三级层序的高位体系域,主要发育辫状河三角洲—有障壁滨海沉积体系,可细分为三角洲平原、三角洲前缘、前三角洲及潮坪4个亚相;③研究区砂体主要发育于三角洲平原分流河道、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及河口坝3个微相中,平湖组中段主要发育P8,P7,P6共3个砂层组,对应于平湖组中段高位体系域内的3个四级旋回,从最大海泛面开始发育P8砂层组,高位体系域中期发育P7砂层组,高位体系域末期发育P6砂层组。
陈生华王健伟刘舒严曙梅韩建辉傅恒谢才铸孙莉
关键词:分流河道水下分流河道平湖组始新统西湖凹陷
东海盆地西湖凹陷W气田平湖组煤系潮控砂体储层地震预测被引量:4
2023年
东海西湖凹陷油气资源丰富,具有较好的勘探开发潜力,其中平湖组作为重要的含油气层系,已成为近期勘探开发的焦点。平湖组普遍发育薄煤层,导致含油气砂体的地震响应存在多解性,严重制约着开发生产。为了识别薄煤层影响下的含油气砂岩,开展了储层地震预测研究工作。首先,通过岩芯、测井和分析化验资料解析了潮控沉积环境特征;然后,利用岩石物理分析技术归纳总结了在薄煤层影响下含水砂岩、含气砂层的叠前道集响应规律;最后,利用地球物理属性完成了潮控砂体储层预测,并结合沉积特征实现研究区有利目标优选。研究表明:平湖组以潮控三角洲-潮汐沉积环境为主,其中,水下分流河道、河口坝和潮汐砂坝等沉积微相是优势储集体;砂体储层受到薄煤层影响呈现近道为波峰、远道为波谷的Ⅱ-p类AVO特征;利用叠前道集响应规律指导叠前纵波速度/横波速度(Vp/Vs)反演,完成潮控储层定量预测;综合古地貌和沉积微相认识,实现了研究区潮控环境下潜力精细描述,明确③号砂体属于一类有利目标,可作为潜力目标。本研究方法有效提高了研究区储层预测工作的精确度,为该区块下一步深层煤系潮控砂体的井位部署提供了技术支撑。
吕鹏雷蕾孙莉王健伟闫华林立新刘世鹏葛家旺吴文雯
关键词:西湖凹陷煤系地层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