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宗明
- 作品数:3 被引量:13H指数:1
- 供职机构: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 1949—2009年欧亚大陆强冷空气活动频次的变化特征被引量:12
- 2011年
- 利用NCEP/NCAR提供的1949—2009年sig995层逐日平均温度资料,分析了近60 a欧亚大陆强冷空气活动频次年际变化的地区差异,并讨论了强冷空气活动的区域特征以及各区域强冷空气活动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欧亚大陆强冷空气活动可分为34个变化区,按照年代际变化及地理位置相邻可进一步归纳为9类地区。9类地区的强冷空气活动年频次存在共同变化特征,例如在20世纪60年代末至80年代中期普遍偏少;但也存在差异,例如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初高纬度地区偏多,而较低纬度的中国以及周边地区偏少。值得注意的是,新地岛周边地区以及西伯利亚中、南部地区强冷空气活动频次始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的下降趋势延续至今,近几年欧亚大陆多数地区强冷空气活动频次偏少。
- 王宗明孙照渤李忠贤倪东鸿
- 关键词:欧亚大陆
- 1949—2009年欧亚大陆强冷空气活动频次的变化特征
- 采用NCEP/NCAR提供的1949—2009年sig995层逐日平均温度资料,分析了近60a来欧亚大陆强冷空气活动频次年际变化的地区差异,并讨论了强冷空气活动的区域特征以及各区域强冷空气活动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欧亚大...
- 王宗明孙照渤李忠贤倪东鸿
- 关键词:欧亚大陆
- 文献传递
- 1970—2013年中国东北地区强冷空气活动特征被引量:1
- 2017年
- 利用1970-2013年NCEP-NCAR再分析资料以及中国基本基准825站地面气温均一化数据集,采用改进后的三维风速轨迹倒推方法,追踪了冬半年(10月至次年4月)入侵中国东北的强冷空气路径.结果表明:有西北路径230次,偏西路径75次,偏北路径101次.临近爆发前的环流演变导致三类冷气团大幅增温,削弱了不同源地的位温差异.偏西路径年频次减少幅度为0.26次/10a,而其他两类年频次没有明显变化趋势.相比之下,偏西路径强冷空气主要影响中国东北地区;西北路径强冷空气在东北地区能持续2.4d以上,并且对中国中东部以及南方地区的影响强于偏西路径;偏北路径强冷空气更易于在东北地区以及中国中东部地区造成异常低温事件,在南方地区可以形成持续2.8d以上的冷害.
- 王宗明孙照渤曾刚
- 关键词:冬半年东亚冬季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