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孙智明

作品数:2 被引量:7H指数:1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药学院分子与细胞药理学系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癫痫
  • 1篇蛋白
  • 1篇蛋白组
  • 1篇蛋白组学
  • 1篇蛋白组学研究
  • 1篇药物
  • 1篇癫痫发生
  • 1篇癫痫药物
  • 1篇颞叶
  • 1篇颞叶癫痫
  • 1篇磷酸
  • 1篇磷酸化
  • 1篇抗癫痫
  • 1篇抗癫痫药
  • 1篇抗癫痫药物
  • 1篇发作期
  • 1篇靶向

机构

  • 2篇北京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中国医科大学

作者

  • 2篇黄卓
  • 2篇孙智明
  • 1篇马维宁

传媒

  • 1篇北京大学学报...
  • 1篇药学进展

年份

  • 1篇2019
  • 1篇2015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膜超极化激活离子通道及其靶向抗癫痫药物研究进展
2015年
癫痫是一种较为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主要以大量神经元同步异常放电为特征。目前普遍认为,神经元或神经网络兴奋性和抑制性电信号传输的失衡,是癫痫发病的最根本原因。现有的抗癫痫药物主要以钠离子通道、钙离子通道、钾离子通道、谷氨酸受体和γ-氨基丁酸离子通道为靶点,但接受这些药物治疗后,仍有近1/3的病人无法控制癫痫发作。因此,抗癫痫药物的研发亟需新靶点和新思路。许多研究证据表明,膜超极化激活离子通道的基因突变可以导致遗传型癫痫的发作,且在脑部损伤后,膜超极化激活离子通道会发生表达水平、通道生物物理学性质及通道亚基构成的改变,从而增加神经元和神经网络兴奋性,促使癫痫发病。故近年来,膜超极化激活离子通道及其靶向抗癫痫药物研究引起人们广泛关注。综述膜超极化激活离子通道与癫痫发病之间的关系,并探讨以膜超极化激活离子通道为靶点进行抗癫痫药物开发和治疗的可行性。
孙智明黄卓
关键词:癫痫抗癫痫药物
小鼠卡英酸颞叶癫痫慢性发作期的磷酸化蛋白组学研究被引量:7
2019年
目的:探究小鼠颞叶癫痫慢性发作期蛋白质功能和信号通路的改变。方法:(1)制备小鼠卡英酸颞叶癫痫模型,行为学达到Racine分级4分判定为造模成功。28 d后,取对照组和实验组小鼠海马组织进行磷酸化蛋白组学实验;(2)选取检出密度大于106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3)利用GO(Gene Ontology)数据库、KEGG(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数据库和STRING数据库对磷酸化蛋白组学数据进行统计分析;(4)结合文献对组学结果进行分析。结果:(1)质谱共检测出12 697个蛋白质磷酸化位点,其中159个位点变化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在蛋白质功能层面,磷酸化水平显著性变化的蛋白质的分子功能主要是结合(39.5%)和催化活性(35.7%),这些蛋白质参与细胞交流(20.8%)、初级代谢和含磷酸盐化合物代谢等生化过程;(3)在信号通路层面,这些蛋白质参与10条信号转导通路,包括谷氨酸能突触信号通路、Ras信号通路、长时程增强信号通路等;(4)在蛋白质相互作用层面,这些蛋白质形成以Grin1和Dlg3为核心,以Arhgef 2、Arhgap33和Tiam1为核心与以Spnb1/3/4、Add3和Ank2为核心的蛋白质相互作用网;(5)磷酸化蛋白组学数据显示,Grin1、Arhgef2、Arhgap33、Tiam1、Sptbn1/2/4和Ank2等磷酸化水平在癫痫慢性发作期显著升高。结论:磷酸化蛋白组学的结果从蛋白质功能、信号通路和蛋白质相互作用3个层面阐明了小鼠颞叶癫痫慢性发作期海马体蛋白质的变化,验证了磷酸化蛋白组学研究的可靠性,并提示多巴胺功能和Kir3.1钾通道功能可能与癫痫发生相关。
孙智明陈倩李明华马维宁赵旭阳黄卓
关键词:颞叶癫痫癫痫发生
共1页<1>
聚类工具0