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吴淑芳

作品数:9 被引量:24H指数:3
供职机构:湖南省儿童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篇护理
  • 4篇早产
  • 4篇早产儿
  • 4篇产儿
  • 3篇新生儿
  • 3篇干预
  • 2篇循证
  • 2篇护理干预
  • 2篇集束化护理
  • 1篇袋鼠式护理
  • 1篇导管
  • 1篇低出生体质量
  • 1篇低出生体重
  • 1篇低出生体重儿
  • 1篇毒率
  • 1篇新生儿呼吸
  • 1篇新生儿呼吸窘...
  • 1篇新生儿呼吸窘...
  • 1篇行为发育
  • 1篇血流感染

机构

  • 9篇湖南省儿童医...

作者

  • 9篇吴淑芳
  • 4篇陈牡花
  • 4篇肖鹏飞
  • 3篇曹敏
  • 2篇沈萍
  • 2篇王娜
  • 2篇沈萍
  • 1篇张小平
  • 1篇刘业春
  • 1篇肖艾青
  • 1篇戴圆
  • 1篇易顺芝
  • 1篇王良英
  • 1篇吴美玲

传媒

  • 5篇护理实践与研...
  • 1篇齐鲁护理杂志
  • 1篇当代护士(中...
  • 1篇全科护理
  • 1篇当代护士(下...

