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振球

作品数:8 被引量:154H指数:6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公共卫生安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理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 2篇理学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2篇亚甲基四氢叶...
  • 2篇亚甲基四氢叶...
  • 2篇叶酸
  • 2篇四氢叶酸
  • 2篇四氢叶酸还原...
  • 2篇同型半胱氨酸
  • 2篇基因
  • 2篇甲基四氢叶酸
  • 2篇甲基四氢叶酸...
  • 2篇发病
  • 2篇发病率
  • 2篇氨酸
  • 2篇半胱氨酸
  • 1篇多态
  • 1篇多态性
  • 1篇血浆
  • 1篇血浆同型
  • 1篇血浆同型半胱...
  • 1篇血浆同型半胱...
  • 1篇血症

机构

  • 8篇复旦大学
  • 1篇复旦大学上海...

作者

  • 8篇张铁军
  • 8篇刘振球
  • 2篇王俊
  • 2篇张志杰
  • 1篇俞顺章
  • 1篇何纳
  • 1篇王永权

传媒

  • 3篇中国卫生统计
  • 2篇中华流行病学...
  • 2篇中华疾病控制...
  • 1篇中国预防医学...

年份

  • 1篇2022
  • 2篇2021
  • 2篇2018
  • 3篇2017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2005-2016年中国肝癌发病趋势分析被引量:23
2022年
目的分析2005-2016年中国肝癌发病情况及变化趋势,并结合乙型肝炎(乙肝)流行的具体变化趋势探究与肝癌发病变化趋势间的相关性。方法根据《中国肿瘤登记年报》中2005-2016年肝癌发病资料,利用Joinpoint回归模型分析肝癌发病世界人口标化率(世标率)变化趋势[以平均年度变化百分比(AAPC)衡量],拟合年龄-时期-队列模型分析2005-2016年≥20岁人群肝癌发病风险的年龄效应、时期效应及队列效应。利用中国公共卫生科学数据中心的乙肝发病资料研究乙肝流行变化趋势,采用Pearson相关系数探究与肝癌发病变化趋势间的相关性。结果2005-2016年中国肝癌粗发病率以2009年为界,呈先上升后趋于稳定的趋势,肝癌发病世标率从19.11/10万降至17.74/10万(AAPC=-0.5%,95%CI:-1.3%~0.3%,P=0.240),男性肝癌发病率下降趋势显著(AAPC=-1.0%,95%CI:-1.5%~-0.5%,P=0.001),女性肝癌发病率在2005-2010年呈上升趋势[年度变化百分比(APC)=1.7%,95%CI:-0.1%~3.4%,P=0.059],在2010-2016年呈显著下降趋势(APC=-1.6%,95%CI:-2.3%~-1.0%,P=0.001)。2005-2016年城市地区(AAPC=-0.3%,95%CI:-0.8%~0.3%,P=0.316)和农村地区(AAPC=-3.9%,95%CI:-4.4%~-3.3%,P<0.001)肝癌发病率呈下降趋势。中国人群肝癌发病风险随年龄增加而增加,年龄效应呈上升趋势,时期效应呈先升后降的趋势,而队列效应呈下降趋势。2009-2016年乙肝与肝癌发病率均呈下降趋势,且存在显著相关性(r=0.71,95%CI:0.01~0.94,P=0.048)。结论2005-2016年中国肝癌发病率呈下降趋势,且存在显著的性别和城乡差异。年龄效应对肝癌发病风险的影响较大,随着中国人口老龄化的加剧,肝癌依然是需要持续关注的公共卫生问题。
施婷婷刘振球樊虹张彭燕俞顺章张铁军
关键词:肝癌发病率
上海地区孕妇MTHFR C677T基因多态性与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的关联性分析被引量:14
2017年
目的了解上海市孕妇MTHFR基因型的分布情况,分析MTHFR C677T基因多态性与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的关联性,为高危孕妇的遗传筛查及围产期叶酸摄入的个性化提供依据。方法选取上海市五所社区医院2015年1月~2015年6月门诊建卡孕妇1000例,随访了解基本信息、孕期危险因素暴露及叶酸摄入情况,以基因芯片法检测MTHFR基因型,循环酶法检测血浆同型半胱氨酸。结果上海地区孕妇MTHFR C677T基因CC型、CT型、TT型的检出频率分别为33.0%、49.2%、17.8%,等位基因C、T的频率为57.6%、42.4%,样本人群处于HW平衡状态。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浓度为11.22(9.15,13.52)μmol/L,其中911例(91.6%)正常,84例(8.4%)属轻度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CT型与TT型发生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的OR值分别为2.18(95%CI:1.11~4.25)和6.26(95%CI:3.13~12.53)。结论 MTHFR基因C677T多态性与孕妇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存在关联,携带等位基因T者可视为高危孕妇,孕期叶酸补充可适量增加。
方绮雯刘振球王俊张志杰王永权张铁军
关键词: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高同种半胱氨酸血症
