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肿瘤
  • 3篇晚期
  • 2篇单药治疗
  • 2篇晚期非小细胞
  • 2篇晚期非小细胞...
  • 2篇细胞
  • 2篇细胞肺癌
  • 2篇小细胞
  • 2篇小细胞肺癌
  • 2篇疗效
  • 2篇老年晚期
  • 2篇老年晚期非小...
  • 2篇非小细胞
  • 2篇非小细胞肺癌
  • 2篇肺癌
  • 1篇医师
  • 1篇知识
  • 1篇知识水平
  • 1篇乳腺
  • 1篇乳腺癌

机构

  • 3篇首都医科大学
  • 2篇首都医科大学...

作者

  • 5篇韩磊
  • 5篇郭彩虹
  • 4篇李文文
  • 3篇郭宏伟
  • 3篇郝玮
  • 2篇李莉
  • 2篇荀培
  • 2篇李莉
  • 1篇宋春青
  • 1篇李秀荣
  • 1篇张志国
  • 1篇张颖
  • 1篇王祥立
  • 1篇苗劲蔚
  • 1篇陆汉红
  • 1篇高正兴

传媒

  • 2篇河北医药
  • 1篇中国肿瘤临床...
  • 1篇临床和实验医...
  • 1篇中国医药导报

年份

  • 3篇2014
  • 1篇2012
  • 1篇2011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PBL联合微信平台在肿瘤内科临床教学的应用被引量:26
2014年
目的调查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模式(PBL)联合微信平台在肿瘤内科临床教学的效果。方法将2012年5月至2013年5月在我院肿瘤内科轮转实习的本科生,以完全随机的方式分组,试验组21人,对照组22人,所有人实习时间均为2周,其中试验组行PBL联合微信平台进行教学,其教学的主要方法为基于微信平台的提问与回答,对照组采用传统讲授模式进行教学,对2组进行理论知识和病例分析的考核。对比2组的入科时和出科时的理论考试成绩和病例分析成绩。结果试验组入科时的理论考试成绩为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分析成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科时试验组理论考试成绩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分析成绩差异同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的理论成绩明显提高,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分析的成绩亦随着理论成绩的提高而提高。结论 PBL联合微信平台在肿瘤内科临床教学中可以提高参与学生的知识理论与实际操作能力。其在临床教学中价值明显,值得在理论成绩教学中推广。
郭彩虹卢桂龙郭宏伟李文文李莉郝玮韩磊王祥立
关键词:临床教学案例分析肿瘤内科
紫杉醇单药治疗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临床观察被引量:5
2011年
目的:观察紫杉醇单药治疗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及毒副作用。方法: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38例采用紫杉醇单药80 mg/m2加入500 ml生理盐水,静脉滴注3 h(d1,d8),21 d为1个周期,2个周期后作疗效评价。结果:38例患者中,完全缓解(CR)0例,部分缓解(PR)10例,稳定(SD)15例,进展(PD)13例,有效率为26.3%(10/38),疾病控制率为65.8%(25/38),主要不良反应包括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肝功能异常、末梢神经炎、肌肉关节疼痛、恶心呕吐、乏力。结论:紫衫醇单药治疗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疗效好且不良反应可以耐受。
郭彩虹郝玮李莉荀培李文文郭宏伟高正兴韩磊
关键词:非小细胞肺癌老年人紫杉醇
吉西他滨与紫杉醇单药治疗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及生活质量对比研究
2014年
目的探讨吉西他滨(Gemcitabine)和紫杉醇(Paclitaxel)单药治疗老年人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及生活质量对比。方法收集2009年1月至2013年1月接受治疗的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62例,患者随机分为G组和P组,每组31例。G组采用吉西他滨单药化疗;P组采用紫杉醇单药化疗,所有患者进行随访,收集生存情况。2组疗效进行判定和QLQ-30生活质量对比研究。结果 G组、P组总有效率分别为29.0%、29.0%。G组中位生存期为11个月,3年生存率为6.5%,P组中位生存期为11个月,3年生存率为3.2%。G组患者毒副反应发生率与P组相似,但骨髓抑制发生率G组高于P组(P<0.05)。2组生活质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2组方案在治疗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近期和远期疗效相当,但毒副作用有轻微差异,2组患者生活质量无差异。
郭彩虹卢桂龙郭宏伟李文文李莉郝玮韩磊
关键词:肿瘤分期疗效生活质量
短期规范化培训教育模式对社区医师乳腺癌筛查知识水平的影响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评估短期规范化培训对社区医师乳腺癌相关筛查知识的影响,为社区医师培训教育模式的优化提供依据。方法在为期8学时的关于乳腺癌筛查规范化培训教育的课程前后,对127位社区医师进行乳腺癌筛查、诊治与预防知识的两次问卷调查;将收集到的资料录入计算机,对比短期规范化培训前后对问卷所涉及的22个问题的回答准确率。结果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培训课程后社区医师对于乳腺癌的好发年龄、症状与体征、早期诊断与治疗、以及靶与内分泌治疗方面,知晓率明显提高(P<0.05);在乳腺癌的筛查与预防方面,社区医师培训结束后对于肿瘤家族史、个人生育史、生活习惯、精神压力等乳腺癌高危因素的知晓率也获得显著改善(P<0.05)。结论短期规范化培训教育模式对社区医师乳腺癌筛查知识的影响是显著的,应成为未来培训社区医生的一个常规的继续教育模式。
韩磊张颖李秀荣郭彩虹宋春青张志国
关键词:乳腺癌教育模式
替吉奥联合奥沙利铂治疗晚期胃癌的疗效观察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探讨替吉奥(S-1)胶囊联合奥沙利铂(L-OHP)治疗晚期胃癌的近期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将52例晚期胃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26例采用替吉奥40mg/m2,早、晚2次餐后服用,第1~14天;奥沙利铂130mg/m2第1天静脉滴注2 h,3周为1个周期。对照组26例,采用奥沙利铂联合亚叶酸钙+5-氟尿嘧啶方案,奥沙利铂130mg/m2第1天静脉滴注2 h;亚叶酸钙200mg/m2,静脉滴注第1、2天;5-氟尿嘧啶400mg/m2,静脉滴注2 h第1、2天,5-氟尿嘧啶600mg/m2,静脉滴注22 h,第1、2天,3周为1个周期。2个周期评价疗效及不良反应,所有患者均完成2个周期治疗。结果观察组26例患者的有效率(RR)为46.1%,疾病控制率(DCR)为76.9%,KPS评分改善率为66.2%;对照组26例患者的有效率(RR)为50.0%,疾病控制率(DCR)为80.7%,KPS评分改善率为58.2%,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不良反应主要为血液学毒性、胃肠道反应和神经毒性,两组患者恶心、呕吐发生率分别为30.8%和57.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替吉奥联合奥沙利铂治疗晚期胃癌患者安全有效,服用方便,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研究。
郭彩虹李莉陆汉红荀培李文文韩磊苗劲蔚
关键词:奥沙利铂胃肿瘤晚期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