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迎歌
- 作品数:3 被引量:10H指数:1
- 供职机构:西安市儿童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电针结合膀胱功能训练治疗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的临床疗效:meta分析
- 2024年
- 神经源性膀胱(neurogenic bladder,NB)是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CI)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1],可导致尿潴留、反复泌尿系感染,严重者甚至导致肾衰竭,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安全[2]。目前,国际上对SCI后NB的治疗主要以间歇清洁导尿、行为疗法、药物治疗、盆底生物电反馈和手术治疗等。但因脊髓损伤机制的复杂性,疗效不佳。因此,寻求有效的治疗方法,是目前临床研究的热点和难点[3]。
- 王琼陈小聪马迎歌刘黎礼铁晓玲
- 关键词:META分析神经源性膀胱膀胱功能训练脊髓损伤临床疗效生物电反馈
- 穴位注射鼠神经生长因子治疗脑性瘫痪视觉障碍疗效分析被引量:9
- 2017年
- 目的探讨穴位注射鼠神经生长因子(mNGF)对脑性瘫痪视觉障碍患儿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52例脑瘫视觉障碍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76例。观察组采用常规康复加穴位注射mNGF治疗,对照组常规康复治疗加肌肉注射mNGF,治疗3个月。治疗前后进行闪光视觉诱发电位(FVEP)检测,判断综合疗效,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治疗前,两组患儿FVEP P100波潜伏期、振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FVEP P100波潜伏期较治疗前均缩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10.0517、4.5493,均P<0.05);FVEP P100波振幅较治疗前均提升,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8.5281、6.0175,均P<0.05);观察组FVEP P100波潜伏期、振幅较对照组明显改善,疗效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5.024、2.6807,均P<0.05)。结论 mNGF穴位注射治疗脑瘫视觉障碍有效,对视觉诱发电位的恢复有良好的作用。
- 黄燕霞铁小玲徐莹白赟轩马迎歌
- 关键词:脑性瘫痪视觉障碍穴位注射鼠神经生长因子
- ApoE基因多态性与全面性发育落后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1
- 2018年
- 目的分析婴幼儿ApoE等位基因频率与全面性发育落后(GDD)患儿的相关性,为GDD患儿的病因预防、早期诊断、早期干预提供有效途径。方法从外周血中分离纯化DNA,利用PCR扩增和HhaⅠ酶切消化进行ApoE基因分型的方法对66例GDD患儿,50例正常儿童ApoE基因型进行测定,分析ApoE等位基因频率与GDD患儿的相关性。结果 GDD组ApoEε4等位基因携带者频率明显高于对照组(χ2=5.05,P<0.05)。结论 ApoEε4等位基因携带患儿频率增高既与全面性发育落后相关,又可能是该疾病的一种遗传易感因子。
- 刘黎礼杨琳王琼陈小聪马迎歌
- 关键词:载脂蛋白E等位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