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新
- 作品数:1 被引量:12H指数:1
- 供职机构:重庆医科大学附属永川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心房颤动射频消融患者血浆脑钠肽水平的变化及临床价值被引量:12
- 2013年
- 目的探讨无器质性心脏病的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患者,导管射频消融(RFCA)前、后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的变化规律性,以及对房颤RFCA术后6个月内复发的预测价值。方法对105例无器质性心脏病心功能正常的房颤患者,根据房颤发作类型不同分为两组:阵发性房颤组(64例)和持续性房颤组(41例)。分别检测两组术前24h、术后3d及术后3个月时NT-proBNP的水平,以及超声心动图检测左心房内径等参数。比较两组患者间消融前、后NT-proBNP水平的变化,以及NT-proBNP是否与术后6个月内房颤复发有相关性。结果术前持续性房颤组患者NT-proBNP水平较阵发性房颤组患者高[(842.09±197.31)pg/mL vs.(658.35±202.45)pg/mL,P=0.040]。阵发性房颤组患者术后3dNT-proBNP水平较术前、术后3个月有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60)。持续性房颤组患者,术后3dNT-proBNP水平较术前和术后3个月显著降低(P=0.040),术后3个月与术前基线相比有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20)。随访6个月阵发性房颤组有15例(23.44%)出现复发,持续性房颤组有12例(29.27%)出现复发,两组中房颤复发患者基线NT-proBNP水平均高于未发生房颤复发患者。进一步多因素分析显示,术前NT-proBNP水平(P=0.048)以及左心房内径(P=0.049)是房颤复发的独立预测因素。结论无器质性心脏病心功能正常的房颤患者,房颤射频消融术后3dNT-proBNP水平呈下降趋势,以持续性房颤患者最为显著,术前较高的基线NT-proBNP水平及左心房内径可作为预测房颤射频消融术后6个月内复发的指标。
- 贺勇王晶贾锋鹏王新
- 关键词:心房颤动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射频消融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