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丁玉

作品数:4 被引量:21H指数:3
供职机构:天津大学化工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天津市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轻工技术与工程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生物学
  • 1篇化学工程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主题

  • 2篇代谢工程
  • 1篇代谢
  • 1篇代谢调控
  • 1篇选育
  • 1篇芽孢
  • 1篇芽孢杆菌
  • 1篇乙酰辅酶A
  • 1篇诱变
  • 1篇诱变选育
  • 1篇原核微生物
  • 1篇生物技术
  • 1篇生物学
  • 1篇通量
  • 1篇细胞工厂
  • 1篇枯草芽孢杆菌
  • 1篇寡霉素
  • 1篇核黄素
  • 1篇合成生物学
  • 1篇分子
  • 1篇分子生物

机构

  • 4篇天津大学
  • 2篇教育部
  • 1篇潍坊医学院
  • 1篇中国农业大学

作者

  • 4篇刘丁玉
  • 3篇王智文
  • 3篇陈涛
  • 1篇韩北忠
  • 1篇陈晶瑜
  • 1篇赵学明
  • 1篇陈露
  • 1篇赵玉姣
  • 1篇赵玉姣
  • 1篇贾广韬
  • 1篇孟娇
  • 1篇汪保卫

传媒

  • 2篇化工进展
  • 1篇食品与发酵工...
  • 1篇微生物学通报

年份

  • 1篇2020
  • 2篇2019
  • 1篇2016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多元模块工程在代谢工程中的应用与研究进展
2016年
随着代谢工程理论体系的发展,代谢工程的研究方法目前已从对单一途径的调控转变为对整个代谢网络的全局调控。同时,为了在工业微生物领域实现与化学工业生产规模相当的生物炼制过程,代谢工程需要一套通用的菌株优化策略。其中关键问题之一,是解决代谢通量的不平衡。本文介绍了基于传统的理性代谢工程与近年来兴起的组合工程中存在的问题,研究者提出了一种模块化的代谢网络优化策略——多元模块工程(multivariate modular metabolic engineering,MMME)。阐述了多元模块工程的原理和方法,列举了其常用的调控技术和手段,在此基础上综述了近年来模块化策略在代谢工程领域的应用进展,提出了该策略面临的主要问题并展望了其未来的发展方向。
刘丁玉孟娇王智文陈涛赵学明
关键词:代谢工程合成生物学
CRISPR/Cas基因编辑系统在原核微生物细胞工厂构建中的开发与应用被引量:6
2019年
随着能源和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化学品以及燃料的合成方式正逐渐由传统的化学法合成转变为以细菌为基础的生物炼制过程,其中最关键问题是需要开发出合适的基因工程工具用于构建相应的产品生产菌株。成簇的规律间隔短回文重复序列(Clustered regularly interspaced short palindromic repeats,CRISPR)/CRISPR相关蛋白(CRISPR-associated proteins,Cas)系统是一种存在于细菌和古细菌中的免疫系统,能够用于抵御病毒和外源质粒的入侵,近年来被开发成为一种高效、便捷、精确的基因编辑工具,显示出巨大的应用潜力。本文立足于CRISPR/Cas系统的原理与最新分类,结合实例综述了CRISPR/Cas基因编辑系统在原核微生物细胞工厂构建中的建立与优化策略,以及主要的应用方向,并探讨该系统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一些可行的解决方案。
孟娇刘丁玉黄灿韩北忠陈晶瑜
关键词:CRISPR生物技术代谢分子生物学
常压室温等离子体诱变选育高产核黄素枯草芽孢杆菌被引量:8
2020年
该研究以BS120作为出发菌株,通过常压室温等离子体诱变(atmospheric and room temperature plasma,ARTP)技术进行诱变处理,第一轮以40 mg/L 8-氮鸟嘌呤为筛选拮抗物进行筛选,得到核黄素产量和得率分别提升61.60%和58.12%的菌株BSG1。第二轮诱变以300 mg/L寡霉素为筛选拮抗物进行筛选,筛选获得菌株BSG3,核黄素产量和得率较BS120分别提升83.59%和78.76%。将核黄素操纵子表达质粒pMX45转入BSG3中,得到菌株BSG5,核黄素产量达到(4467.08±99.47)mg/L,得率为(42.56±1.25)mg/g葡萄糖,较BS120分别提高140.94%和120.52%,展现了良好的核黄素发酵性能和遗传稳定性。
郭佳欣张培基刘丁玉洪坤强陈涛陈涛
关键词:枯草芽孢杆菌核黄素诱变选育寡霉素
大肠杆菌乙酰辅酶A代谢调控及其应用研究进展被引量:7
2019年
利用生物法合成生物基化学品具有高效、绿色、可持续发展等优势。乙酰辅酶A作为细胞内物质代谢的重要中间产物,是利用生物转化法合成许多生物基化学品的重要前体,在微生物碳代谢过程中发挥着枢纽作用。本文综述了大肠杆菌乙酰辅酶A的合成、代谢调控策略及其重要应用,重点总结了乙酰辅酶A的合成途径及近期发展的提高乙酰辅酶A胞内通量的代谢调控策略,包括乙酸途径的代谢调控、丙酮酸合成乙酰辅酶A途径的代谢调控、中心碳代谢途径的代谢调控、β氧化合成乙酰辅酶A途径的代谢调控和乙酰辅酶A合成新途径的发掘,进一步展望了提高乙酰辅酶A供给的策略,利用基因组编辑技术构建合成乙酰辅酶A为前体化学品细胞工厂的方法。
陈露陈露刘丁玉赵玉姣汪保卫陈涛赵玉姣
关键词:乙酰辅酶A大肠杆菌代谢工程通量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