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邓宇

作品数:8 被引量:75H指数:5
供职机构:北京中医药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3篇形觉剥夺
  • 3篇近视
  • 2篇形觉剥夺性
  • 2篇药理
  • 2篇药理学
  • 2篇视网膜
  • 2篇视网膜静脉
  • 2篇视网膜静脉阻...
  • 2篇网络
  • 2篇网络药理学
  • 2篇网膜
  • 2篇静脉阻塞
  • 2篇基于网络
  • 1篇丹参治疗
  • 1篇低度
  • 1篇低度近视
  • 1篇滴眼
  • 1篇滴眼液
  • 1篇度数
  • 1篇多巴

机构

  • 8篇北京中医药大...
  • 6篇中日友好医院
  • 2篇中山大学

作者

  • 8篇邓宇
  • 6篇金明
  • 1篇祖娜
  • 1篇邓婷婷
  • 1篇刘飞
  • 1篇金明
  • 1篇崔莲

传媒

  • 2篇中国现代中药
  • 1篇海南医学院学...
  • 1篇眼科新进展
  • 1篇中国中医眼科...
  • 1篇中医教育
  • 1篇国际眼科杂志

年份

  • 2篇2021
  • 4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0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基于网络药理学的鱼腥草滴眼液治疗干眼作用机制探讨被引量:14
2021年
目的:探讨鱼腥草滴眼液治疗干眼的成分靶点及作用机制。方法:运用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检索收集鱼腥草滴眼液中化学成分并筛选活性成分,多个数据库联用检索查询成分和疾病对应的靶点;利用Cytoscape 3.7.2软件构建“药物-成分-疾病-靶点”网络拓扑图,对成分靶点与疾病靶点进行可视化分析;利用STRING数据库构建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PI)网络并进行分析;运用Bioconductor数据库R语言软件包进行基因本体(GO)功能富集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进一步分析靶点功能及机制通路。结果:共筛选出鱼腥草有效活性成分30个,与干眼的交集靶点128个。根据“药物-成分-疾病-靶点”网络拓扑图,鱼腥草治疗干眼的主要有效成分有23个,包括癸醛、乙酸龙脑酯、山柰酚、槲皮素、芦丁等。根据PPI网络,鱼腥草治疗干眼的潜在作用靶点度值排名前10的有Jun、蛋白激酶B1(Akt1)、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1(MAPK1)、白细胞介素-6(IL-6)、转录因子p65(RelA)、白细胞介素-8(CXCL8)、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VEGFA)、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MAPK8和IL-1β。GO分析提示,鱼腥草治疗干眼的关键靶点富集在细胞因子受体结合、受体配体活动、细胞因子活性等功能上;KEGG通路富集分析则显示,鱼腥草治疗干眼涉及了包括糖尿病并发症中的晚期糖基化产物及其受体信号通路、肿瘤坏死因子(TNF)信号通路和IL-17信号通路等在内的多条作用通路。结论:鱼腥草滴眼液主要成分鱼腥草治疗干眼的作用机制可能与抗炎、抑制细胞凋亡等有关。
农璐琪刘自强韩梦雨訾迎新邓宇孟欢金明
关键词:鱼腥草网络药理学干眼靶点
柔肝健目三联法干预青少年低中度近视的应用研究
第一部分:柔肝健目三联法干预青少年低中度近视的应用研究目的:观察柔肝健目三联法对低中度近视青少年近视发展的干预效果。方法:纳入2017年12月-2018年12月就诊于中日友好医院眼科的200例低中度近视青少年,并随机分为...
邓宇
关键词:耳穴按压形觉剥夺性近视轴性近视低度近视
多巴胺及其受体对形觉剥夺近视发展的影响被引量:10
2020年
我国近视人口已近6亿,青少年近视率居世界第一,近视已成为危害我国居民视力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多巴胺是视网膜中主要的儿茶酚胺,众多研究发现提高多巴胺含量可有效抑制近视的发展。形觉剥夺是一种经典的近视造模方法,通过观察多巴胺及其受体对形觉剥夺近视发展的影响,可以反映其在近视发展中的作用,对指导控制近视的发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就多巴胺及其受体对形觉剥夺性近视发展的影响进行综述,以期为近视的防治提供参考。
邓宇邓宇秦亚丽刘自强农璐琪金明
关键词:多巴胺多巴胺受体近视形觉剥夺阿扑吗啡
中西医结合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继发黄斑水肿的Meta分析被引量:13
2020年
目的:通过Meta分析评价中西医结合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RVO)继发黄斑水肿(ME)的临床疗效。方法:通过检索中国知网、万方、PubMed、Cochrane Library等数据库,收集所有中西医结合治疗RVO继发ME的随机对照试验(RCTs),采用Revman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一共纳入30篇文献,共包括1943例患者,1976只眼。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单纯西医治疗相比,中西医结合治疗RVO继发ME能明显提高最佳矫正视力[(MD=0.08,95%CI=0.07~0.10,P<0.00001)、(MD=-0.16,95%CI=-0.24^-0.08,P=0.0002)、(MD=5.78,95%CI=1.30~10.25,P=0.01)],减少黄斑中心凹厚度(MD=-54.6,95%CI=-73.76^-35.43,P<0.00001),提高临床疗效(RR=1.32,95%CI=1.22~1.43,P<0.00001)。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RVO继发ME在提高最佳矫正视力、减轻黄斑中心凹厚度、提高临床疗效方面优于单纯西医治疗组。
刘自强孟欢农璐琪韩梦雨訾迎新邓宇姬新珂金明
关键词:视网膜静脉阻塞黄斑水肿随机对照试验META分析
留学生本科课程体系建设的思考被引量:4
2010年
反思执行教学计划中出现的问题,探讨适应北京中医药大学留学生学习发展的课程管理制度,提出留学生本科阶段课程设置的新思路,即建立科学化留学生本科核心课程体系、健全选课大平台、实现课程考核管理刚性与柔性的统一。此外,消除多元文化差异带来的培养质量上的不同,使本科留学生有统一的培养质量规范,确保较高的培养质量水平,这是推动我校本科留学生教育持续发展的关键。