HBV不同基因型致癌风险差异的系统综述和Meta分析被引量:3
2021年
目的探究不同基因型的HBV引发肝细胞癌(简称“肝癌”)风险差异及其潜在机制。方法通过检索数据库PubMed、Web of Science、Embase、中国知网(China national knowledge infrastructure,CNKI)及万方数据获取相关数据,利用Meta分析的方法进行数据整合。从National Center for Biotechnology Information(NCBI)Genbank数据库获取HBV的DNA序列,并分析不同基因型的HBV危险突变发生频率。结果共检出相关文献1066篇,经筛检纳入符合要求文献17篇。总调查人数为16288例,其中肝癌患者3613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感染HBV C基因型患者罹患肝癌风险较A、B及D基因型高,而感染A、B及D基因型的患者发生肝癌风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有P>0.05)。HBV DNA突变频率分析结果显示,C基因型中危险突变发生频率高于其他基因型。结论HBV C基因型与其他主要基因型相比,发生肝癌的风险更高,这可能归因于C基因型发生危险突变的频率更高。
吴明山刘振球吴学福施婷婷张欣张铁军
关键词:基因型肝细胞癌META分析
零膨胀计数数据回归模型的选择与比较及R语言的实现被引量:4
2018年
目的探讨和比较不同模型在零膨胀数据回归分析中的应用。方法在R语言中,拟合HIV合并血友病数据的对数线性模型、零膨胀模型、随机森林、决策树以及支持向量机模型,通过比较标准化均方误差和均方根误差,对模型进行评价与选择。结果从标准化均方误差和均方根误差来看,随机森林是对原始数据拟合的最好的模型,随后是支持向量机和决策树模型,而经典的计数模型表现则相对较差。结论在对零膨胀计数资料进行回归预测时,机器学习方法的效果优于经典的计数模型。
刘振球严琼左佳鹭方绮雯张铁军
关键词:零膨胀R语言
我国2004-2014年戊型肝炎流行的时空特征及趋势分析被引量:16
2017年
目的描述和分析我国2004—2014年间戊型肝炎(戊肝)的流行趋势特征。方法收集2004--2014年我国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的戊肝发病率数据,对发病率数据进行经验模态分解,以识别发病率的总体变化趋势,并采用数学模型对不同地区和不同年龄组发病率的变化趋势进行估计,得到发病率年度相对改变量;最后采用ArcGIS10.1软件和SaTScan9.01软件对发病率数据进行时空聚集分析。结果2004--2014年全国共发生245414例戊肝;发病率总体呈现上升趋势,但是趋势较为平缓(OR=1.05,95%CI:1.03—1.10)。全国各省份发病率变化情况不一,其中南部和西北地区发病率呈上升趋势;老年组增加幅度最大,尤其是65。69岁组和70。74岁组。局部自相关分析显示,“高一高聚集区”随着时间推移,出现由北向南的移动,而“低一低聚集区”则随着时间变化逐渐消失。时空聚集分析显示,全国共扫描出5个时空聚集区。结论2004--2014年我国戊肝发病总体呈上升趋势,不同地区、不同年龄组变化趋势情况不同。
刘振球左佳鹭严琼方绮雯张铁军
关键词:戊型肝炎发病率
结构方程模型的构建及AMOS软件实现被引量:56
2018年
结构方程模型(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ing,SEM),又称协方差结构模型(covariance structure modeling,CSM)、线性结构方程(linear structural equation,LSE),是由因子分析(factor analysis)与路径分析(path analysis)发展而来的高级统计方法。
方绮雯刘振球袁黄波蔡宁何纳张铁军
关键词:结构方程模型
倾向性评分匹配法在非随机对照研究中的应用被引量:27
2021年
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RCT)是最理想的金标准设计方案[1]。但在实际工作中,由于伦理学等因素的影响以及研究设计的理想性,RCT的应用受限。而非随机对照研究(包括观察性研究和非随机试验研究)的研究对象所具有的各种特征与真实世界研究(real world study,RWS)结果更为接近,实用性更广。但由于无法随机化,如何处理混杂偏倚成为此类研究亟待解决的难题[2]。
施婷婷刘振球袁黄波吴学福吴明山张铁军
关键词:非随机对照研究随机对照试验随机化理想性
孕母MTHFR基因多态性与子代出生缺陷关系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2
2017年
出生缺陷可给个人、家庭、社会带来沉重的疾病负担,其发病机制复杂,常由遗传因素与环境因素交互作用产生。孕母体内叶酸水平是影响子代出生缺陷发生率的重要因素,可由叶酸摄入和体内代谢途径共同决定。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THFR)基因多态性可影响其活性,使得叶酸体内代谢途径发生改变,并引起同型半胱氨酸的蓄积,导致子代出生缺陷的发生,是近年来研究的热点。本研究主要通过对在我国具有重要意义的三大出生缺陷(神经管畸形、先天性心脏病、非综合征性唇腭裂)与MTHFR基因多态性相关性的研究情况及结果进行综述,为今后的研究提供参考。
方绮雯刘振球王俊张志杰张铁军
关键词: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叶酸同型半胱氨酸多态性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