年份

  • 1篇2024
  • 3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21
  • 2篇2014
  • 1篇2012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275例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筛查与护理被引量:2
2014年
分析并评价275例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OP)的筛查过程及护理对策。对275例早产儿采用广域数字视网膜像系统(Ret CamⅡ)开展眼底筛查。275例早产儿中共查出ROP患儿29例,占10.55%。29例中有13例(44.83%)为ROP 1期;15例(51.72%)为ROP 2期;1例(3.45%)为ROP 3期。本组患儿结膜下轻微出血2例,眼睑水肿1例,未见低体温、眼部感染及眼心反射患儿。针对ROP患儿应强化宣教、仔细筛查,做到早发现、早治疗。在检查前做好充分准备,确保充分散瞳;检查过程中将其头部固定妥当,严密观察患儿病情;检查结束后进行随诊指导。认为正确的护理配合对ROP患儿的筛查与随访至关重要。
刘业春潘稽吴淑芳丁圆凤戴圆
关键词:早产儿视网膜病变护理
集束化管理对无陪护病房新生儿的干预效果被引量:4
2022年
目的分析集束化管理对无家陪病房新生儿母乳喂养效能、知识掌握水平等方面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6月—2019年6月医院无家陪病房收治的50例新生儿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组间基线资料匹配原则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集束化管理干预,比较干预前后两组新生儿母亲母乳喂养效能、知识掌握水平,比较两组新生儿体质量及身体发育状况。结果干预前,两组新生儿母亲母乳喂养自我效能及母乳喂养知识掌握水平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新生儿母亲母乳喂养自我效能及母乳喂养知识掌握水平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儿出生1周纯母乳喂养率、出院时纯母乳喂养率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住院母乳摄入量/总摄入量>50%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儿出院时头围、出院体质量高于对照组,恢复至出生体质量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出院时身长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无家陪病房新生儿实施集束化管理能够提升其母乳喂养自我效能感及知识掌握水平,可优化喂养质量,利于促进新生儿身体发育。
邹琼洁王良英吴淑芳
关键词:集束化管理身体发育
极低出生体重儿先天性梅毒的护理体会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探讨出院指导在极低出生体重儿先天性梅毒护理中的运用效果。方法选择2007年7月~2013年7月本科收治的极低出生体重儿先天性梅毒100例为研究对象,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50例,对照照给予传统护理,实验组在传统护理基础上给予出院指导。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家属满意度、医生满意度、患者治愈率较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出院指导能极大地提高极低出生体重儿先天性梅毒的治疗效果,提高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曹敏沈萍王娜吴淑芳肖鹏飞
关键词:极低出生体重儿先天性梅毒护理
品管圈活动在提高无针接头正确消毒率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探讨品管圈(QCC)活动在提高无针接头正确消毒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7年1月1日~12月31日收治的200例行PICC置管及留置针治疗的患儿作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措施;将2018年1月1日~12月31日收治的200例行PICC置管及留置针治疗的患儿作为实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QCC活动。比较两组无针接头正确消毒率、导管相关性感染(CRI)发生率、导管相关性血行感染(CRBSI)发生率、干预前后各维度无形成果。结果:实验组无针接头正确消毒率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PICC治疗患儿CRBSI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留置针患儿CRI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各维度无形成果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QCC活动能提高护理人员无针接头正确消毒率,降低患儿院内感染发生率,提高护理人员工作质量、团队精神及对护理工作的积极性及责任心。
吴淑芳肖艾青沈萍张小平吴美玲
关键词:品管圈PICC置管
基于循证思维模式的预见性护理干预在NICU早产儿中的应用
2024年
目的探讨基于循证思维模式的预见性护理干预在NICU早产儿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2月收治的80例NICU早产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组间资料均衡可比的原则将其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早产儿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早产儿在常规护理基础上接受基于循证思维模式的预见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早产儿的生长发育状况、生长激素水平、智力发育水平、神经功能指标和胃肠功能指标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早产儿护理干预前的生长发育状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早产儿体质量、身长、头围的增长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前两组早产儿PDI评分、MD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早产儿PDI评分、MDI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前两组早产儿神经功能指标、胃肠功能指标数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早产儿S100蛋白、NSE低于对照组,GAS、MTL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前两组早产儿生长激素(GH)、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水平,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早产儿GH、IGF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早产儿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NICU早产儿接受基于循证思维模式的预见性护理干预,能促进早产儿各项功能发育,如胃肠功能、神经功能、运动功能、体格和智力等,并降低黄疸指数,对护患关系良好发展有积极意义。
彭春欢陈牡花李雅洁吴淑芳朱竺
关键词:早产儿NICU黄疸指数护理
母乳喂养联合袋鼠式护理对低出生体质量早产儿生长发育及喂养质量的影响被引量:6
2023年
目的探讨母乳喂养联合袋鼠式护理对低出生体质量早产儿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2月收治的80例低出生体质量早产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组间基线资料均衡可比的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接受母乳喂养联合袋鼠式护理,比较两组早产儿生长发育状况、喂养质量、睡眠质量、神经行为发育状况、并发症发生率、新生儿母亲负性心理[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早产儿出生时生长发育状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生后30 d,观察组头围、身长、体质量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恢复至正常出生体质量时间、喂养不耐受持续时间短于对照组,达足量胃肠内喂养时间短于对照组,每日摄入奶量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白天睡眠时间、夜间睡眠时间长于对照组,夜间觉醒时间短于对照组,夜间觉醒次数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日龄3 d时,两组早产儿神经行为测定(NBNA)评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日龄30 d时,观察组NBNA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早产儿母亲SAS评分、SDS评分,干预前组间数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SAS评分、SD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母乳喂养与袋鼠式护理联用于低出生体质量早产儿中,能确保喂养质量并促进其身体生长发育和神经行为发育,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使其母亲保持良好心理状态。
吴淑芳陈牡花肖鹏飞刘琼霞
关键词:低出生体质量早产儿母乳喂养袋鼠式护理神经行为发育
优质护理对新生儿智能发育及家长满意率的影响被引量:6
2012年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对新生儿智能发育及家长满意率的影响。方法:将我院2009年12月~2011年3月新生儿科的100例新生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优质护理服务,比较两组新生儿的智力发育指数(MDI)、运动发育指数(PDI)、体格发育情况和家长的满意率。结果:观察组新生儿在6个月、12个月时的MDI、PDI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在12个月时的身长、体重、头围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的家长满意情况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优质护理有利于促进新生儿的智能和体格发育,改善护理质量,提高家长满意率。
沈萍王娜易顺芝曹敏吴淑芳
关键词:优质护理新生儿智能发育满意率
早产儿PICC相关血流感染预防的集束化护理干预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 探讨集束化护理干预在孕周≤34周早产儿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相关血流感染(CLABS)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本次研究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2月新生儿科收治的孕周≤34周的PICC早产儿88例为研究对象,其中,2021年1—12月实施常规护理的42例患儿作为对照组,2022年1—12月实施集束化护理干预的46例患儿作为观察组。对比护理干预实施前后两组患儿CLABS、血栓等并发症发生率,以及两组患儿PICC留置时间、一次性穿刺成功率、穿刺时间、患儿住院时间、住院费用。结果 观察组患儿CLABS、血栓等PICC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PICC留置时间、穿刺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住院费用则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集束化护理干预能够进一步缩短孕周≤34周早产儿PICC置管时间,继而有效降低CLABS与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促进患儿康复进程,减轻家庭经济负担。
肖鹏飞陈牡花沈萍吴淑芳曹敏
关键词:早产儿集束化护理干预外周中心静脉导管血流感染住院时间
基于循证的集束化护理联合PS治疗对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的影响被引量:3
2023年
目的:基于循证的集束化护理联合肺表面活性物质(PS)治疗对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患儿的影响。方法:选取入院治疗的NRDS患儿118例,随机分为PS组与对照组各59例。对照组患儿实施基于循证的集束化护理,PS组患儿于对照组基础上应用PS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两组患儿入院时与出院时的肺功能。结果:相较于对照组,PS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更高,总并发症发生率明显更低(P<0.05);与入院时比较,两组患儿出院时血氧分压(PO_(2))、血氧饱和度(SapO_(2))、动脉-肺泡氧分压比值(a/APO_(2))水平及酸碱度(pH)均显著升高,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_(2))、氧合指数(OI)水平均显著降低,且PS组患儿出院时PaO_(2)、SpO_(2)、a/APO_(2)水平及pH明显更高,PaCO_(2)、OI水平明显更低(P<0.05)。结论:给予NRDS患儿基于循证的集束化护理联合PS治疗可有效改善患儿肺功能,且临床疗效优异、并发症少。
李雅洁陈牡花肖鹏飞吴淑芳
关键词:循证集束化护理肺表面活性物质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