崔莲祖娜刘飞邓宇
关键词:留学生本科课程体系
结膜Ⅳ号方联合揿针治疗儿童低中度近视的疗效观察被引量:19
2020年
目的观察结膜Ⅳ号方熏蒸联合耳穴揿针治疗儿童低中度近视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符合纳入标准的患儿240例(480)只眼,随机分为治疗组120例(240只眼)和对照组120例(240只眼)。其中治疗组因不能按时复诊、不愿接受揿针治疗及使用OK镜治疗脱落29例(58只眼),剩余91例(182只眼)。所有入组患儿均在治疗前、治疗后12个月、治疗后18个月行视力检查、散瞳验光、测量眼轴。对照组除完成上述检查外不予任何处理。治疗组予以结膜Ⅳ号方熏蒸联合耳穴揿针治疗。治疗12个月,并随访6个月。结果 (1)LogMAR视力:治疗后12个月,2组间比较(t=-3.044,P=0.003)。治疗前后比较,治疗组(t=-4.696,P=0.000)和对照组(t=-18.956,P=0.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18个月,2组间比较(t=-6.886,P=0.000)。治疗前后比较,治疗组(t=-8.625,P=0.000)和对照组(t=-32.698,P=0.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屈光度数:治疗后12个月,2组间比较(t=-3.509,P=0.000)。治疗前后比较,治疗组(t=-16.764,P=0.000)和对照组(t=-21.476,P=0.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18个月,2组间比较(t=-4.046,P=0.000)。治疗前后比较,治疗组(t=-17.299,P=0.000)和对照组(t=-23.495,P=0.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眼轴:治疗后12个月,2组间比较(t=-3.836,P=0.000)。治疗前后比较,治疗组(t=-10.799,P=0.001)和对照组(t=-30.681,P=0.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18个月,2组间比较(t=-2.588,P=0.010)。治疗前后比较,治疗组(t=-18.074,P=0.000)和对照组(t=-41.638,P=0.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并发症:2组儿童均无并发症发生。结论结膜Ⅳ号方联合揿针治疗可缓解低中度近视儿童近视度数的发展,延缓眼轴伸长,提高视力。
邓宇訾迎新农璐琪刘自强秦亚丽金明
关键词:中医外治法揿针眼轴屈光度数
基于网络药理学的丹参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作用机制研究被引量:3
2021年
目的:探讨丹参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RVO)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检索丹参的有效化学成分,并收集其对应的作用靶点;使用GeneCards数据库检索与RVO相关的靶点;采用ClusterProfiler R软件绘制交集靶点的韦恩图;采用STRING 11.0数据库构建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PI)网络,采用Cytoscape 3.7.2软件构建“药物-活性成分-疾病-靶蛋白”相互作用网络;采用ClusterProfiler R软件对靶点进行基因本体(GO)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富集分析。结果:得到丹参有效成分41个、药物靶点70个、RVO靶点1705个,最终获得丹参治疗RVO的潜在作用靶点46个,KEGG通路76条。结论:丹参可能通过调控炎症反应、血管生成、凝血过程和细胞凋亡等对RVO发挥治疗作用。
刘自强农璐琪韩梦雨訾迎新孟欢邓宇邓婷婷邓婷婷
关键词:视网膜静脉阻塞网络药理学
形觉剥夺性高度近视豚鼠巩膜形态改变及缺氧诱导因子-1α和氧自由基在高度近视中的作用被引量:8
2019年
目的观察形觉剥夺性高度近视(form deprivation high myopia,FDHM)豚鼠巩膜形态变化,探讨缺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inducible factor-1α,HIF-1α)及氧自由基在高度近视中的作用。方法将豚鼠适应性饲养1周后,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25只)和模型组(25只)。模型组豚鼠右眼行眼睑缝合,所有模型组豚鼠均选择右眼作为FDHM组,对侧眼为自身对照组。空白对照组豚鼠不做任何处理。于造模前及造模后8周采用检影镜测量屈光度,A超进行生物测量。形觉剥夺8周以后处死豚鼠,观察巩膜形态和超微结构的变化,测定巩膜HIF-1α相对表达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活力及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的含量。结果豚鼠形觉剥夺8周以后,FDHM组屈光度从(+3.59±0.33)D变为(-7.96±0.55)D,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0.89±0.32)D、自身对照组(-0.55±0.49)D(均为P<0.05);玻璃体腔深度为(4.12±0.13)mm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3.71±0.23)mm和自身对照组(3.93±0.04)mm(均为P<0.05);眼轴长度为(8.93±0.22)mm明显长于空白对照组(7.95±0.37)mm和自身对照组(8.01±0.15)mm(均为P<0.05)。巩膜组织明显变薄,细胞外基质增多,成纤维细胞密度降低,胶原纤维平均直径减小。FDHM组巩膜中HIF-1α相对表达量、MDA含量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和自身对照组,SOD活力明显低于空白对照组和自身对照组(均为P<0.05)。结论形觉剥夺8周后,豚鼠FDHM眼近视度数明显增加,玻璃体腔深度增加,眼轴延长,巩膜形态发生病理性变化;HIF-1α、SOD、MDA可能参与了FDHM的形成。
訾迎新邓宇冀美琦秦亚丽金明
关键词:形觉剥夺高度近视巩膜缺氧诱导因子氧自由基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